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项目报告流域污染治理项目污水处理部分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601271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流域污染治理项目污水处理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流域污染治理项目污水处理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流域污染治理项目污水处理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流域污染治理项目污水处理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流域污染治理项目污水处理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流域污染治理项目污水处理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项目报告流域污染治理项目污水处理部分(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车埗涌污染治理项目技术方案二0一六年十月目 录一、总论31.项目概况32.水质水量分析43.其它相关介绍7二、设计依据和指导思想71、设计依据72、设计指导思想93、设计范围9三、污水治理工艺101、工艺流程选择与确定102、工艺设计20四、工程投资及运行成本31五、总图设计351、平面布置图352、布置原则353、总平面设计354、竖向设计365、站区给排水366、绿化设计367、管道布置36六、土建与结构设计371、土建设计372、建筑结构383、防腐措施394、结构设计39七、噪声控制方案411、噪声控制标准412、噪声源423、噪声控制方案42八、安全及环保节能措施431、安全措施4

2、32、环保措施443、节能设计46九、配电设计471、设计范围472、供电电源473、用电负荷474、照明设计48十、自控设计481、基本功能482、控制方式描述493、中控系统49一、总论1.项目概况1.1项目位置高车埗涌位于三水乐平镇,其走向如下图深蓝色线条所示,其源头位于南边工业区,末端连接左岸涌,全长1500m,总水域面积为(含预处理鱼塘)10000m2。图1-1:项目位置及纳污点分布图1.2纳污情况河涌中下游两岸基本为农业养殖业,主要养殖的种类是鱼、鸭、鹅、鸡、羊等;上游为南边工业区,主要企业为手套厂;西侧有一座南丰劳教所,其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向高车埗涌。鱼塘的干塘期(11月1月)会有

3、大量鱼塘将鱼塘污水直接向河涌排放,排放水量极大,且将鱼塘污染物质带进了河涌,河涌水质基本为黑色,且散发着阵阵臭味。1.3排污口情况高车埗涌是上图区域的主要纳污渠,其中1#污水汇集点主要接纳南边工业区排放出的工业污水,包括纺织厂、皮革厂、电镀厂、金属加工厂等,水量约500m3/d;现场水质化验结果为COD-116mg/L,NH3-N-64.5mg/L(可能含有底泥),TP-1.42mg/L。2#污水汇集点主要接纳三水区戒毒所的生活污水,水量约500m3/d;现场水质化验结果为COD-65mg/L,NH3-N-19.6mg/L(可能含有底泥),TP-21.3mg/L。3#污水汇集点主要接纳其上游的

4、鱼塘及养鸭池塘的排水,水量约300m3/d;现场水质化验结果为COD-66mg/L,NH3-N-7.65mg/L(可能含有底泥),TP-16.7mg/L。三股水合计水量约1500m3/d。2.水质水量分析高车埗涌水质检测数据如表1-1,监测点分布如图1-2。2.1水质从1.2、1.3描述可知,1#、2#汇集点为常年稳定排水,3#汇集点为每年11月1月的季节性排水。工程设计中宜对1#、2#汇集后混合水进行水质分析,以满足每年210的稳定运行,再对3#混合进来后综合分析,针对不同水质情况对工程进行灵活设计。以最大程度得满足工艺要求,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而又做到投资最为节省,并方便未来的工艺运行。对各

5、股水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平均水质:210月份(1#、2#汇集点排水量相同,所以简单算术平均即为均值):COD:(116+65)/2=90.5mg/LNH3-N:(64.5+19.6)/2=42.05mg/LTP:(21.3+1.42)/2=11.36mg/L11月1月:COD:(90.5100066300)/1300=84.85mg/LNH3-N:(42.0510007.65300)/1300=34.11mg/LTP:(11.36100016.7300)/1300=12.59mg/L所给出的数据应该为单次采样分析所得,非连续长时间多次采样,或常年累计数据的分析。所以,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偶然性,作为工

6、程设计依据有些单薄,在实际设计之前应该对数据进行进一步核实,并剔除掉底泥等因素对分析数据的影响。像2#汇集点主要是生活污水,其氨氮和总磷不会那么高。如果污水来源确定没问题,那么一定是采样和化验环节导致数据不准确。所以,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设计将会出现交大偏差,造成工程上的浪费。本设计中暂以所给数据为设计依据。从数据可以看出,污水中氨氮和总磷较高,这是造成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有机物浓度相对比较低,理论上污水生化处理时水中污染物合理的分配比例为BOD:N:P100:5:1,偏离该比值月远生物赖以生存的营养源越不均衡,在运行中需要补充占比相对较低的营养物。从所列数据可以看出,其比值远不在这比值附近。所以

7、,在设计和后续运行中要重点考虑这一点,并着重进行脱氮除磷。2.2出水水质要求1)感官指标:除去暴雨或突发性污染,水体保持不黑不臭,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可以存活,水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2)水质主要指标:第一年:pH值6-9、化学需氧量40mg/L、溶解氧2mg/L、五日生物需氧量10mg/L、氨氮5.0mg/L、总磷(以P计)0.8mg/L。第二年及以后:pH值6-9、化学需氧量40mg/L、溶解氧2mg/L、五日生物需氧量10.0mg/L、氨氮5mg/L、总磷(以P计)0.5mg/L。设计时以第二年的控制指标为依据。2.3水量一般来说要统计每天污水的排放周期,以确定调节池的设计参数。这里只有日排

8、水量,所以暂时采信该数据为平均排放。在实际设计中应该落实排放情况。210月份:1000m3/d111月份:1300m3/d,按1500进行设计(原提供数据),即62.5m3/h。时变化系数k取1.2,则最大水处理量为:75m3/h。3.其它相关介绍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方案设计单位、施工设计单位、项目地里位置等其它相关的项目信息此处不做详细介绍。二、设计依据和指导思想1、设计依据1.1 提供的污水水量水质资料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04)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2000.03)1.5 建设项目环境

9、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1.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014-2006)1.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015-2009)1.8 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 (CECS97:97)1.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09-2001)1.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10-2002)1.11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1.1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1.1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83)1.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1.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

10、3)1.1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1.17混凝土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1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1.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2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21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1.2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1.2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1.2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1.25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

11、-98)1.26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1.2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1.2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1.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1.30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B/T12452-2008)1.31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JB/T2932-1999)1.32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33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CECS128:2001)1.34相关的地方标准1.35同类型或相似污水的有关设计文件和经验数据2、设

12、计指导思想2.1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经处理后污水达标排放。2.2本照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操作管理简单的原则选择处理工艺,使先进性和可靠性有机地结合起来。2.3平面布置和工程设计时,结合场区现状,布局力求紧凑、简洁,工艺流程合理通畅,节省占地,节约投资。2.4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标准,重视消防、安全工作。2.5考虑该项目地处偏远,系统和设备维护成本较高,所以,设计中尽量采用维护较少的工艺和设备选型。2.6将1#、2#以及3#汇集点的污水经明渠回流后集中处理。2.7尽量一次提升,重力自流,节省工程运行费用。2.8考虑地下水位和场地高程,合理布局,最大程度节省工程投资。3、设计范围

13、此污水处理设施为新建工程,拟在现有规划场地处进行,污水由1#、2#以及3#汇集点收集后输送至污水处理站指定的位置进行处理。本技术方案包括污水处理站界区内治理工艺、土建、管道、设备及安装、电气、自控、站内给水排水及消防等工程。设计中考虑的为雨污分流,本方案只涉及污水处理部分。三、污水治理工艺1、工艺流程选择与确定1.1、污水处理工艺选择针对上述污水的特性,其有机物浓度不高,氨氮和总磷较高,可生化性BOD/COD大于未知,属低浓度有机污水,为了减少处理系统能耗和减少占地故应采用以生物处理为主的污水治理工艺。该项目的控制因素为氨氮和总磷,COD经生化处理后较容易达标,因此,设计中重点考虑脱氮除磷。依

14、据水质水量分析,该项目宜对3#汇集点着重11月1月排放的鱼塘污水进行单独处理。因该股污水完全是养殖污水,无危害作物的重金属、有毒有害等物质,可以先对其进行湿地技术预处理,然后再和其它两股水合并处理。本设计中由于对当地作物种植和耕作周期以及占地使用情况不完全了解,所以,暂时不考虑使用湿地技术。由于C/N比严重失调,总磷也非常高,重点要去除氨氮和总磷。目前有一种去除氨氮有特效的分子筛膜,但造价相对较高,适应于高浓度的化工污水的氨氮去除。还有就是领用反渗透技术对氨氮进行浓缩,浓水进行分子筛或者沸石吸附处理。但工艺复杂,环境要求高,该项目地处偏远,操作维护不便,不适合采用。所以,本方案设计中采用比较常

15、用和稳定的生物处理法。1.2、工艺原理本方案设计重点在脱氮除磷,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脱氮除磷的工艺原理。生物脱氮原理污水处理中的脱氮工艺常有分子筛膜法、沸石吸附法等物理脱氮和生物脱氮。对于有机污水中的低浓度氨氮采用生物脱氮是最为经济的一种工艺形式。一般来说,生物脱氮过程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氨化作用,即水中的有机氮在氨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氨氮。在普通活性污泥法中,氨化作用进行得很快,无需采取特殊的措施。第二步是硝化作用,即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水中的氨氮首先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亚硝酸盐,然后再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为防止生长缓慢的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从活性污泥系统中流失,要求很长的污泥龄。第三步是反硝化作用,即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