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9590193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PPT 页数:149 大小: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课件(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年级品德与社会 教学的 新问题与对策,长沙市教科所 薛根生,一、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与学生状况的变化,(一)课程内容的变化,1.认知的时空范围极大拓展 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 时间: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五上:我们是炎黄子孙、五下:不能忘记的历史、六上:人类文明的足迹、六下:我的未来不是梦 空间: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五上:乡村新发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五下:你好,WTO、六上:我们去环球旅行 、六下:只有一个地球 ,2.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知识容量猛增,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

2、影响(五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六下:祖国,我为你自豪 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五下:商品带你看世界、六上:走进信息时代六下:学会合作、放飞和平鸽 (五上:我们都有发言权、规矩与方圆、六上:从田野到车间,(二)学生学习状况的变化,1.学生情感态度的复杂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 一方面,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有所增强,对人、对事开始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对各种问题的思考也比中低年级学生要深刻一些 另一方面,情感态度慢慢变得复杂化,价值观也受社会的影响,有多元化的趋势,2.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活动形式的倦怠感,学生品德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源泉。,学生是学习的

3、主体,他们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就是在各种学习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可以说,没有学习活动,没有个体的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就不可能有学生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程教学成功、有效与否,不在教师讲得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学习得是否主动,参与得是否积极。一旦学生对于课程活动的教学形式产生了倦怠,那教育的有效性就要大打折扣了,一方面,高年级学生的知识面有所拓宽,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问题等方面的兴趣和能力都好于中低年级,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虽然他们的知识仍存在不少空白,但是课内的学习活动如果没有一定的广度、趣味性和有效性,他们也开始出现一定的疲劳

4、和倦怠感,二、课程内容和学生状况变化造成的教学难题,1.退回到纯学科化教学的倾向 很多老师在教学时都把它当作知识课程来教。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就是学习课程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少量的自然科学知识,只要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行。,如课标里的“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的教学很可能简单化为地理课。 “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的教学很可能变成历史课。,对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只要掌握了知识就行了吗?在教与学上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能达成课程目标呢?这些问题向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程在五、六年级的教学提出了挑战。,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迷失或虚化,比较一些国家、地区

5、、种族、民族不同的生活、生产等状况 (日本、黑人) 人口急剧增长 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的实际效果可能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恰恰相反,知识课的学习只停留在认知的层面,只是让学生认识到,而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则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涉及到体验的层面,不光要认识到,还要体验到。进入体验,才会有知、有意、有情、有行,才会有价值引导,而不是仅仅占有知识。知识是通过认知来获得的,态度则需要体验。总之,我们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品德,是自然的融合,而不是强加,而这必须有学生的心理体验。,随着学生生活圈子的不断扩大,学生的生活从个人、家庭,走向学校、家乡,走向祖国、世界。五

6、、六年级的教材加入了很多历史与地理方面的内容。对祖国、世界的历史与地理内容的扩展,是五、六年级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传统社会课里的历史部分与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历史部分编写的时候,其指导思想是不太一样的。因为品德与社会课不仅是告诉学生一段客观的史实,更重要的是进行品德的陶冶。,所以,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历史,总是通过一种情感的导入,用有血有肉的历史事实来感染人。也就是努力将历史事实转化成孩子的情感体验,用一种生命叙事的方式讲述出来,尽量还原到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境中,不再仅仅关注客观的历史事实,而在于具体的人和事。,3.出现学科知识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偏差,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

7、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领土) 教学时不能依据学科规范和最新国家口径表述,4.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的低落,活动:不能只是单纯的行为活动 十分重要的是: 在活动中要有体验 在活动中要有思辨 在活动中要有感悟,体验缺失,思辨缺失,思辨:活动过程中是否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多的是“是什么”、“是怎么说的”、“是怎么做的”等陈述性的问题;少有进一步提出有关“为什么”的问题) 设置哪些思辨性的问题 如何去引发学生进行思维上的碰撞 学生思维碰撞的深浅程度,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常见思辨缺失的现象。,如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教学,感悟缺失,通过活动,加强活动中的体验、思辨,由此产生感悟、明白道理这就是品德与社会

8、这门新课程的教学走向。,三、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应对策略,(一)坚定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1.进一步明确课程的性质,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鲁洁教授:它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的课程。(这是一个过程性的、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表述。),从课程标准的表述和鲁洁教授的概括,我们可以看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它的目标也是综合的:知识性和它的道德性,两者缺一不可!(1.育德;2.传授社会化发展必备的知识),那为什么教师的教学目标只是指向它的一个方面知识性呢?,我国长期以来是按学科课程的设置原则,分别

9、开设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的。在这样的分科课程中,不论是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都是按照学科的逻辑来开设的。思想品德课是按抽象出来的道德规范、德目来编排教学内容的;社会课则是原来历史、地理的拼盘,按古代史、现代史、中国地理、外国地理等学科逻辑来编排,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这两门课程都脱离了它们原本存在的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样也割断了这两门课程之间的有机结合。学习成了抽象概念、原则,或与学生生活无关的一些事实、现象、故事等等的传授、灌输、记忆、背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走向就是课程的综合化,这种综合化的趋势主要针对的是以往分科课程所存在的问题。专家们认为分科课程是工具理性的产物。品

10、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一句话,它是综合课程,不是学科课程、知识课程,教学本来就不能把它当知识课程来教。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一定要让知识学习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教育部是把它当作德育课程甚至把它当成品德课来看的,但有人则主要把它看作是一门社会课程。 鲁洁教授认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灵魂是它的品德性。五、六年级的教材虽然偏重于历史与地理方面的教学,但它的核心还是品德教育。,在国外是没有专门的品德课的,如果说他们有品德课的话,历史和文学就是他们的品德课(

11、包括宗教)。历史所蕴含的是一种选择的道德,文学是人性深处的一种道德。我们说要通过生活讲道德,其实,历史就是生活(历史人的生活),文学也是生活(细节化的生活)。历史、文学都是人写的,是人的活动,我们写历史,就是要把它还原成人的活动,用一种细节化的方式来呈现,让历史中有一个人,一个能与学生对话的人。,历史,实际上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人类的历史实际上是一个对善恶选择的历史,即使是久远的历史对它的后人还是有着巨大的影响。历史和我们息息相关,不是没有关系。,地理,无非是人的生活空间,表面看起来好像跟我们人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跟我们人息息相关。因为,这个生活空间是我们人的活动场景,是我们人的活动资源

12、。我们人和环境、地理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体的。这里也有一个态度问题,不是要人定胜天,而是要人和世界融为一体,要呵护自然。(可爱的地球),怎么去融合呢?我们在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时,不是不要知识,而是要用多角度去看。比如说月亮,我们可以科学地去看它,它就是一个天体,一个饶着地球转的卫星;也可以审美的角度去看它,在朗朗的夜空它是那么的美,牵动着人的情感“月有阴晴圆缺”;还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它,“常娥奔月”的美好传说把人们带进美好的遐想之中。也就是用多种视角去看世界。人与人,人与客体就有了和谐。比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学说,就是一个多视角去评价儿童的一种方式。每个人有不同的特点,展现出来,让学生找到自己的

13、视角,从而形成价值观、世界观。,品德性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在全球化时代,作为一个未来的公民,不能只把道德当作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规范,还应当包含着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生态道德观)。作为一个公民,存在着一个怎样对待自然的问题,在整个世界上,自然跟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发生了联系,与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我们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获得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更要从品德上去培养学生宽容、共赢、共生的品格。,2.让课程回归生活世界与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课程的教学要回归生活世界:这是我们所遵循的课程理念。教材以及教学要从生活世界出发,不要脱离儿童的生活,这是从出发点的角度来思考教材以及教学跟生活世界的关系。

14、如我们的教学不要机械地去“服从”课标或教材,而是要坚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的备课首先要把功夫用在对于本班学生生活情况的了解和研究上,尽可能缩短教学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距离。,()课程的教学效果要向生活世界回归:作为一门品德与社会课,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及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前一种回归只是工具意义(过程、手段、载体)上的,后一种回归才是本门课程意义所在,是一种归宿性(目的、结果、终极)的回归。,品德与社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所指向的就是学生的生活实践。作为一门生活实践的课程,从生活出

15、发还必须让它再回到生活中去,使它在与生活的其它方面不断发生动态联系和作用中真正融入生活世界,成为其中的一个“活性因子”去改善人们的生活、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去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这才是具本质意义上的回归。,课程对生活产生影响,绝不是要求课程的教学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要认真地科学地对正在进行的课程内容作出具体的分析;深入研究和分析课程进入儿童生活的具体过程(教学、熏陶、内化、导行、道德修养、行为习惯)。,课程要回到儿童生活中去,必须通过儿童这一生活的主体,只有当课程内容内化为儿童自身的心智结构时才有可能对他们的生活发生作用。,在课程实施中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

16、连成一体,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和扩展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到整个生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效果。,我们的课程和教材是由儿童生活世界转化而来,课程和教材又要再转化为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已经改变和提升了的生活世界);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这是我们对于课程回归生活世界的比较全面的理解。(德育的实效性),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课程、教材是做了很好的引导的。,延伸1: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唐诗的世界里,你可以获取许多知识,也可以得到美的享受。除了阅读著名的唐诗三百首以外,建议学生登录。”(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是炎黄子孙我的历史名人档案李白),延伸2:“你想知道更多的有关我国古代的世界之最吗?请查阅文物天地国家地理等杂志,或登录。”(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是炎黄子孙站在长城上),延伸3:我们可以上网,了解自己应该有哪些权利。中国青少年维权网:;中国儿童信息中心:。(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规矩与方圆法律保护你我他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