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律法规}法律知识培训保安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643725 上传时间:2020-07-23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同法律法规}法律知识培训保安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合同法律法规}法律知识培训保安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合同法律法规}法律知识培训保安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合同法律法规}法律知识培训保安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合同法律法规}法律知识培训保安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同法律法规}法律知识培训保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同法律法规}法律知识培训保安(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安人员常用法律知识培训,二0一三年七月六日,所涉主要法律、法规,法律:宪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 刑法等 行政法规: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主要讲述内容,一、法是什么? 二、违法的后果 三、保安履行工作过程中需注意事项 四、有关刑法罪名规定 五、法定免责事由,一、法是什么,1、广义 2、狭义 3、我国法律体系 4、什么是依法治国 5、法官胸徽上的天平称及法的故事 6、权利和义务有什么不同 7、为什么违法不等于犯罪 8、什么样的行为构成犯罪,1、广义的法,指由国家制定并颁布实施的行为规范。 有五个特征: 1、是调整人的行为的; 2、是由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

2、 3、是具有普遍性的; 4、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2、狭义的法,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3、我国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因制定机关以及效力层次和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签订和加入国际条约等 按调整的社会关系分: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障法、刑法、诉讼法,4、什么是依法治国,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 错误观点:管理群众,教育群众遵纪守法 正确理解:

3、依照法律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务。,5、法官胸徽上的天平称及法的故事,法律的象征,公正正直 独角神兽,6、权利和义务有什么不同,法治界碑:公权力,法无授权不得为;私权,法无禁止皆可为。 法律规范:法律是通过用授予权利和赋予义务来调整法律主体的行为。因此法律规范可分为授权性、义务性、禁止性三种。 授权性:有自由、可以、有权; 义务性:有的义务、应当、必须; 禁止性:不得、严禁、不能。 法者,定分止争也。古代法家商鞅: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以百也,由名分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取,由名分已定也。,7、为什么违法不等于犯罪,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刑事违法,犯法和犯罪不

4、能混为一谈。 危害性、制裁手段、认定的机关和程序不同,8、什么样的行为构成犯罪,两个案例: 1、小区保安金某一日值班,在对出入小区的车辆进行登记时,与业主李某发生矛盾,李某口出脏言,*的,乡下人,你信不信我打残你,让你当不了保安。金某为人老实,沉默寡言,没有答理他,但李某今天可能多喝了点酒,竞然下车对金某打了两耳光。因平时就多次受了李某的气,在金某还要打他时拿出防身用的水果刀向李某的大腿上扎了两刀(经鉴定为轻伤乙级)。 2、小区保安张某一天在社会区内巡逻时,看到一个胡同内,一男青年正拿刀子威胁一女青年,要其交出钱物。张某便从后面悄悄摸上去,随手拿起一块砖头将男青年打倒在地,结果造成男青年头部受

5、伤(经鉴定为重伤乙级)。,二、违法后果,一、民事违法,民事制裁 二、行政违法、行政制裁 三、刑事违法、刑事制裁 故意伤害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成本: 钱、自由、精神,二、保安人员工作内容与职责,1、保安服务管理条例 第二十九条在保安服务中,为履行保安服务职责,保安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查验出入服务区域的人员的证件,登记出入的车辆和物品;(二)在服务区域内进行巡逻、守护、安全检查、报警监控;(三)在机场、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对人员及其所携带的物品进行安全检查,维护公共秩序;(四)执行武装守护押运任务,可以根据任务需要设立临时隔离区,但应当尽可能减少对公民正常活动的妨碍。保安员应当及时制止发生在服务

6、区域内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制止无效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当立即报警,同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从事武装守护押运服务的保安员执行武装守护押运任务使用枪支,依照专职守护押运人员枪支使用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 2、单位内部规章制度(不得与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相抵触 ),三、履行工作过程中需注意事项,保安服务管理条例 第三十条保安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搜查他人身体或者侮辱、殴打他人;(二)扣押、没收他人证件、财物;(三)阻碍依法执行公务;(四)参与追索债务、采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手段处置纠纷;(五)删改或者扩散保安服务中形成的监控影像资料、报警记录; (六)侵犯个人隐私或者泄露在保安服

7、务中获知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客户单位明确要求保密的信息;(七)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行为。 遇到违法犯罪行为如何处置: 报警 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行为 保护现场 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和处置,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 (1)第十条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2)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

8、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3)第四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条文,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

9、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第四十八条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五、有关刑法罪名规定,1、职务侵占罪 2、非法拘禁罪 3、非法搜查罪 4、盗窃罪 5、故意伤害罪,1、职务侵占罪,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追诉标准 七十五、职务侵占案(刑法第271条第1款)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10、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数额巨大十万元以上。,2、非法拘禁罪,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3、非法搜查罪,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1、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4、盗窃罪,(1)第二百六十四条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司法解释:自2013年4月4日起施行 的两高司法解释 盗窃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前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一)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

12、处罚的; (三)组织、控制未成年人盗窃的; (四)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盗窃的; (五)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六)在医院盗窃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 (七)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八)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的。,5、故意伤害罪,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六、法定免责事由,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13、1、正当防卫,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八条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2、紧急避险,刑法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

14、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九条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1)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 第六条 单位应当根据内部治安保卫工作需要,

15、设置治安保卫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治安保卫人员。 (2)保安服务管理条例 第十六条 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品行良好,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中国公民可以申领保安员证,从事保安服务工作。申请人经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考试、审查合格并留存指纹等人体生物信息的,发给保安员证。 (3)第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保安员:(一)曾被收容教育、强制隔离戒毒、劳动教养或者3次以上行政拘留的;(二)曾因故意犯罪被刑事处罚的;(三)被吊销保安员证未满3年的;(四)曾两次被吊销保安员证的。,2、根据单位授权行使有关职权、负有相关职责的员工,(1)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 第八条 单位制定的内部治安保卫

16、制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门卫、值班、巡查制度; (二)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场所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现金、票据、印鉴、有价证券等重要物品使用、保管、储存、运输的安全管理制度; (四)单位内部的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五)治安防范教育培训制度; (六)单位内部发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报告制度; (七)治安保卫工作检查、考核及奖惩制度; (八)存放有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传染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和传染性菌种、毒种以及武器弹药的单位,还应当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九)其他有关的治安保卫制度。 (2)单位制定的内部治安保卫制度不得与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相抵触。,3、接受双重监管,(1)保安服务管理条例 第三条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保安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保安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2)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 第三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指导、监督全国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对行业、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