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项目报告莲藕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研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620571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2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莲藕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研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莲藕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研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莲藕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研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莲藕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研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莲藕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研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莲藕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项目报告莲藕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研(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 鄂莲6号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 单位名称: XX创新创新有限公司种养业分公司 主管单位: XX省科技厅 编写时间: 2010 年 3 月 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九年制52目 录一、总论3(一)申请项目概述3(二)项目预期目标3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8(一)简述8(二)项目创新点10(三)知识产权状况12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14(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论述14(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15(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17(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17(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21(六)项目实施计划23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24(一

2、)成果转化目标分析24(二)经济效益分析24(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27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28(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28(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28(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29(四)单位管理情况29(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29(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30项目经济效益分析附表32一、总论(一)申请项目概述(限200字以内。如果申报单位同意“*”信息公开,此内容应属可以公开部分)。本项目已有的核心技术为鄂莲6号良种繁育技术,鄂莲6号是*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以鄂莲4号为母本,814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莲藕品种。2008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委员会审(认)定。本项目主要内容是:建设鄂莲6号良种繁育基地

3、500亩;莲藕无公害标准化安全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本项目创新点:本项目所推广的鄂莲6号等优良新品种及其配套的高产优质生产技术,每亩增产莲藕250公斤;该技术以有机肥、微生物肥料为主,适当施用化肥;对于病虫害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适当使用化学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本项目技术水平:项目所繁育示范的莲藕新品种、建立的莲藕原种圃和良种繁育体系,研究的标准化示范技术,在国内均具领先水平。本项目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为XX省莲藕生产提供鄂莲6号等优良新品种,推广配套的莲藕无公害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二)项目预期目标1. 总体目

4、标(1)本项目实施期2年(从2010年6月起至2012年6月止),建设投资779.76万元。本项目申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00.00万元,承担单位自筹解决679.76万元。(2)项目完成后,建成鄂莲6号良种繁育基地500亩;莲藕无公害标准化安全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每年繁殖优质莲藕种苗1250吨,年产无公害优质商品莲藕1750吨。本项目产品质量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莲藕生产技术规程(NY/T5239-2004)要求。(3)本项目转化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经济效益:经测算,项目正常投产年销售收入1525.00万元。年利润总额332.57万元,净利润249.43万元,达

5、产年上缴所得税83.14万元。达产年销售利润率21.81%;项目平均投资利润率26.31%;税前投资回收期4.7年(含建设期),税后投资回收期5.3年(含建设期);税前财务净现值(I=8%)1375.67万元,税后财务净现值(I=8%)为939.46万元;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IRR)33.91%,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IRR)为26.49%。从以上指标可以看出,本项目盈利能力较强。社会效益:本项目建成后可加速XX省莲藕良种的推广应用,改善蔬菜产区莲藕质量、提高产量,从而为市场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蔬菜。同时,本项目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显著,每年可向农户推广鄂莲6号莲藕良种1250吨,可满足5000亩

6、大田所需种苗(每亩用种250公斤);本项目所推广的鄂莲6号等优良新品种及其配套的高产优质生产技术,每亩增产莲藕250公斤,使整个项目推广区农户年增产1250吨,年增收达375.00万元(按3.0元/公斤计),户均增收750元。生态效益:本项目推广应用的莲藕无公害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以有机肥、微生物肥料为主,适当施用化肥;对于病虫害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适当使用化学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2. 阶段目标(1)2010年6月2011年6月完成良种繁育基地100亩、示范基地500亩共计600亩的藕塘掘挖工作;完成良种繁育基地、示范基地

7、800米室外供电线路架设及其配套设备安装工作;引进良繁用微型种藕15000支、示范栽培用良种125吨;进行鄂莲6号良种繁育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培训工作;繁育鄂莲6号优质种苗250吨、无公害优质商品莲藕875吨。(2)2011年6月-2012年6月完成良种繁育基地400亩、示范基地500亩共计900亩的藕塘掘挖工作;完成良种繁育基地、示范基地1200米室外供电线路架设及其配套设备安装工作;组建推广协作组织;繁育鄂莲6号优质种苗750吨、无公害优质商品莲藕1750吨;进行鄂莲6号良种繁育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培训工作;完成项目实施的各项工作,申报项目验收。3. 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1)资金投入本项目建设

8、期内计划投资额779.76万元,包括田间工程费用587.65万元,占建设投资的75.70;设备购置费及安装费用2.63万元,占建设投资的0.34;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52.35万元(其中科技投资126.50万元、农田租赁费用15.00万元),占建设投资的19.54;基本预备费37.13万元,占建设投资的4.76。本项目申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100.00万元,承担单位自筹解决679.76万元。(2)资金使用计划本项目建设期为2年,建设投资分两年使用,第1年使用45,即350.12万元;第1年使用55,即429.64万元。具体使用计划如下表所示:时期投资项目单位数量单价(元)投金额(万元)资金来源

9、2010年6月2011年6月项目前期费用2.00 自筹土地租赁亩1500100.00 15.00 自筹基地600亩的藕塘采挖亩600100060.00 自筹肥料施用亩6002065123.90 自筹基地800米室外供电线路架设米80020.00 1.60 成果转化资金设备购置及安装台30350.00 1.05 成果转化资金技术转让10.00 成果转化资金良种引进112.00 其中78.87万元来自于成果转化资金技术培训3.00 成果转化资金建设单位管理费8.85 自筹基本预备费12.72 自筹小计350.12 2011年6月2012年6月基地900亩的藕塘采挖亩9001000.00 90.00

10、 自筹肥料施用亩15002065.00 309.75 自筹基地1200米室外供电线路架设米120020.00 2.40 成果转化资金设备购置及安装台45350.00 1.58 成果转化资金技术培训1.50 成果转化资金基本预备费24.41 自筹小计429.64 合计779.76 成果转化资金使用明细表序号工程名称投资额其中:财政补贴资金(万元)(万元)1田间工程587.65 4.00 1.1新架设电线4.00 4.00 1.2肥料施用433.65 0.00 1.3藕塘采挖150.00 0.00 2设备购置与安装费2.63 2.63 2.1频振式杀虫灯2.63 2.63 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52

11、.35 93.37 4.1项目前期费2.00 0.00 4.2勘察设计费0.00 0.00 4.3招标、监理费0.00 0.00 4.4项目建设管理费8.85 0.00 4.5科技投资126.50 93.37 4.6土地费用15.00 0.00 5基本预备费37.13 0.00 合 计779.76 100.00 本项目承接单位负责完成的新增投资为679.76万元,资金到位时间和到位金额如下表所示:时间金额(万元)2010年10月255.602011年 10月424.16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一)简述1、本项目所涉及的具体农业生产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莲藕是一种古老的被子植物,原产中国和印度

12、,目前主要在中国和Et本栽培。通常以根状茎藕和莲子供食用。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矿质营养,是优良的水生蔬菜和副食佳品,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功能,可生食、熟食、加工罐藏和制作藕粉等;副产品藕节、莲芯(胚芽)、莲须(雄蕊)、莲梗等可人药。因此,莲藕全身都是宝,种植效益较高。目前我国的莲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已达30万公顷以上,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其中尤以太湖、洪泽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周边地区分布最为集中。当前我国主推的莲藕品种有*市蔬菜研究所培育的鄂莲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六号和9217号莲藕、新一号等品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的武植2号;江苏省苏州市的

13、慢藕;江苏省宝应县的大紫红、美人红;江苏省南京市的花香藕;浙江农业大学选育浙湖1号、浙湖2号;湖南省的湖南泡子;山东省济南市的大卧龙等品种。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1)莲藕良种化程度还不高,良种繁育体系不够健全农户种植处于自发性,没有形成大规模连片种植;莲藕品种单一,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步伐缓慢,调查表明,项目区目前种植的莲藕品种大部分还是由农户的自留取种,优质品种的纯度得不到保证。(2)莲藕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力度不够部分种植者在栽培管理技术上基本仍按传统进行, 未能按莲藕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执行。如:种植前为杀灭地下害虫食根金花虫的幼虫(地蛆)仍在使用禁用农药甲拌磷或呋喃

14、丹; 生产过程中为图方便、省事, 仍较少使用有机肥, 而较多地使用化学氮肥; 在莲藕生长的前期和后期, 为防除蚜虫和夜蛾类害虫, 仍普遍使用禁用剧毒农药甲胺磷,氧化乐果等; 种植方式仍普遍存在多年连作, 采用采大藕上市、留小藕于田间做种的种植方式, 导致品种退化和僵藕的严重发生。以上栽培管理措施不仅导致了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加工原料的合格率降低(3)莲藕产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从全国范围看,莲藕产业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不够,除少数产区建立有结构合理的“莲藕行业协会”和“产一加销”一条龙服务的模式外,多数产区仍以“一家一户、自产自销”的模式进行生产和销售,这就势必在生产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几乎无法做到统一的标准化生产,这也必将阻碍莲藕产业的健康发展。3、近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