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环境资源承载力研究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9660808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榆林市环境资源承载力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榆林市环境资源承载力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榆林市环境资源承载力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榆林市环境资源承载力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榆林市环境资源承载力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榆林市环境资源承载力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榆林市环境资源承载力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榆林市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摘要一、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建设榆林市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首先,资源生态禀赋决定榆林市必须统筹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榆林水资源匮乏,紧缺趋势日益加剧;生态脆弱,历史破坏严重;位于全国生态环境限制开发区,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条件;“十一五”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但任务仍然艰巨。其次,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任务的客观要求。榆林是节能降耗重点地区,编制现代产业体系规划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任务的客观要求,是陕西省推进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行动,也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第三,节约资源、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是榆林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榆林产业发展的重要保

2、障;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条件。二、榆林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一)水资源总量构成及其特点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6.7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8.44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16.31亿立方米,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不重复量为8.27亿立方米。特点:水资源总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泥沙含量大,增加了开发利用难度;部分地区天然水质差。(二)现状供水及用水情况1、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已建成各类水库73座,总库容9.94亿立方米;各类池塘799眼,总容积2091.5万立方米;全市有给类水利工程总灌溉面积170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

3、30万亩。2、现状供水情况。全市各类水利工程年供水量6.9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11亿立方米,地下水2.8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4.9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1.3亿立方米;生活用水0.7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0.03亿立方米。3、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榆林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98%,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二是水污染日趋严重。榆林生态先天脆弱,加之后天破坏严重,监管不力致水污染形势日趋严峻。三是水资源管理工作亟待加强。亟需改变“多龙治水”、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同时提高水资源使用成本。(三)2015、2020需水预测及水量平衡分析

4、1、工业需水量预测。按照榆林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规划,根据不同依据,对2015、2020工业需水量进行分别预测。根据榆林已有的预测数据, 2015年和2020年,工业需水量分别达到6.2亿立方米和12.6亿立方米,分别比现状用水量增加4.9亿立方米和11.3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达到25.5%;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预测的数据,2015年和2020年,工业需水量分别为2.8亿立方米和4.9亿立方米,分别比现状用水量增加1.5亿立方米和3.6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达到14.2%;根据工业用水定额预测, 2015年工业需水量2.7亿立方米,2020年需水量4.86亿立方米;根据园区和项目产能预测的需

5、水(待补)。综合分析认为,建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作为低方案,当地预测成果作为高方案。2、生活需水量预测。按照人口规模,2015年全市生活需水量为1.1亿立方米,2020年为1.27亿立方米。3、农业需水量预测。2015年、2020年按实灌面积170万亩计算,灌溉需水量为5.87亿立方米。4、总需水量。经分析预测,榆林市2015年总需水量低方案为9.77亿立方米,高方案为13.2亿立方米;2020年总需水量低方案为12.04亿立方米,高方案为19.74亿立方米。5、水资源利用潜力。榆林地表水供水主要受黄河分水指标限制。根据国务院黄河“87分水方案”细化成果,榆林尚有3.15亿立方米指标。根据

6、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榆林尚有2.21亿立方米开采潜力。6、2015年、2020年供需分析。根据分析,在南水北调西线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生效以前,榆林市供水潜力约为6亿立方米,在强化节水情况下,按照黄河的分水指标,基本可维持到2020年以前的低方案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长;对于高方案需水,以超出黄河分水指标,在2020年引汉济渭调水工程生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一部分调水指标。2020年以后的需水增长只有靠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解决。(四)水利发展思路1、基本思路:按照国家能源发展总体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厉行节约用水、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调整用水结构,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源地建设和保护,保

7、障饮水安全;加快供水工程建设和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和能源综合开发用水保障;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大治污和污水处理回用力度;更加注重生态与环境保护,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坚持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2、主要任务: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调整用水结构,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力度;加快建设供水水源工程,增加供水能力和提高供水保证率;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化水利体制和机制改革。3、总体布局:强化节水措施,控制用水过快增长;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快新的水源工程建设;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建设。(五)重点水利工程王圪堵水库建成

8、后总库容达3.89亿m3,可向榆横工业园区和鱼米绥工业园区年供水1.56亿m3;陕甘宁盐环定扬黄供水工程,从宁夏东干引水11m3/s,其中供宁夏7 m3/s、甘肃2 m3/s、陕西m3/s,年可供水量1.36亿m3;加强榆神工业区供水工程、榆林大泉引黄、佳县引黄工程等前期工作;加快黑山峡水利枢纽前期论证工作。三、榆林市环境承载力分析(一)榆林市环境现状及问题1、现状:大气环境,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划分原则和技术方法(HJ14-1996),榆林市大气环境质量主要划分为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稳定,总体保持国家II级标准水平。水环境,饮用水

9、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主要河流、湖泊情况,窟野河整条河流的污染指数为0.7,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榆溪河整条河流的污染指数为0.8,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石油类,水质中度污染;无定河整条河流的污染指数为0.32,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水质中度污染;红碱淖的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高锰酸钾指数和氨氮,这三项的污染指数均超过1,为类水质。全市水环境氨氮类污染呈加剧的趋势。主要水功能区水质情况(见表3-1);主要工业园区地表水环境,目前各工业园区周围地表水环境质量基本能满足陕西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所确定的类别,个别指标超过标准,基本是因为原有工业排污所导致的污染现象。各园区的地下水一般深度10m,主要是

10、沙漠滤水。现有监测数据表明,各规划园区地下水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水质标准,水质良好。2、问题:大气环境,榆林市主要大气污染源为工业源废气污染物,全市工业废气中主要污染物负荷按大小依次是SO2、PM10、NOX,其中神木和府谷县占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的85%。榆林主要工业源废气污染物来自各工业园区。水环境,榆林水污染源主要是工业源废水,以COD和氨氮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为主,神木县、府谷县和榆阳区是工业源废水污染物废水产生及排放的重点区域,占总排放值的82.3%。(二)十二五许可容量1、承载量:大气环境,榆林选取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作为容量控制因子,榆林全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

11、物理论环境容量分别为37.99万吨和30.39万吨;水环境,参照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总体规划对相关工业园区COD环境容量的测算结果,得到主要工业园区对应流域2015、2020年COD环境容量分别为,秃尾河1121.4、1121.5,窟野河1648、1703,无定河横山段7073、6507;米脂段4035、4038;绥德段6560、6560,清水川96、189,皇甫川437、403,芦河78.33、79.23。2、控制目标:大气环境,榆林市“十二五”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应控制在20.2万吨和17.89万吨;水环境,规划纲要中污染物排放目标值,COD和氨氮排放量将在“十二五”期间应控制在7.05万

12、吨和0.67万吨。(三)2015 、2020污染物负荷预测1、大气污染负荷预测。预测方案1,按各县计算大气环境;预测方案2,按全市计算大气环境;推荐方案,方案1考虑了节能效果,但是排放强度仍采用现状,未考虑今后减排效果。方案2则综合考虑了节能和减排效果。因此总量上,方案2的结果略小,方案1略大。考虑到十二五期间榆林市节能减排工作将进一步强化,且在相关规划中也提出了目标和措施,其成效是可以预期的,建议采用方案2的预测结果。方案2的缺点是只能按照榆林市整体推算,计算结果是全市的排放总量。建议按照方法1计算的成果,确定各区县的排放比例,将方案2的预测总量分摊到各县区。2、平衡情况:大气环境,根据分析

13、,榆林市全市的二氧化硫环境容量为37.99万吨,2015年和2020年预测排放量分别为25.69万吨和30.76万吨,可以承纳二氧化硫的排放,但是到2020年,神木县二氧化硫将面临紧平衡。榆林市全市的氮氧化合物环境容量为30.39万吨,2015年和2020年预测排放量分别为18.87万吨和27.6万吨,可以承纳氮氧化合物的排放,但是到2020年,神木县和府谷县将面临氮氧化合物排放总量超标。水环境,榆林市“十二五”期间COD和氨氮排放量将控制在7.05万吨和0.67万吨,如按照二者2010年排放强度和生活污水产污系数计算,2015年其排放量分别为5.35万吨和0.69万吨,基本可实现“十二五”水

14、污染排放控制目标。2020年其排放量分别为7.46万吨和1万吨,将超过排放控制目标。(四)主要任务。利用工程措施,控制环境负荷过快增长;核准区域污染物减排指标,保证发展空间;加大减排工作力度,保障环境安全。四、主要工程措施。继续推进项目;王圪堵水库工程;定边引黄续建工程。争取府谷岩溶水开发供水工程;黄河东线府谷大泉引水工程;黄河东线佳县泥河沟供水工程;小水源工程;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节水示范区建设与推广;节能减排工程;黄河南线碛口引水工程(规划)在十二五期间立项。配合做好黄河西线大柳树引水工程等前期项目。五、政策建议。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合理确定综合开发规模与布局;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和完善水生态补偿机制,开展水市场交易试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实行最严格、最先进的产业准入门槛;成立市级节能减排专业监管机构;设立资源环境要素综合交易平台;积极向中省争取水资源及环境容量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