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政治态度说课材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9607800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讲政治态度说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六讲政治态度说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六讲政治态度说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六讲政治态度说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六讲政治态度说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讲政治态度说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政治态度说课材料(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讲 政治态度,一、政治文化,每一社会都有着自身特色的规范和价值传给其成员,人们反过来又有着既定的一套观念,希望政治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什么是政府对他们做的和为他们做的,以及他们自己针对政治系统的要求和义务。这些有关政治系统的信念、象征、价值就组成了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概念的提出,阿尔蒙德(Almond,G.A.),代表作:公民文化、比较政治学等。1956年,他在政治学报上发表文章,第一次提出政治文化概念,被广泛接受。60年代与维伯(Verba,S.)合作的公民文化是这一领域的权威之作。他们在对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墨西哥5国居民的基本政治态度进行大规模抽样调查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写作而成

2、的。共花了5年时间,单独采访了5000人,整个调查费用高达200万美元。,理论传统,根据各自的历史经验讨论民主政体的内在困境:对亚里士多德而言,是雅典民主政体下的过度民主;对西塞罗而言,是罗马的混乱;对托克维尔而言,是法国大革命;对密尔和博克肖特(Bagehot,W.)而言,是法国和英国的历史经验;而对熊彼特和30、40、50年代的一代政治学者来说,是魏玛民主制度的崩溃。,政治取向的诸方面,需要测定的问题:,他对他的国家和他的政治系统,一般地说,它的历史、规模、地域、权力、“宪法上的”特征等等都有哪些知识?他对这些系统的特征的感觉是什么?他对这些特征的、多少经过考虑的意见和判断是什么? 他对结

3、构和角色,各类政治精英和进入向上的决策流的政策建议,都有哪些知识,他的关于这些结构、领导人和政策建议的感觉和意见是什么? 他对进入这些过程的向下的政策实施流、结构、个人和决定都有哪些知识?他对它们的感觉和意见是什么? 他怎样察觉自己成为他的政治系统的成员?他对他的权利、权力、责任和进入影响的策略,有哪些知识?他怎样察觉他的能力?他在表达政治判断或得出意见时是否认识到并运用了哪些参与或行动的规范?,政治文化类型,1)村民政治文化:4种专业化的政治对象的取向频率近似于零。 2)臣民政治文化:对分化了的政治系统和该系统输出方面的取向的高频率,但是对特殊输入对象的取向以及对一个作为积极参与者的自我的取

4、向近似为零。 3)参与者政治文化:社会成员公开地取向于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以及政治的和行政的结构与过程(即取向于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两方面)。 以上是大类区分,每个大类都有其次级分类,而且省略了政治发展和文化变化等方面。就政治发展和文化变化而言,存在着政治文化与政治结构之间的协调或不协调的问题。只有当认知的、感情的和评价的取向接近于完美协调时,我们可以说是“忠诚的”的村民文化、臣民文化和参与者文化。见下表:,政治文化和政治结构之间的协调关系,忠诚,冷漠,离异,认知的取向,感情的取向,评价的取向,0,0,这个量表的变化表明,所有政治文化都是混合的。 1)村民臣民文化 2)臣民参与者文化 3)村民参

5、与者文化,政治文化类型,政治亚文化:任何政治文化都是异质的。政治亚文化是指这样一些居民阶层,他们一方面固执地取向于政策的输入和输出,但是又“忠诚地”取向于政治文化。是为政策亚文化。政策亚文化可以转化为结构亚文化。 角色文化:较复杂的政治系统之特征是它们都具有角色:官僚机构、军队、行政组织、党派、利益集团、传播媒介等,产生异质性:1)充当这些角色的精英可能来自特殊的政治亚文化群;2)这些角色的产生和社会化过程,导致不同的价值观念、技能、忠诚和认知图。 公民文化就是一种混合的政治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和政治结构相互协调的参与者政治文化。在其中,参与者政治取向和臣民、村民政治取向是结合在一起的。,讨论

6、:政治文化研究有什么用?,认识个人与团体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动机基础,联结微观政治学与宏观政治学的纽带。任何政体都可以根据其结构功能特征,和它的文化、亚文化以及角色文化三方面特征来加以说明并与其他政体相比较。政治文化研究可以把政治心理与政治系统的研究联结起来。 现象由制度来解释,制度由文化来解释。,政治文化研究在80年代中期复兴,首先,政治文化概念在内涵上得到了扩展,政治行为也被吸纳进来。 其次,学者们既指出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又揭示它的可变性及不同的变化形式,从而将政治文化的稳定性与政治变革结合起来。 再次,将“偏好”的形成作为分析的起点。 最后,表现出更大程度的非西方化趋势,政治文化开始作为

7、解释各国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差异的一个独立变量。,二、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态度研究的两种路向:一是以政治态度和民主之间关系为主要背景的政治文化研究,在这一领域,阿尔蒙德和维巴的公民文化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是围绕政治态度与社会存在之间关系而展开的政治意识研究,这一领域中的代表性成就主要是由马克思及新马克思主义者作出的,他们开创了一条通过“意识形态”概念进行政治分析的途径。,起源,从起源上看,法国哲学家特拉西(Destutt de Tracy)于1796年最早使用了“意识形态”这一术语,指称其彻底的感觉主义理论,与经院哲学、神学和宗教等形形色色的谬误见解相对立。作为政治上的共和主义者,特拉西反对拿破

8、仑恢复帝制的理论和做法,因而他的学派被拿破仑轻蔑地称之为“意识形态家”。拿破仑指责意识形态家们不仅是错误地认识社会和政治现实的空想家,而且是秩序、宗教和国家的破坏者。意识形态遂成为一个贬义词。,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马克思是最重要的意识形态理论家。他采纳了拿破仑以轻蔑的方式使用“意识形态”这个词的态度,但是由于马克思看到了意识形态的存在论意义,所以他在批判意识形态时没有过多地停留于意识形态的真假问题上,而是突出地关注了意识形态在社会现实中的作用。意识形态扭曲或掩蔽现实关系,这在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所谓意识形态,是指这样一些社会意识的理论形式

9、,它们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即经济基础之上产生出来,并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它们通过否定或掩蔽现实的社会矛盾,来实现和维护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 突出三点:意识形态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社会意识,不包括情感、表象等等;意识形态在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中的作用;意识形态概念主要适用于资本主义批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命运,如果说以阿尔蒙德为代表的政治态度研究的贡献在于通过公民心理主观取向的分析将微观政治学与宏观政治学联系起来,将政治文化限定在一种政治系统下国民的政治取向模式的特殊影响方式,那么,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则对这种主观取向的来源和作用作了独到的分

10、析,并且它主要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而实现的。 建构和重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以完成对第二国际时期形成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解释传统的“去蔽”为前提的。这一“去蔽”工作,是与列宁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列宁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列宁在批判第二国际的经济主义及其俄国变种的过程中,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重要性。最为重要的是,列宁把马克思作为否定性概念的“意识形态”改铸成为一个描述性概念。列宁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领导力量时,不宜再以抽象方式谈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而应该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相对立。列宁对意

11、识形态概念含义的这一转换,并不是出于对马克思学说的误解,而是出于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实际斗争的需要,因而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的重要推进和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作为对第二国际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叛,西方马克思主义受到了列宁主义的影响。总起来说,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开创的重视思想、意识、意识形态、文化、心理的作用的传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主要传统。,卢卡奇与葛兰西,卢卡奇和科尔施以阶级意识理论狠狠打击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解释传统,复活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葛兰西主张理论与实践必须辩证地统一起来,无产阶级争取领导权的斗争,必须在政治经济领域和文化、意识形态领域同时进行,

12、从中他提出了极富原创性的“文化领导权”概念。所谓“文化领导权”,就是指一个阶级的世界观和价值准则在意识形态领域居于支配地位,控制和掌握着大众的头脑,从领导方式上看,它是指统治阶级除了依靠强力来维持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之外,还通过意识形态的领导,来争取被统治者的自发同意和拥护,从而使其统治合法化。,阿尔都塞,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是不同于镇压性国家机器的又一种国家机器,任何一个阶级若不同时重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并在其中行使领导权,就不能长时期掌握政权。他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可能不仅是阶级斗争的“赌注”,而且是阶级斗争的场所,并且往往是剧烈的阶级斗争形式。他还认为意识形态是包括共产主义社会在内的任何社

13、会都不可避免的特征,因为人类必然生活在与他们的生存环境的一种神秘化了的关系中,这种境况是社会内聚力的一个先决条件。,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扩大和改变了关于意识形态和阶级意识的分析。在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看来,他们时代得到发展了的垄断资本主义比卢卡奇时代的资本主义更坏,虚假意识比以往更普遍、更深入地植根于个人需要的结构之中,从而不仅阻止了阶级斗争,而且也阻止了所有自我解放的活动。,三、政治社会化,几种定义:人们习得其政治取向和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伊斯顿);社会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格林斯泰因);政治文化的代传方式(兰顿);政治文化维持和变迁的过程(阿尔蒙德和鲍威尔) 政

14、治社会化就是人们在特定政治关系中,接受社会政治文化教化,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政治行为方式,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政治思想的过程和方式。,第一,政治社会化是个人学习和建立政治取向和行为模式、形成政治人格和政治自我的过程和方式,个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积极能动性。 第二,政治社会化是一个政治教育和训练的过程,社会组织和群体把现存的政治系统中认可的政治价值、信仰、规范和行为灌输、传授给所有成员,把社会人转变成政治人。 第三,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不断互动的过程,它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内化相统一的过程。 第四,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永恒化的过程,它是持续的、贯穿一生的,早期的

15、家庭影响、成人时的学习、工作、交友经历,还有一些重大社会事件等都会给社会成员留下影响痕迹。,政治社会化的作用,训练个人 支持或改变政治系统 维持、改变和创造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对政治体系的依附 党派性态度 政治参与,政治社会化并不是自动进行的,而是通过各种组织、机构等传导机制实现的。常见的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机构有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大众传媒和政府等。,【阅读书目】,1、阿尔蒙德和维巴:公民文化,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进一步阅读书目】,1、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1991年版。 2、李普塞特:政治人,上海人民1997年版。 3、福山:信任,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4、费正清:美国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年版。 5、普特南:独自打保龄球:美国正在下降的社会资本,载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译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1992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