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9599192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浏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可以看到不胜枚举异彩纷呈的珍品。下列项中属于先秦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是( )。A. 汉赋B. 楚辞C. 话本D. 散曲【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时代限定词“先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属于先秦文学作品,B正确;汉赋是汉代文学形式,排除A;话本是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排除C;散曲主要流行于元代,排除D。2.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观察下图(

2、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 )。A. 秦始皇长城B. 灵渠C. 郑国渠D. 都江堰【答案】A【解析】【详解】位于甘肃临洮一带,这是秦长城的西起点,A正确;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位于广西境内,位置在关中地区,与灵渠位置不符,排除B;郑国渠是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位于长江上游,四川成都地区,与郑国渠位置不符,排除C;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位于湘江流域,与都江堰位置不符,排除D。3.史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其中“颇有所改”的是( )。设丞相设内朝设御史大夫设司隶校尉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题

3、干考查汉代与秦朝制度差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削弱相权,实行内外朝制度,设置内朝,有别于秦朝。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首创司隶校尉一职,以监督京师(中央)和周边地方,是汉代有别于秦朝的内容,D正确;汉承秦制,实行三公九卿制,在中枢设置丞相和御史大夫,是秦汉相似之处,不符合题意,排除A、B、C。4.中国境内各民族既是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传播者。以气贯苍穹之势矗立在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以其藏汉合璧的风格有力地佐证了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下列项中能够反映这一精神的是( )。A. 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B. 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和谐组合C. 木雕伏兽与人面狮身巧妙

4、融合D. 木石结构的碉楼建筑与藻井、斗拱形式的有机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布达拉宫采用的木石结构碉楼建筑属于藏地建筑风格,而藻井、斗拱是汉族建筑风格,两者的结合体现了“藏汉合璧的风格”,凸显民族团结,D正确;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不能体现出“藏汉合璧”特征,排除A;鲜明的红白色彩与高低错落的布局和“藏汉合璧”无关,排除B;布达拉宫屋檐下排列成行的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富有尼泊尔和印度的艺术特色,不是汉族建筑风格,排除C。5.有文献记载:“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置炭火中烧之,候通赤,以铁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椀(碗)

5、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这种人工磁化方法见载于( )。A. 武经总要B. 梦溪笔谈C. 萍洲可谈D. 梦粱录【答案】A【解析】【详解】“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形”“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可知,这是指南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初年(1044年)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介绍了指南鱼的作法,A正确;梦溪笔谈记载的是指南针的磁化及使用方法,排除B;萍洲可谈是中国宋代记述有关典章制度、风土民俗及海上交通贸易等的笔记体著作,并未记载指南鱼磁化方法,排除C;梦粱录是宋代吴自牧所著的笔记,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未涉及指南鱼磁化方法,排除D

6、。6.南宋有学者记述:“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塞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这反映了“南市”在当时( )。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已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具有比较完备饮食服务设施贸易通宵达旦,往来不绝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描述的是鹦鹉洲商业繁盛景象,根据“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閈(街道里巷)甚盛”可知,当时的商业活动已经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根据“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可知,当时南市的饮食服务设施较为完备,B

7、正确;根据“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可以判断,南市是城市的外延,并未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题干中“一日可尽”指的是外地来此贸易的货物能在一日之内售罄,而非指贸易活动的时间。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不符合题意,ACD排除。7.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 )。A. 丞相B. 内阁C. 六部D. 刺史【答案】C【解析】【详解】唐宋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明代在行政机构方面保留了六部,其职能和唐宋基本一致,C正确;明朝废除丞相,排除A;内阁首创于明代,其不

8、是法定一级的行政机构,与唐宋的中枢体制有别,排除B;唐宋时期的刺史和太守职能几乎一致,但是刺史之名在元代以后废止,明代并无这一机构,排除D。8.史载,康熙帝北巡,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发现一片水草丰美、林木葱郁、动物繁多的地方,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令人“往相度地势,酌设围场”,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结合史实判断该“围场”具备了下列项中哪些功能( )。避暑练兵围猎处理民族事务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围场是北巡时设置,在地理纬度上偏北,气候温凉,适宜避暑。根据“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可知,围场有练兵的功能。根据“划定了1400

9、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可知,围场具备围猎功能。围场地点位于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此处是少数民族和汉族接壤地区,因此可以处理民族事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排除A、B、C。9.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 )。A. 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 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C. 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D. 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答案】D【解析】【详解】晚清不平等条约中的治外法权条款严重破坏力中国的

10、司法主权,但是当时的统治者却认为这一条款是权宜之策,一方面能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同时还能减轻官员管辖外国人的负担,一举两得,并未意识到这一条款的危害,说明晚清统治者对于列强通过治外法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行径懵懂无知,D正确;治外法权属于司法领域,与朝贡贸易体制无关,排除A;清政府认为“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说明其在观念上依然坚持了闭关锁国,排除B;清政府将签署治外法权作为一种对外国人的恩赐看待,充分体现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排除C。10.近代有报章载,沪上“西人每于闲暇时,喜乘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下列项中

11、与“铁轮小车”相关的信息是( )。A. 机械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出现B. 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C. 标志着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D. 人们的生活方式由此发生根本性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铁轮小车,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其.行如风,较马车尤迅疾,然须练习多时,方能疾趋”可知,这里描述的铁轮小车是自行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行车在20世纪初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B正确;“不用推挽,而以足蹴之”说明其依靠的是人力而非机械牵引,排除A;题干中骑乘自行车的是西方人,因此其不能作为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起步的标志,排除C;自行车的出现主要是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并未造成人们生活

12、方式根本性变化,D夸大了自行车的影响,排除。11.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其指导发展实业的机构是( )。A. 实业部B. 参议院C. 钱业公会D. 工业建设会【答案】A【解析】【详解】南京临时政府设立实业部,下设农政、工政、商政、矿政四司,以指导实业发展,A正确;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拥有立法、制宪、财政决算、选举临时大总统和副总统、弹劾、咨询等职权,为临时政府最高立法机关,不直接指导实业,排除B;钱业公会负责金融事务,不直接指导实业,排除C;工业建设会是协会,不属于政府机构,不能直接指导实业,排除D。12.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在评价

13、1922-1923年中国铁路工人的英勇斗争时指出:“一方面,没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就无法在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战胜全副武装的反动派。”这说明( )。A. 工农群众革命积极性迅速增长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D. 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答案】B【解析】【详解】1922-1923年中国铁路工人的英勇斗争的评价中既肯定了工人阶级的组织性和革命性,同时指出工人阶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同盟军,不可能战胜反动派,这一评价意味着中国的工人阶级必须找到同盟军,这是其推翻反动派的必要条件,即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B正确;题干只提到了工人阶级,并未提到农民,排除A;1922年

14、至1923年,无产阶级面对的主要敌人是北洋军阀,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尚未成为主要矛盾,排除C;1919年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D。13.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 )。A. 日军被迫三易主帅B. 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C. 打破日本三个月的计划D. 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沪战两月”“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可以判断这

15、一战役是淞沪会战,这一战役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的计划,C正确;1932年1月28日,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三万人在上海抵抗日军十万军队的历时33天的英勇战斗,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排除A;广州、武汉沦陷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排除B;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排除D。14.2020年6月,“嫦娥四号”团队4位成员荣获国际宇航联合会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阅读下表,结合所学,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 )年份成就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92年“长征2号E”捆绑式大推力火箭发射成功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成功2003年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2007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2011年“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