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9677393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2010年3月27日,我到澄迈二中听取了人教社专家刘真福老师的报告,他对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的编排及教学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每个单元都有一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它分为大综合和小综合(就是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种。大综合相对于小综合重要,安排的课时量要比小综合多些。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是:综合、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法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老师指导监督。综合性学习的原则是:重在参与、激发兴趣、体现创新精神、不求统一答案。听了专家的介绍使我豁然开朗、获益匪浅。新课程标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要求教师建立新的教学方

2、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因此,提倡综合性学习就成了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将通过一些教学中的实例指出综合性学习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然后就如何提高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提出一些建议。一、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活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教师方面的、有学生方面的、有认识方面的、有水平方面的等等。、教师认识的态度 原因一: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没有认真学习,对其精神实质把握不准或者不到位,对综合性学习认识不足,认为综合性学习活动形式多样,涉及面太广,难于把握,而且卷面分值不大,不够重视,造成学生在考试

3、时无从作答。例如:9年海南中考语文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目: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关注生态环境,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出一份力,学校将开展以“为了共同的家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1)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 校团委让你负责组织策划一项活动,请写出活动名称,并简要说明活动目的。 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的考查题,学生作答不够理想。这是因为平时老师没有向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学生缺乏“环保”意识。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就提到这方面的知识,要在家庭里、校园里、社会上,学习、运用语文。要善于观察周围的广告语、宣传标语、店名、流行语

4、等。关于策划活动项目问题,答案更是灵活多样,可以举行有关“环保”的演讲比赛、作文比赛或是出版报等。可当时就有很多学生不知从何答起,或是乱答。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些教师平时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训练。原因二:面对崭新的综合性学习,许多教师难以应付。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有些教师把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完全上成传统讲授教学的翻版,综合性学习如同纯粹的讲座;有些教师只是一味播放网上下载的一些课件;还有的教师只是海阔天空地与学生闲聊,没有抓住这一活动的实质。 原因三:教师个人知识水平的限制,无法驾驭综合性学习,不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不能把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基本

5、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的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对社会文化、人文精神、社会发展等若干问题的思考,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具备最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该是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基于这个目的,综合性学习对教师的学术水平、授课能力及个人魅力起到了很大的挑战。许多语文老师虽然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由于知识面较窄,视野不够开阔,一旦遇到跨领域学习的内容,就会束手无策。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它就涉及到天文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学生认识的偏差原因一:由于受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依赖老师的习惯,缺

6、乏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不能适应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他们会说:“老师上课不讲,我怎么能完成任务?”很显然,这类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随着课程改革而发生变化,他们没有认识到综合性学习正是使自己养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习惯的大好机会,它对自己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觉得,对于习惯了接受性学习方式的学生来讲,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巨大热情。 原因二:综合性学习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绝对比不上阅读和写作,实际上真正投入活动的学生并不多。学习目的模糊,动机不强,对待综合性学习活动实际上不是很积极。教师布置活

7、动任务后,常常是赶紧从网上下载,把搜集到的一点资料交上去。上课时,凭着以前看书获得的一点知识,随印象大家谈谈议议,不作深入的探究,不去感受活动中应有的独特体验。因此,学生对待综合性学习大多数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对此,我觉得教师应该好好设计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让学生查资料,分析资料,有新的发现,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并且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及时总结表扬。 原因三:综合性学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学生的惰性使得他们的责任感减弱,然而,有时我们会发现,小组中学习成绩好、同学期望值很高的学生往往处于权威地位,承担学习活动的大部分甚至全部任务。其他成员则更多地

8、听之任之,服从权威,使合作形同虚设。对此,教师要采取一些措施,要重视学生全员参与,而不是个别学生参与;要重视学生共同参与,而不仅是个人活动。要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彼此之间要尊重、理解以及宽容,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接受别人的意见。、忽略素养的培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有课程间的资源整合、学科间的知识统一,以及书本和生活的紧密关联,它还有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等。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见到的是大量收集、下载精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作为成果展示的主要内容,而学生在综合、分析、运用信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却忽略了;学生在整合知识与能力、语文与其

9、它课程、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听说读写等也忽略了;学生没有达到真正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就体现不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二、综合性学习有效性的对策、更新教育观念 综合性学习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促使教师的课堂角色发生变化;要学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会尊重学生,蹲下身子,跟学生平等对话;学会培养自己的民主意识,让学生敢于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了使工作更加有效,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克服畏难情绪。、重视活动指导虽然语文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都有活动的主题、大方案,但大多没有细致的操作过程。而初中生正处于心智成长、求知的阶段,知识结构尚不完善,还不完全具备独

10、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往往会使活动陷入盲目的状态,甚至导致整个活动的失败。例如,在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我事先指导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图书室、阅览室,选择文学书刊,广泛阅读,筛选确定具体篇目设计好访谈的问题,再根据作品和阅读的感觉,从规定的几个话题中择取感受最深的最有话可说的一个话题,通过反复阅读、揣摩,最后写出发言提纲,或者较为详细的讲话稿。因为指导的恰当整个活动进行的非常成功。、整合学科知识 目前,语文教学的弊端是过于封闭、照本宣科,太过强调学科本位,忽视了学科间的联系、互通,缺乏整合。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

11、又是语文实践活动。所以教师要有意精心设计一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让学生所学知识得以揉合,综合利用。教师设计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交互的平台,学生自然能将所学知识综合展示,从而提高能力水平。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就把科学学科上所了解的有关月球的知识与本次活动课有机结合起来,再讲述杨利伟“神五”,聂海胜、费俊龙“神六”和翟志刚等“神七”探月成果,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天文学的兴趣。、挖掘课程资源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母语教育有她本身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学习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加强与自然、社会及

12、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依据地方特色,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通过趣味、科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到民间采风去”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当地的民俗文化调查或结合实地调查,让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具体化,增强感性认识,更有利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调查地点设在学生生活区域,让学生更好地关注身边的事物。、培育语文素养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其学习的落脚点。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寻觅春天的踪迹”我在设计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其中一项便是“诗配画”或“画配诗”。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诗的意思作画,学生在绘制过程中,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要配诗,就要积累,并要理解、合理运用这些诗句,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