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领导管理技能管理者如何实现轻松管理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603618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X 页数:120 大小:14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领导管理技能管理者如何实现轻松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2020年)领导管理技能管理者如何实现轻松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2020年)领导管理技能管理者如何实现轻松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2020年)领导管理技能管理者如何实现轻松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2020年)领导管理技能管理者如何实现轻松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领导管理技能管理者如何实现轻松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领导管理技能管理者如何实现轻松管理(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管理者如何实现轻松管理?管理者如何实现轻松管理?管理其实可以很轻松,一看你的理念对不对,二看你的技能合不合适,三则要看你的运气好不好了。经常听有管理者抱怨:管理太难了!问难在哪里,则回答:主要是那个人太难管了。首先说理念。管理的理念很简单,就是管事和理人。有些人觉得管理太难,恬恬就是把这两者搞反了。所谓管事,就是站在解决问题的立场,把事情做好。要把事管好,管理者得首先会办事,管理者在工作的某一方面应该是能手,但是,管理者不需要事事处在第一线,那样,就不是管理,而是技术员、业务员、操作工了。管理者应该学会当教练,学会站在旁边看,发现员工的小问题,要看员工是如何解决、如何处理的;发现有隐患,而这

2、种隐患是员工难以把握的,应该给他解释清楚;发现有系统性的问题,则应该让员工在适当的时候把工作停下来,然后制订一个系列性的解决方案。因此,管理者的主要的精力,不在于如何去操作,而在于如何帮助员工解决问题,在所以的问题中,以潜在的问题、系统性的问题最为关键。管事的过程,需要严格的逻辑性思维,因为问题的分析与决策是一个逻辑过程,包括信息收集、思路、假设、求证、结果处理等若干步骤,每一步都要经过得推敲,每一步都要经过得检验。在管事的过程,管理者应该尽量排队人为因素的干扰。人为因素,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的干扰,这是最致命,因为管理者也是凡人,也是情绪变化,也是七情六欲;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管理者在处理事情过程中,对员工做得漂亮的,要立即奖励,那怕这位员工是自己的仇人,也要奖;相反,如果员工出了重大差错,哪怕是自己的亲人,也要按制度处罚,而且管理者对自己的亲人(家庭型或民营企业有很多这种情况)、朋友、老乡等,还要更加严厉,这样他才更有权威性。所谓理人,就是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企业不仅是大家创业、工作、赚钱的平台,也是员工个人发展的平台,管理者的一个基本义务就是帮助员工、辅导员工,让他们更好更快成长。在理人的过程中,应该尽理把事的因素放开,不要让员工感到工作的压力,而只有朋友般的合作与关怀。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尤其对于一家管理非常规范的公司,员工不提倡员工私下的交往,每天大家

4、一本正经工作,工作结束匆匆回家,到自己的社交圈子。当然,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文化,这样做,并不见得有什么坏处,但也未必是最佳的。有些公司比较强调企业文化,经常搞一些文化娱乐或体育活动,员工们热热闹闹参加,象一个大家庭一样,这样又好不好?答案是不一定。因为企业文化的真正的内涵,不在于搞了多少活动,大家在工作之余是如何开心,而在于企业内部的风气如何。这个风气是指:有才有德者是否得到提升,是否成为企业的主流;或者不思进取者、偷懒者、搬弄是非者成为企业的骨干,成为主流。如果企业让踏实肯干的人得到重用,企业就会产生更多的踏实肯干的人;相反,如果让那些玩花架子的人成为骨干,会伤那些实干者的心。这种氛围,才是

5、企业真正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的一些表象,比如搞活动、搞内刊、晚会等,基本无关。因此,管理有两个基本方面,一为管事,一为理人。管事要管好,管理者自己的素质要具备,包括科学思维与决策的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实际的行业经验等;理人要理好,管理者的心胸气度是关键,对企业而言,一个良性的文化氛围是关键。相对于前者,理人更加困难,对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也更加重要。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无为而治,也有人认为,管理根本没有最高境界,只有符合时宜、与人俱进。我认为,管理的一种较高境界,就是心的管理。先问问自己的心:作为一名管理者,我愿意为下属承担责任吗,愿意为整个组织承担责任吗?然后问问自己:我有多大的能力

6、,可以履行什么样的承诺吗?最后问问自己:我的一切行为的动力来自于哪里?如果来自于钱,钱挣到多少才算够?挣不到钱怎么办?如果来自于名誉和地位,或是别的什么,问问自己,如果这些东西消失了怎么?真正最强大的动力,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能量,也就是Zenpower(禅的能量),这是一种真正的自动自发的能量。很多人穷其一生的时间去寻找它,也有很多人一生的事业成功、人生幸福都源自于它。这种能量的寻找过程,古人称之为顿悟,这是一个对人生大智慧的寻找过程。幸运的是,生活在当代的我们,完全不必重新去发明轮子,历代贤哲,已经完成了自身特色的寻找之路,我们完全可以以之为借鉴,作为参照,省掉了很多力气,这也是知行合力以及

7、众多热心机构推广的“经典文化工程”。我曾在一家生产型企业,为以农民工为主的生产工人讲菜根谭,有人会疑惑:他们听得进去吗?确实,最初,按照传统的模式讲,他们听不进去。后来,我不再讲,我要他们唱,唱一些脍炙人口的老歌、流行歌,用大家在歌声中的感悟,再来给大家启发道理。有些人说,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原以为智慧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没想到关于人生的智慧,来得如此容易。还有些经典文化的东西,比如了凡四训,对于管理者的自心修养,有着极为高效的滋养作用,不仅仅是一次灵的洗礼,一份心灵鸡汤,根本就是一种境界的提升,个人滋味,非亲身体悟者不能知。回到最初的话题:如何让管理轻松起来?总结一下,以如下的方法或步骤:第一

8、,工作就是对事不对人,首先把事做得漂亮。第二,管理者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业务在行,但不一定事事亲力亲为。第三,管理者要有良好的思维技能,有一颗自助助人的心。第四,管理者在理人的时候,要尽力消除事的因素,要放得下。第五,组织要为员工创建一种氛围,也就是积极向上的良性循环的企业文化。第六,管理者要加强心的修养,多从东西方经典文化中吸取智慧。但是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喜欢批判,他们总有问题,比如有人会问:你说的都是理想的情况,如果现实不太理想,怎么办?还有就是:我倒是愿意帮助人,别人不领我的情,我怎么办?我的回答是:第一步,我们要认识所处的环境。我们对环境的判断不一定是正确,这取决于我们的内心是

9、否清静。只有平静的湖水,才能映照出明亮的秋月。第二步,我们要适应所处的环境。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已经有数百万年的历史,但相比于那些有数亿年历史的生物,我们不是最悠久,但是,人类是最出色的。第三步,我们可以尝试去改变一些环境。改不了大环境,可以改变一些小环境;改不了别人的心,可以先改一改自己的心。第四步,我们可选择放弃还是坚持。对于禅的修养来说,需要我们放下,先放下功名,再放下物欲,最后把自己也放下。放下是了为什么,有什么好处?于小的方面,于身心有益;于大的方面,培养天地的正气。赚钱是为了布施,布施也是为了赚钱。舍是为了得,得也是为了舍。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离开,离开也是为了来到。冰箱的装满是为

10、了掏空,不是为了保存。这就是生命的轮回。第五步,禅的修养。最高的境界,不需要人人都追求,都达到。甚至,一种较高的境界,连语言表达都非常困难了。古老文化的企业组织原型【摘要】 中国古老文化的企业组织原型,以秦始皇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帝国、以家族经营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和社区自治,以及在千百次的战争、起义中锻造出来的军事集团我们以为这些历史的碎片早已长久尘封,然而实际上,也许正被现代企业组织鲜活演绎。以秦始皇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帝国、以家族经营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和社区自治,以及在千百次的战争、起义中锻造出来的军事集团我们以为这些历史的碎片早已长久尘封,然而实际上,也许正被现代企业组织鲜活演绎。企业家爱说自己“白

11、手起家”。其实“白手起家”也只能就资金、物质而言,方能成立;从想法和手段上来讲,企业家与其说“白手起家”,不如说都在“复制梦想”。他们的组织结构和管理风格,经常可以追溯到他们家庭的熏陶、儿时的教育、少年的渴望和早年的经历。事实上,文明的进步同时也都是文明的传承。经济发展的轨迹,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论技术再先进、理念再超前,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风格,也都铭刻着某些特定文化原型的烙印。管理学家,也早已在企业组织的研究中引进了社会心理学的方法。CharlesHandy指出:人们心里都有一些“未曾表达、未加梳理,但却根深蒂固的组织模式”。获得这些模式的地方是他们有生以来参与的第

12、一个组织,比如学校、军队或家庭,或者,也可能是他们早年看过的书籍和电影。这些经历让人们了解到什么是权威、怎样待人接物以及怎样自我表现。Handy更警告:“这些在无意识中潜藏的模式,一旦摆错了地方,就有可能造成危险。”那么,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或者简单说中国传统),为现代中国企业创造了一些什么样的原型呢?在中国不再完全靠政府办企业、中国社会正向着一个多元的组织社会发展、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正走上管理岗位的今天,这就成了一个有必要更加关注的问题。1.言之传统与行之传统近年来,知识界和社会上正重新燃起对国学的激情。但管理作为一门实践艺术,以及管理学作为一门关于实践艺术的学问,却不能径直跳到“四书五经

13、”或周礼里去寻找中国现代企业的文化原型。书面的传统,只是社会经验的一部分,它的传授是社会经验的另一部分。而此外那些尚未成系统地以文字描述的传统,也同样是社会经验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这后一部分的社会经验又是些什么呢?在西方,教会、家庭和军队,无疑是现代企业出现之前最广为存在的社会组织。罗马教廷,被某些管理学者称为世界上最早的跨国企业(教会也有经营)。殖民时代的经验以及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的战争,也都给西方企业的组织提供了原型。那么,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组织曾经是最庞大的社会系统、吸收了最多的个人、占用了他们最多的精力和时间、衍生出了最多的故事、留给了后人最深刻的印象呢?我们看到三个最主要的原型,分别

14、是以秦始皇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帝国、以家族经营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和社区自治,以及在千百次的战争、起义,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风暴中提炼出来的军事集团。2.秦始皇政治秦始皇的批评者一般并不在意他兼并六国,而是强调他在统一天下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贾谊语)。当时暴政的象征就是修长城,虽然实际上不仅是修长城,还有其他浩大的国家工程,包括秦陵。但在民间文化里,有关长城的故事最多。更令人深思的是,在中国文化中,长城对内、对外的象征意义迥异对内管理上,象征着奴役和苦难;而对外防御上,则象征着团结和战斗。象征符号上的两重性,说明了社会意义上的两重性。一方面,散居在广袤东亚大陆上的自由农民需要一个强大的中

15、央集权政府来保证生活的基本秩序(包括阻止外族的侵扰);为换得这一条件,也愿牺牲一定的个人利益,以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权利。所以,在对外的意义上,他们认可长城。但秦始皇的国家项目,却几乎把全国的壮劳力都征用了,这样一来,并没能为农民带来他们所需要的基本秩序。当做出了巨大付出却未得到最起码的回报时,他们当然要造反了。西方研究者通常将这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定义为强制,但其实并不尽然,因为世界上没有一种单纯的强制关系是可以稳定的。实际上,刚开始时,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接受,是基于一种计算基础上的默许;支持他们的,往往是“明天或许会好些”的信念。然而一旦他们失望了,什么样的强制手段也无法让他们俯首

16、听命。在当今社会,我们仍能体验到这种潜规则的运作。一方面,对古代帝王个人魅力(甚至都不算领导艺术)的吹捧充斥文坛;另一方面,在各层次组织中,也仍能见到负责人好大喜功,企图把可想见的一切业绩都归为己有。为此,他们任意调整团队,做事从不计较人力成本,最后把整个团队折腾得精疲力竭,只有靠强化纪律来维持运转。与此同时,仍有员工对公司管理,甚至某些个人得失,从不发表看法、从不计较。他们或许就像古代农民一样,只是企图用这样的表现为代价换取一份稳定的工作。然而一旦希望落空,往日的沉默羔羊也会铤而走险。在古代政治上,虽然自秦之后的统治者大都领会到了为避免矛盾激化要搞些平衡的道理,也在最初原型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各种变体,但从基本上说,它们的应变能力和自身活力都有限,最后的结局也都相当尴尬。3.小农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