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历史大题突破 专题8《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改革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9584037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考历史大题突破 专题8《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改革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大题突破 专题8《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改革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高考历史大题突破 专题8《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改革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考历史大题突破 专题8《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改革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考历史大题突破 专题8《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改革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大题突破透析】【例1】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39题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材料: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据东方杂志(1933年)“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据申报月报(1933年)“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

2、到了。”据独立评论(1934年)(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从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的崩盘开始,随后波及世界各国。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骤增。各国政府束手无策,政局动荡,资本主义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与此同时,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年)成就斐然,市场经济之“弊”与计划经济之“利”不言而喻,加之,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境遇,使得计划经济思潮在

3、中国兴起。为应对大危机,美国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即“罗斯福新政”,其基本前提就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这一趋势在大萧条之后仍然继续,并为其他各国所仿效。到20世纪50、60年代进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70年代,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通货膨胀严重,进入“滞胀”时期。凯恩斯主义失灵,发达国家纷纷寻找对策,其措施之一就是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建立一种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的新模式。【参考答案】(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内忧外患。(3)西方:适当减

4、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例2】2011年高考天津卷第13题第(3)问材料三 右图为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的寓意。根据你的认识,谈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应采取的态度。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界的自由流动与配置,涉及生产、贸易和金融各领域,其载体是市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的新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但因为世界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和优势是不同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参考答案】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保持清醒头脑,迎接挑战;根据本国国情

5、制定合理对策;在融合与交流中坚持自主发展。【过关实战训练】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表是“美国劳工统计局”编制的19291933年的指数表。这个指数表以1926年为基期,假定这一年的指数为一百。年份批发价格就业发放工资额1929年平均数95.397.5100.51930年平均数86.484.781.31931年平均数7372.261.51932年平均数64.860.141.61933年平均数65.964.644摘自HN沙伊贝等著近百年美国经济史材料二 从1933年3月6日罗斯福下令全国银行休假,到同年6月16日铁路协调法的诞生,这100天中间,国会共通过15项主要立法

6、(总数共70项),基本上扭转了罗斯福上台时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濒于崩溃的局面。正如沃尔特李普曼所说:“2月末,我们是一些乌合的受惊暴民与宗派团伙。在3月至6月这100天中,我们又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民族,相信我们保证自己安全和控制自己命运的力量了。”哈罗德伊克斯说,“这不仅是一次新政,这是一个新世界。人民又感到自由了。他们能够自然地呼吸。好像是离开一个阴森可怕的场所走向开阔的树林地带。”摘自刘绪贻等美国通史第5卷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材料三 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更具体地说,极“左”思潮体现的路径,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

7、中陷入到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种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摘自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三)(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的特征。(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不仅是一次新政,这是一个新世界”?根据材料分析新政的进步作用。(3)为摆脱“路径障碍,试错反弹”,邓小平在经济体制上进行了怎样的政策调整?比较材料二、三,分析其与罗斯福新政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的相似之处。2. 多数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三次浪潮。第一波

8、浪潮发生在16世纪,第二波浪潮出现在19世纪初期到一战前,第三波浪潮从二战后到现在。(1)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国家在促进世界经济联系的手段和影响方面有何不同?(2)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 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弗兰克表述了哪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自己赞成哪种观点?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为例,为这两种观点提供两个史实依据并进行论证。(3)就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而言,有人认为它是能够带来幸福的“馅饼”,也有人认为是一个“陷阱”。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参考答案】1. (1)持续时间长;破

9、坏性大;工薪阶层生活水平大幅下降。(2)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新政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维护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3)调整: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似之处:都是在坚持社会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都注重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都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注重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0、。2. (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通过炮舰政策和商品倾销的手段,强行把亚洲国家拉入欧洲国家为主导的殖民体系和世界体系之中。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欧美列强通过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的手段,将全球各国纳入其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和世界体系之中。(2)欧洲创造了世界的观点,以及世界创造了欧洲的观点。弗兰克认为是世界创造了欧洲。欧洲创造世界的观点: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世界各地从此开始了联系与交往,是欧洲促进了近代世界的形成和发展。世界创造了欧洲的观点: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依靠掠夺亚非拉世界各地的资源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世界的力量促使欧洲的崛起。(3)言之有理即可。“馅饼”说: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促进经济发展;“陷阱”说:由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及资源和生态面临空前的压力与挑战。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专家组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