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相似法则的雏形与简易模型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590199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4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相似法则的雏形与简易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相似法则的雏形与简易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相似法则的雏形与简易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相似法则的雏形与简易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相似法则的雏形与简易模型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相似法则的雏形与简易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经营管理知识相似法则的雏形与简易模型(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讲 天地人相似法则的思想(一)(相似法则的雏形与简易模型)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都遵循着某个共同的、相似法则,而且这个法则是亘古不变的,是天地人所共同存在的,这就是古人 “天地人相似法则” 的思想。由古人的“生命起源与宇宙衍生观念”而知,人包括所有地球生命及世间万物都是由天地交合衍化生成的,人与动植物及其它宇宙万象均与宇宙天地之间存在着子母(或祖孙)式的衍生关系。按照现代系统论中“子母系统之间存在关联性与相似性”的观点,人数世间万物(均应)与天地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与相似性。我们在第一讲“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人相应”部分讲过:“天人同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天地人结构上的相似性,二是天地人

2、运转法则上的相似性”。第一讲中谈到的天地人运转法则的相似性是指天地的运转与人体内气血的运转有着某种相似的规律性特征。而现在要讲的“天地人相似法则”的思想是指宇宙天地的运动与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有着某种共同的运动规律和相似的运转法则。这一思想的形成是古人对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进行长期积极探索所获得的初步认识的结果。古人在这一思想认识的指导下,经过长期地探究与摸索,不仅对宇宙万物的运动法则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还描述出了这一法则的模型(六十四卦)。叁千多年来,我国古人一直在研究思考着这一模型,并运用着这个模型对万事万物都进行过多方的演绎推断,而且应验之例颇多,应验概率也不低,这就是在我国历史上对易经象数

3、的研究与测算应用一直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古人的这种演绎推断的思想近似于现代数学模型预测的思想。比如,用Y表示利润,用X表示成本,根据利润与成本的数量对应关系就可以建立一个利润与成本的数学函数关系的模型。假定这一关系的模型是Y=F(X),那么根据Xn就可推断出Yn。易经六十四卦就是古人所建立的一个描述天地运转及万物变化基本法则的运转模型,这个模型最早的雏形是河图和洛书,它的简单模型是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较完善的模型就是易经六十四卦。一、古人对相似法则的基点认识古人的“天地人相似法则的思想”是建立在三点基本认识基础之上的。这三点基本认识是: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古人“相似法

4、则”思想形成的基础。2、“天道合成”是“相似法则”自身的基础。3、“阴阳变动”与“五行关系”是古人对宇宙万物运动规律的基本认识。(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成都市青羊宫有一幅对联,上联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下联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都是道德经中的观点,这一观点集中地体现出了我国古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与人生观。 “人法地”。是指人类的一切有意识活动都必须遵循大地运转与气候变化的法则。如地有昼夜,人昼作夜息。地有四季,所以人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我国古代从黄帝时期就开始进入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条件下,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就是耕地。人们依靠着大地的

5、供养,依赖大地而生存,由此产生“人法地”即人必须依从土地的自然法则(指土地生养植物的时令法则)从事的思想,应属自然。古人认为大地的运行法则是天体运转所造成的,天有日月轮值,地才有昼夜交替;天道有四时流转,地才有四季之分;天有轮回,地有丰歉;天有盈蚀,地有旱涝(指月满、月隐引起潮涨潮落,日瑕指太阳黑子对应旱涝灾害等)。由于大地的运行遵循天体的运行法则,因此称作“地法天”。“天法道”,意思是说天体运转的法则是由“道”所决定的, “道”包含有伴随着宇宙形成就产生了的亘古不变的运转法则的含义。这种无始无终又永恒不变的运转,老子把它也称作“道”,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6、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可见,“道”形成天地,天地就开始运转,天地运转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呢?也不知道。而且这种运转无休无止,亘古不变。所以说“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天地的这种运转规律也属于“道”的内容之一。 “道法自然”中的自然并非现代自然科学中 “自然”一词的含义。所谓“道法自然”,是指“道”本自于然,也就是说“道”原本就是这样,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都不知道。但“道”所形成的天地运行法则是永无休止、亘古不变的。而且天地万物及人类也都是由“道”衍化出来的,所以说“可以为天下母”。但“道”究竟是什么呢?老子说“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因此可以把它叫

7、做“道”,也可以把它叫做“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实质含义说明,人必须尊重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行事。所谓的“人定胜天”仅是一种精神,是鼓舞人心的一种理想愿望,也是催人奋发图强的勇气与信心,而非客观目标。事实上,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只能尊重自然,尊崇自然,依照自然规律行事。人类只能在认识并掌握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才能依照自然规律来改善客观条件。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就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从宇宙社会观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是社会朝政的经济命脉,农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耕地,人必须依靠土地来生存,“人法地”就强调了土地对人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古代的农业并不发达,主

8、要是靠天吃饭。而天道运行对大地气候影响的周期性节律,古人已有初步的认识,比如“牛马年、好收成,谨防鸡年与猴年”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封建社会时期,农业的丰歉直接影响着朝政的稳定。既使皇帝荒淫无道,朝败,但若遇风调雨顺,赶上丰年,其朝政便能保持基本稳定。如果刚好赶上自然灾害,民不聊生,就必然会爆发农民起义,造成政治变革,甚致改朝换代。其客观的本质原因就是农业的丰歉。古人观测天象,就是因为天象的变更影响着气候的变更,进而影响着农业的丰歉,而农业的丰歉则是稳固或动摇社会朝政的基础。古人通过夜观天象来预测朝政变更,看起来两者间没有直接关联,但实际上两者之

9、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所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古人的“相似法则”思想形成的基础。(二)天道合成是相似法则自身的基础由“人法地,地法天”而知,天地人相似法则的基本内容来源于天体的运行法则,天体的运行法则也叫做“道”,这说明古人的思想是“天地人皆遵循于道”即“万物遵循于道”。“道”首先是指天道,古人把太阳道、太阴道、五行星道、北斗七星道等的运转周期进行了归纳与合并,完整地描述出了整体的天体运行周期与对大地气候影响的周期性节律,即所谓的“天道合成”。“天道合成”不仅是古人对天体运转周期规律性认识的总结,而且是古人对阴阳变动、阴阳交合、负阴抱阳、阴阳消长极至生反及五行生克与无行关系等

10、各项法则及周期运动节律认识的归纳。所以说“天道合成”是相似法则自身的基础。(三)阴阳互动与五行关系是宇宙的基本法则第四讲中我们曾经讲过,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认识;由于事物内部的阴阳不平衡而形成的阴阳互动不休是古人对事物运动中的内动力的认识;阴阳消长、负阴抱阳、极至而反等阴阳互动法则是古人对事物运动内变规律的认识。而五行生克与无行关系则是古人对事物运动过程中与外部环境(即与他事物之间)关系认识的归纳。无行生克,前文已述,此处不再重复。五行关系是指运动中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关系。古人认为,任何事物的运动都必然与外部环境即与它事物发生相互影响关系。古人把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外部相互影响关

11、系的总和归纳为五种(细划分是十种)。假定命名A为运动着的某事物,在A事物的运动过程中,其外部某事物假定称之为B,由于B事物的存在与运动而对A事物的运动起着助长或生成的作用;同时,A事物外部必然还存在着另一类事物假定称之为C,由于C事物的存在与运动,而对A事物的运动起着限制、纠偏与约束的作用。古人将其三者的关系描述为“生我”与“克我”,用现代语来表述,就是B生A、C克A。在A事物的运动过程中,由于A事物本身的存在与运动的原因,必然对外界的某类事物产生助长或生成的作用即是古人所说的“我生”(用D表示)。同时,也必然会对外界的另一类事物产生限制与约束作用,即所谓“我克”(用E表示)。而外部事物中与A

12、事物具有共同性质及相同运动的事物即是古人所说的“与我同类”(用F表示)。归纳其上述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关系,可用图示表示如下:B事物“生我”A事物“我”C事物“克我”D事物“我生”E事物“我克”F事物“与我同类”按照古人的这一思想,对任何物质运动与非物质的抽象事物及社会人事关系等,均可根据其与外部环境事物(包括抽象事物)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分类与归纳,并可按此方法对外部环境与条件进行比较确切的分析。由上述而知,“阴阳互动”与“五行生克”关系是中国古人对事物运动的逻辑思维方法,也是我国古人几千年来一直沿用的对事物变动的内因与外因的逻辑分析方法,同时也是古人对事物运动的“内动规律”与“外部相互影响规

13、律”的基本认识。因此古人认为阴阳互动与五行关系是宇宙万物运动的基本法则。二、相似法则的雏形谈中国古文化离不开河图、洛书。几乎方数文化中的所有内容若追本溯源,均产自河图、洛书。河图、洛书不仅是中国古文化的源头,而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思维方法和思维逻辑和思维模式产生(阴阳五行、太极、八卦等思维模式)的源头,同时还是古人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包括天地及宇宙万物)感性认识的归纳与总结。河图与洛书反映了古人的阴阳五行思维模式、动态平衡思想体系和对天体运行与大地气候变化的周期节律的认识,集中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整体认识的智慧结晶。因此说河图、洛书是古人描述的相似法则的雏形。(一)、河图河图之

14、说,最早见于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管子小臣中有“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论语子罕中有“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可见河图之说决非某些历史学家所认定的是“宋人伪造”。汉书中有河图是九篇文章的说法,究竟是图是文,还是图文兼而有之,已无法考证。史学家们认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河图是宋初陈抟描绘的。传说伏羲时代,有一次黄河发大水,河面上出现了龙马,马背上的斑点构成了天然的数字图案,即所谓“龙马出河图”。传说伏羲受了河图数的启发明了八卦(即先天八卦)。1、河图产生的传说关于河图的传说虽有几种,但均为黄河发水、龙马出图。而具体出图的地点则一直

15、存有争议,河南人说在河南孟津县黄河古道边,甘肃人说在甘肃天水。河南孟津县的画卦山负图寺,我没有去过不敢妄言。就天水卦台山的山形水势而言,确有太极八卦之形。天水的卦台山位于天水市北约二十公里处(隔一座山),离公路不远,地名三阳川。此地三面环山,一面临川,卦台山岭与河道分别形成“S”形,近似于阴阳鱼。站在川道里看,周围的山都比卦台山低,但是登上卦台山再看,周围的山都比卦台山高,有些地方高出不下数十米。这种天然形成的视角差当地人的说法叫“九龙拱维”,即周围的九个山头都在向伏羲庙打拱作揖。卦台山的正中间就是伏羲庙。站在卦台山上,看山川走势确如一幅天然的太极图像。易系辞下中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

16、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此段话的大意是指,古时包牺氏(即伏羲)继任天下王(诸部落的大首领)时,仰观天体星相,俯察地理形态,研究了地球生命(含动植物)的表象与内炁,考察了大地外表不同形态的地炁特征,归纳了万物阴阳的特性与阴阳变化的法则及人体生命的结构与生灭法则。综其认识,作八卦以综合表述,即沟通并反映了天地精炁的实质,又表明了宇宙万物的本质特性与万事万物的运动法则,并由此奠定了古代文明的基础。站在卦台山上观察,北面平行的三条山岭中间有一条沟把三条山岭分为了六段,其形状近似于坤卦的卦形 ;南面也是三条山岭,则中间没有沟,是三条实线,形如乾卦的卦形:。东面一马平川,早晨日出即现,西面水来之处也是早晨月落之方。站在卦台山上品味伏羲的先天八卦(先天八卦为天南地北,日东月西),才能切身体会到“仰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