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全国理综1卷试卷分析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9612491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高考全国理综1卷试卷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06年高考全国理综1卷试卷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06年高考全国理综1卷试卷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06年高考全国理综1卷试卷分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06年高考全国理综1卷试卷分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高考全国理综1卷试卷分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高考全国理综1卷试卷分析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高考全国理综1卷试卷分析,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曹淑玲,一.试卷评价,1、总况概述:,(1)坚持“3X”高考改革的方向,体现了新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 (2)遵循“相对稳定”、“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 体现了试题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体现了“更好地适应高校招生需要和中学教学实际”,采取“拼盘” 的形式,实现了“同一学科试题相对集中” ,每一个试题都有明显的 学科分类; (4)全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适当的难度”; (5)紧扣中学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贴近中学教学实际,以考查主 干知识为主,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各学科所提出的能力要求,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全面

2、推进新课程方案。,一.试卷评价,2、化学试题命题思想:,(1)重视学科思想和化学用语的考查,突出学科特点 (2)体现学科内知识的融合 (3)注重考查考生的思维严密性 (4)实验题设计强调基础性 (5)注重设计计算过程简单的题目 (6)体现考纲的变化,一.试卷评价,3、试卷结构 附表1:近几年理综试题题数分布及赋分情况,一.试卷评价,3、试卷结构 附表2:近几年理综试题科目分布及赋分情况,一.试卷评价,4、题型与题量 附表3:近几年理综各科试题分布详情,一.试卷评价,5、试题难度 附表4:近几年理综试卷难度系数,一.试卷评价,6、知识与能力层次分布(化学) 附表5:,一.试卷评价,7、化学学科试

3、题特点:,(1)重视基础,知识覆盖面广。 (2)试题情境创设平和,难度适宜。 (3)注重能力和素质立意,体现“课改”精神。 (4)注重能力和素质立意,体现“课改”精神。 (5)强化对化学用语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一.试卷评价,8、试题评价:,(1)最佳题、新颖题: 第10题:试题综合性强,考查力度大,巧妙的融物质 存、离子反应及化学反应中的计量关系于一体. 第27题:试题基于教材中常见的置换反应,通过一定 的限制条件,使初、高中化学所有属于置换反应这一 反应类型的物质间的转化反应达到了一次高度整理和概括 试题设问角度新颖,对考生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深广度 的要求极高。 第29题:试题取材有时

4、代感,问题设计层层深入,几 乎考查了中学有机化学所有的主干知识,综合性极强,对 考生能力要求 很高。,一.试卷评价,8、试题评价:,(2) 可商榷之处: A.元素化合物重点不突出:考查元素的种类虽多,但主干内容不足 另,没有变价金属的内容。 B.开放性答案太多:不利于评卷。 可改进,如28图用简易启普发生器、。 C.要求不明确:如 26-3“可组成一(中学化学)化合物”; 28-4“下一步实验操作”停止即可? 29-5-2“列出X的计算式”要过程吗?要“列”几个? D.试题设计不够严谨:如第 9 题没有考虑到AlCl3在熔融状态下 为共价化合物,几乎不导电;29-3-4“(苯环上)只能生成”

5、E.对过程的考查不足:28题对考生实验能力的考查力度不够,第 28-3小题设问方式过于直接,几乎不需理解题意即可顺利解答。,二.答卷情况,1、全市高考情况统计: (1)总况:,二.答卷情况,1、全市高考情况统计: (2)理科综合情况:,二.答卷情况,2、化学试题得分情况,二.答卷情况,3、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1)化学用语及文字表达能力差 。 (2)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差。 (3)审题有误,阅读理解能力差。 (4)思维能力差,思维的深度性、逻辑性、严密性欠缺。 (5)实验能力差。 (6)视图能力差。 (7)计算能力差。,二.答卷情况,4、答题情况分析: (1)第卷答题情况,二.答卷情

6、况,4、答题情况分析: (1)第卷答题情况,7(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 一定越高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二.答卷情况,4、答题情况分析: (1)第卷答题情况,10(6分)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 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 ABaCl2 NaOH NaHCO3 BNa2CO3 MgCl2 H2SO4 CAlCl3 NH3H2O NaOH DBa(OH)2 CaCl2 Na2SO4,二

7、.答卷情况,4、答题情况分析: (1)第卷答题情况,13(6分)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 c(Al3+)=0.4molL-1,c(SO42-)=0.8molL-1,则c (K+)为 A0.15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二.答卷情况,4、答题情况分析: (2)第卷答题情况,26(9分)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元素周期表中,Z与Y相邻,Z与W也相邻; 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请填空: (1)Y、Z和W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是”或“否

8、”):否, 理由是 若三者处于同一周期,则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可能为17; (2)Y是氮元素 或N ,Z是氧元素 或O ,W是_硫元素或S ; (3)X、Y、Z和W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8241。 写出该化合物的名称及化学式是_硫酸铵 (NH4)2SO4 。,二.答卷情况,4、答题情况分析: (2)第卷答题情况,27(15分)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单质(1)化合物(1)化合物(2)单质(2) 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 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 参考答案: 2MgCO2=2MgOC 2Al6HCl=AlCl33H2 2F2

9、2H2O=4HFO2,二.答卷情况,4、答题情况分析: (2)第卷答题情况,28(15分)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养剂。请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和 实验用品,用下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试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养剂。,(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2)填写表中空格:见上表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32CO22Na2CO3O2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 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

10、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二.答卷情况,4、答题情况分析: (2)第卷答题情况,29(21分)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它的分子式为C13H10O3,其分子模型如上 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1)根据右图模型写出萨罗的结构简式_ (2)萨罗经水解、分离、提纯可得到纯净的苯酚和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请设计一 个方案,说明苯酚、碳酸、水杨酸的酸性依次增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时符合下列四个要求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种。 含有苯环;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在稀NaOH溶液中,1 mol该同分 异构体能与2 molNaOH发生反应;

11、只能生成两种一氯代物。 (4)从(3)确定的同分异构体中任意选一种,指定为下列框图中的A。 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并指出相应的反应类型。 AB_。反应类型:_。 BDE_。反应类型:_。 (5)现有水杨酸和苯酚的混合物,它们的物质的量之和为n mol。该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 a L O2,并生成b g H2O和c L CO2(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分别写出水杨酸和苯酚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可用分子式表示)。 设混合物中水杨酸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列出x的计算式。,二.答卷情况,4、答题情况分析: (2)第卷答题情况,三.我市高三复习与高考的吻合

12、度,1重视专题化复习。 2重视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化学理论和概念。 3重视化学计算。 4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考查。 5重视学科特色的考查。 6体现理综命题的新趋势。,四.07毕业班复习建议与工作安排,1重复强调5月高三复习研讨会的有关内容,先做好四项分析: 1、历年相关试题的分析 2、各阶段复习任务的分析 3、考纲变化的分析 4、学情分析,四.07毕业班复习建议与工作安排,1重复强调5月高三复习研讨会的有关内容,采取三轮复习制度: 第一轮(单元复习) -基础阶段 重点:双基和巩固 指导思想:全面、扎实、系统、巩固 第二轮(小专题复习)-小综合阶段 重点:强化和能力 指导思想:综合、完善、

13、灵活、强化 第三轮(模拟复习)-模拟阶段 重点:调整和模拟 指导思想:返扣、调节、模拟、提高,四.07毕业班复习建议与工作安排,1重复强调5月高三复习研讨会的有关内容,处理好几重关系 5、练与评的关系 选题的针对性 训练的目的性 讲评的时效性,四.07毕业班复习建议与工作安排,1重复强调5月高三复习研讨会的有关内容,处理好几重关系 6、上线生与踏线生、学困生的关系 低层次: 低起点、补台阶、多反馈、拉着走 中层次: 小综合、慢变化、小步走、多练习 高层次: 多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四.07毕业班复习建议与工作安排,1重复强调5月高三复习研讨会的有关内容,克服十种备考误区 “以教代学”的

14、一讲到底的“满堂灌” “以练代讲”的一练到底“题海战术” “以动口代动手”的一问到底课堂练习模式 “以动脑代动手”的一看到底的学习习惯 “多媒体辅助”时的一放到底的“满堂点” “以教辅代替教材”的策 “以热点代替主干知识”的复习专题 “以验证激趣来代培养能力和素质”的实验教学观 “以综合为综合”的片面认识 “以做难题等同于培养能力”的观点,四.07毕业班复习建议与工作安排,2高三课堂教学建议,(1)依托考试大纲,回归课本基础,突出重点。 (2)重视学科思想和化学用语的考查,突出学科特点 (3)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4)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5)重视练习及讲评课,并

15、注意开放性试题的练习。 (6)推进高三校本教研,改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益。,四.07毕业班复习建议与工作安排,2高三课堂教学建议,课堂用语 也要展示新的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引导语:自然导入,巧妙转换 要求语:指向明确、具体 评价语:激励为主,恰倒好处 点拨语:到位富有启发性 衔接语:自然激发情趣,四.07毕业班复习建议与工作安排,2高三课堂教学建议,有效课堂提问 有效提问的基本特征:第一,目的性; 第二,针对性; 第三,激励性。 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善问“十字诀”。 假:以“假如”的方式和学生问答学习; 例:即多举例; 比:比较知识和知识间的异同; 替:让学生多想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 可:可能会怎么样; 想:让学生想各种各样的情况; 组:把不同的知识组合在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事、何处、如何; 类:是多和学生类推各种可能,四.07毕业班复习建议与工作安排,3具体工作安排,(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