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总结(7月20日).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9679679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4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总结(7月20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总结(7月20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总结(7月20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总结(7月20日).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总结(7月20日).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总结(7月20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总结(7月20日).pdf(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 1 - 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活动工作总结 准七中 周飞 XXXX-9-12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总结 准七中 周飞 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升上中学后,由于不适应,而导致成绩有所退 步,久而久之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通过举 行中小学学段衔接教学活动, 发现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衔接方面的原因。 结合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一些经验及教学体会,探究一下搞好中小学数学 教学衔接的一些措施. 一、引言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 生的学习方法简单。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 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 从文字发展到符号,

2、 由静态发展到动态 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上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 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为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 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 作为初中一年级数学教师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作一个系统的分 析和研究,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才 学 海 无 涯 - 2 - 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 二、分析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难的原因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初中一年级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 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 紧张的小学升初中考试,有

3、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 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初中数学很难学, 初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实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 如统计初步、 方程组、 负数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 重影响初中一年级新生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 学生在小学数学中接触的都是较为直观、简单的基础知识,而升入 初一后,要学的知识在抽象性、严密性上都有一个飞跃。 (1)由算术数到有理数。学生在小学里只学过算术数(整数、分数、 小数),这些数都是从客观现实中得出来的,进入初中后,引进了新的数 负数, 把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域, 数的运算也相应地由加、 减、 乘、

4、除四则运算,引进了乘方、开方运算,实现了由局部到全局的飞跃, 这次的过渡,负数的引入是关键。 (2)由数到式。就是从特殊的数到一般的抽象的含字母的代数式的 过渡,是数学上的一个大的转折点,实现了由具体到一般,由具体到抽 象的飞跃,意义十分重大。 (3)由用列式计算解应用题到列方程解应用题。小学里的应用题大 部分是用算术法去求解,是把未知量放在特殊的位置,用已知量求出未 知量。进入初中后,用列方程解应用题,把未知量用字母来表示,并且 和已知量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设法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未知 量。 学 海 无 涯 - 3 - (4)图形的研究由原来的记忆公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到对图形进行 研

5、究、分析掌握其由来,既要知其然又要求知其所以然。理解的层次也 由了解发展到理解、并进行计算和应用。图形由简单变复杂,逻辑推理 要求严密。 3、课时的变化 在小学,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比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 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反复练习,对各类习题 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 初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 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 也不可能全部都讲和巩固强化。这也使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不适应初中 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学法的变化 在小学,教师讲得细,类型

6、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 熟记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 因此, 学生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 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 到初中,由于内容多且抽象,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各种题型讲 全讲细,只能选择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 因此,初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 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初一新生,往 往继续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 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 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三、搞

7、好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几点措施 1、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中小学数学系统知识衔接 (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分层次教学。初一数学 学 海 无 涯 - 4 - 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负数、几何证明等,对初一新生来 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初一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 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 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 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 变通延伸用活课本; 在难点知识讲解上, 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 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

8、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 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建立知识网络。 中小学数学有很多 衔接知识点,如有理数、三角形等,到初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 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小学成立的结论到初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 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 注重对那些容易出错易容混淆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以 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初中 数学较小学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彻,应 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

9、师应向学 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 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 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初 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 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 总结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 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 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 学 海 无 涯 - 5

10、- 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 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5)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 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 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 法。 2、加强学法指导 (1)预习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 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 生做到: (一) 粗读, 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 掌握本节知识的概况。 (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 注意知

11、识的形成过程, 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记号, 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 可以采用每节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可以先布置预习提纲,使 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 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 、 “思” 、 “记”的关系。 “听” 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听好每节课的学习要求; 听好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 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 听懂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填 鸭式” 、 “

12、满堂灌” ,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 学 海 无 涯 - 6 - 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 多思、勤思,边听边思考; 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 善思,由听到的和观察到的去联想、猜想、归纳; 树立批判意识, 学会反思。 可以说 “听” 是 “思” 的基础关键, “思” 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 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 师在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 。 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

13、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 学生: 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 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 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白“记”是为“听”和“思”服 务的。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 较完美的境界。 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 应的学法指导。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 忽视必要的巩固、 记忆、 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 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 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 结

14、合笔记记录的重点、 难点, 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 方法, 同时记忆公式、 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 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 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 学 海 无 涯 - 7 - 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 为符号语言;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正确地由条件 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 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 要。 (4)小结或总结方法的指导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

15、教师 带着去复习总结。 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 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 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 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 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 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 的各种题目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 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3、促使学生角色转变,获得主动发展 (1)激发学

16、生参与兴趣,让学生有动力 教学中教师必须采用各种手段、方法,激发学生对参与教学活动的兴 趣和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激发兴趣首先应抓住课堂教学的引导这个环节, 运用恰当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 积极性。其次,因大部学生对同一目标的兴趣的稳定性、持续性都较差, 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参与状态,防止学生兴趣减退,保证学生参与的 持续性,提高参与质量。随着参与兴趣的产生,参与积极性的提高,个 别学生会出现与众不同的参与行为和独特的参与方式, 影响到课堂秩序, 教师应该以适当的方法巧妙纠正,做到既要引导全体进入角色,又不至 学 海 无 涯 - 8 - 于伤害其参与的兴趣。 (2)创设参与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按照不同学生的心理、 生理特点和认识水平, 根据教材和教学实际的需要创设教学情景,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 节, 尽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