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汽车性价比的研究和我国家用轿车的发展趋势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600848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发展战略汽车性价比的研究和我国家用轿车的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企业发展战略汽车性价比的研究和我国家用轿车的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企业发展战略汽车性价比的研究和我国家用轿车的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企业发展战略汽车性价比的研究和我国家用轿车的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企业发展战略汽车性价比的研究和我国家用轿车的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发展战略汽车性价比的研究和我国家用轿车的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发展战略汽车性价比的研究和我国家用轿车的发展趋势(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毕 业 论 文(设 计)论文(设计)题目汽车性价比的研究和我国家用轿车的发展趋势所属系别 车辆工程系 专业班级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姓名 xxxx 学号 200808xxxxxxxx 指导教师 张xx 撰写日期 2010 年 4 月摘 要家庭轿车应该是一种权力。享有轿车文明,是一个现代社会,尤其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老百姓应有的权力。这种权力的实现,既不是政策压抑限制所能永远阻止,也不靠领导人明智善举所赐予。政府部门应该做的,是采取有效措施,发展汽车工业,建设道路停车场等设施,改善使用环境,制定严格的环保与安全法规,从而保证老百姓追求更高生活质量基本权力的实现。在目前国家相关政策尚未

2、明朗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已经开始付诸行动。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必将取代传统的燃油汽车,这是客观发展规律,也是低碳经济的要求。关键词:家用轿车,性价比,新能源AbstractThe family car should be a power. Enjoy the car of civilization, is a modern society, in particular, should be a socialist country the power of ordinary people. The realization of this power is neith

3、er a policy of repression can never stop limit, nor are given by the leaders of wise charity. Government should do is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velop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building roads and parking lots to improve the use of the environment, strict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regulations, thu

4、s ensuring a higher quality of life of ordinary people pursuing the realization of basic rights. State policies in the current uncertain situation,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s has begun to put into action. To electric vehicles represented a new energy

5、 vehicles will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fuel vehicles, which is an objective law of development is low-carbon economy. Key words: family car, value for money, new energy目 录1 引言32 我国汽车的发展历史3 2.1 我国汽车的发展3 2.2 轿车的发展与世界53 汽车性价比的研究73.1 性价比的含义73.2 性价比比什么73.3 性价比看什么84 家用轿车市场发展趋势分析114.1 中国成为汽车的产销大王 124.2 对于今

6、年的展望134.3 家用轿车市场发展中主题分析144.3.1舒适的乘车环境144.3.2年轻化的市场需求 154.3.3新能源的应用164.3.4汽车下乡引领低端市场175 总结 18参考文献 18致谢 191 引言速度一直是人们追求的极限,陆上最便捷的交通工具轿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进而带动了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问世近百年,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今天主要论证的课题就是汽车性价比的研究和我国家用轿车的发展趋势。2 中国汽车的发展历程2.1我国汽车的发展我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

7、”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终究是值得钦佩的。 我国最早进口汽车是在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是匈牙利人李恩时(Leine)将两辆汽车带入上海。一辆是凉篷式汽车,另一辆是折叠式软篷,前排为双轮座席,车轮是木制的,外面包上实心橡胶轮胎。采用转向盘、转向带和梯形结构控制行驶方向。照明用煤油灯,喇叭是手揿的。这两辆车在上海招摇过市,引起轰动。 自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工兴建,1956年7月投产,195

8、7年7月13日我国生产出第一辆载货的解放牌汽车,又于1958年5月,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自行研制设计生产了第一辆与当时政治风云起伏颠簸、荣辱与共的红旗牌轿车,被誉为“东方神韵”。几十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汽车生产采用了各种高科技及人性化的安全及便利设施,汲国外汽车科研之精华。80年代,演艺界名人,社会上“有路子”的人,经过特批,可以通过友谊商店购买外国使团淘汰的“二手车”。这是文革后最早的私人轿车。对于每个月几十元的工薪族说来,轿车,不但是天价,百姓买不起,更是无权享用,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1987年,中央决定建立轿车工业,但是产品的投向只有公务车和出租车,

9、没有私家车的考虑。此时,汽车业一批有识之士,比如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的正副理事长陈祖涛和薄熙永已经在考虑轿车进入家庭的问题。笔者经过和他们的深谈之后,于1989年初在新华社“瞭望”周刊上发表了但愿不是一个梦轿车私有化的思考,在中国媒体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轿车进入中国人家庭的设想。1992年邓小平南巡,形势明显改变,副总理邹家华曾对笔者说:“现在人们爱说汽车是支柱产业,但是汽车真正要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只是轿车进入家庭之后才有可能。”1994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个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其中有如下表述:“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用行政和经济手段干预个人购买和使用正当来源的汽车。”虽然没有落

10、实的细则,但是对突破私家车禁区具有重大观念上的意义。 是年底,北京国际家庭轿车研讨会在国贸中心召开,机械部和汽车行业的官员吕福源、张晓虞、苗圩向全球各大汽车公司介绍了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汽车需求的扩大,特别谈到“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群购买私人轿车的可能性。跨国公司送来各自的家庭车型参会。奔驰公司和保时捷公司还专门送来为中国潜在家庭轿车市场开发的FCC和C88。当时奔驰专门拨款成立FCC开发机构,力求把价格控制在8000美元以下。 后来知道,没有一家公司接到在中国生产家庭轿车的“绣球”。但是,配合研讨会的车展在北京引起轰动,从此在北京,在中国有了第一批车迷。2000年上海通用赛欧率先推出“10万元家

11、轿”概念;2001年12月,中国入世在即,以3万元价格为主打的自主品牌吉利在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拿到了轿车的“准生证”。 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天后,另一款面向老百姓的小型轿车天津夏利宣布大幅度降价。这一年,上海通用的“十万元家轿”赛欧问世。从2002年起,中国轿车市场进入“井喷”行情,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势不可挡。今天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年产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巨变来自两大“托举力”:一是“入世”全球化;二是轿车进入中国百姓私人消费。2.2中国轿车的发展与世界今天,每个到海外的国人,站在任何国家的大街上面对熙来攘往的滚滚车流,都有理由保持足够

12、的镇定。因为如此情景在国内绝大多数城市都已司空见惯,不像一二十年前,只有那些有幸到国外“开眼界”的极少数人,才有缘目睹“车轮上的城市”。 当我们充满忧患意识地谈论今天的中国汽车产业与国外的差距时,其实也应当回首一下身后所走过的路。仅仅二十年前,我们的父辈还完全难以想像开着属于自己的私车上下班,郊游远行,甚至去超市购物的情景,正如我们无法理解那种拖着黑烟、装着风扇、噪音巨大、连玻璃也不能升降的“老上海”居然也曾被称为主流轿车一样。 今天的我们,已经能够通过罗列自己的购车计划,从容地在众多车型中选择自己的最爱。也能够心态淡定地将“中国的轿车是否与潮流同步,价格是否合理公道”作为日常闲聊的话题。同样

13、的路,有的国家走了一百年,有的国家走了大半个世纪,而我们只花了二十年。中国的轿车制造历史客观来说并不算短,从1958年第一台国产轿车诞生算起差点就是半个世纪,但在随后的数十年间,轿车工业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在1980年代之前,国家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政策一直“重卡轻轿”,因为当时的观念认为,轿车不过是一种“奢侈品”,货车才是能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在政策影响下,数十年的中国汽车工业基本上成了“中国卡车工业”,轿车方面只有红旗、北京、上海等寥寥数种自行研发的国产车型独撑门面,款式老旧,产量也低得惊人。 与现在截然不同的是,那时轿车的用途完全是政府或外事用车,且只限于级别较高的官员,对于普通老百姓而

14、言,有机会坐一次轿车都是件能激动上好几天的事。至于开车,那更是专业得如同开飞机,仅限于一个特定的职业:司机。1984年,对于中国汽车而言是绝对该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政府决定发展轿车,并在当年正式开始审批项目。轿车行业由此走出布满灰尘的角落,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真正的主角。之后的第二件大事是德国大众与中国合作成立上海大众,第一款合资引进生产的国产轿车桑塔纳出现在中国街头。桑塔纳其实是款在海外停产多年的车型,但在当时的中国它仍然引起了强烈的震撼,看多了“老上海”、“老红旗”和“老东风”的国人第一次发现,原来真正的轿车是这么先进是这么完善的。巨大的产业震动成为中国轿车工业的催化剂。1986年前的数十年里中国轿车年产量一直徘徊在五千辆左右,而在1986年,这个数字翻了一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