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内河航道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583101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内河航道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内河航道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内河航道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内河航道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内河航道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内河航道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内河航道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四 内河航道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 封面格式航道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年 月 扉页格式(第一页)报告编制单位资质证书 扉页格式(第二页)航道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 编制单位:(盖章)主管行政负责人:(职称) (签章)主管总工程师: (职称) (签章)主办部门负责人:(职称)主办部门技术负责人:(职称)项目负责人:(职称)主要专业负责人及参加人员专业专业负责人参加人员(职称)(职称)(职称)(职称)(职称)(职称)(职称)(职称) 目录目 录第1章 概述 第2章 建设必要性 第3章 建设条件 第4章 河床演变与滩险碍航特性第5章 通航标准与营运组织

2、第6章 航道工程第7章 航运梯级工程第8章 配套工程第9章 节能第10章 安全第11章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第12章 项目实施第13章 工程管理第14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15章 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价第16章项目风险分析第17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附件附图 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第1章 概述1.1 项目单位概况简述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单位性质、职能及隶属关系、投资建设情况等,由企业投资建设或者部分出资的,应简述相关企业性质、经营范围、主要投资项目、经营状况等。1.2 项目背景简述项目提出的理由、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或者项目建议书审批情况,属于改扩建工程的项目应对前期工程做简要介绍。1.3 研究依据和过

3、程(1)简述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的法律法规、有关政策文件与规划、有关规范与技术标准、基础资料等。重要文件或协议书应作为本报告的附件列出。(2)简述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有关单位进行的专题科学试验研究。附件中列出为配合本项目所做的勘察、科学试验报告名称、承担单位及完成时间。(3)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多家单位共同编制的,应说明各单位分工情况、研究范围。1.4 主要研究结论(1)简要说明建设的必要性及水运量预测成果。(2)简述工程建设的可能性,包括自然条件、滩险碍航特性分析结论、外部协作条件。(3)简述工程建设规模,包括本工程的通航标准,推荐的设计船型和营运组织方案,航道工程建设规模,航

4、运梯级工程开发任务、特征水位、通航建筑物、电站规模。(4)简述工程建设方案,包括航道工程、航运梯级工程推荐方案等。(5)简述工程投资估算结果和资金筹措方案。(6)简述经济、社会影响分析的主要结论。1.5 问题与建议简述项目在工程、技术及经济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建议。附工程主要特性表。第2章 建设必要性2.1 水运现状2.1.1 河流概况概述河流流域情况、河道特征,水资源开发情况等。2.1.2 航道现状概述目前航道的分段通航条件及碍航情况;航道沿线跨河建筑物的类别、名称及位置,通航净空尺度或埋深等;航道沿线各类临河建筑物基本情况。2.1.3 水运量现状论述近年来航道客货运量完成情况

5、、发展特点和变化趋势。有通航梯级的航道应分析近年来过坝运输量变化及主要货类构成情况。2.1.4 船舶营运现状综述近年来船型及营运组织发展现状和特点,主要货种、典型航线的船舶营运组织情况,列出通航代表船型现状表。2.1.5 现状评价对现有航道的维护情况、通航条件和适应性进行评价,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2.2 水运量预测2.2.1 腹地经济社会与交通发展2.2.1.1 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规划阐述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特点、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情况。简述腹地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与水运密切相关的产业布局和资源开发利用等规划。2.2.1.2 腹地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规划分析近年腹地综合交通运输的发

6、展情况,包括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现状和布局情况、客货运量完成情况。概述综合运输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规划。2.2.2 水运量预测2.2.2.1 航道客货运量及流量流向预测概述预测依据和采用的预测方法,分析预测航道客货运总量和主要货类运量及流量流向。附分年度、分上下水、分货类货运量预测表、流量流向预测表、基础年和工程目标年的货流密度图。2.2.2.2 过坝运量预测预测航运梯级的过坝客货运量及其流量流向,列出过坝运量预测表。2.3 电力需求分析2.3.1 电力供需现状 阐述腹地电力供需现状,分析其发展特点。2.3.2 电力需求分析分析梯级电站的供电范围和上网条件,预测腹地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2

7、.4 建设的必要性从适应腹地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综合运输体系、适应水运增长需求、满足用电需要与改善电网结构、实现航运规划目标、改善航道条件与保障航行安全等方面,综合论述本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第3章 建设条件3.1 气象阐述相关气象台站的位置、资料年限及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特性。3.1.1 气温 统计分析相关气象台站的气温资料,提出工程所在地气温要素特征值。3.1.2 降水 统计分析相关气象台站的降水资料,提出工程所在地降水要素特征值。3.1.3 风况 简述工程所在地的风况要素以及历史台风及灾害情况,绘制风玫瑰图,提出大风对航运的影响天数。3.1.4 雾况统计分析工程所在河段的雾发生季节、日数、延时,提

8、出雾对航运的影响天数。3.1.5 相对湿度提出相对湿度的特征值及季节分布情况。3.2 水文、泥沙概述相关水文测站的名称、位置、观测项目和观测年限,主要水文站的控制特性和高程系统,分析资料的可靠性、代表性、一致性和可比性。3.2.1 水位统计分析相关测站水位资料,提出水位特征值;感潮河段,应提出潮汐特性、历史最大与最小和多年平均潮差。当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时,应分析水位前后变化情况。3.2.2 径流统计相关测站径流资料,分析径流系列的代表性,阐述径流时空分布特性,提出工程河段径流特征值;当自然条件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时,应分析径流的前后变化情况及其对本工程建设的影响。航运梯级工程应提出工

9、程场址年径流参数的计算成果和年径流计算成果。3.2.3 泥沙阐明工程河段泥沙来源、主要输沙型式,分析提出泥沙特征值、输沙量年际、年内变化。航运梯级工程应提出悬移质、推移质特征值及颗粒级配、矿物成分等成果。对受已建或在建枢纽工程影响的航道工程,应分析其受枢纽运行影响后的水沙变化特点和规律。3.2.4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根据工程需要,提出工程场址设计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3.2.5 洪水根据工程需要,阐述洪水成因与特性、历史洪水与重现期等,提出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设计洪水过程线。提出施工洪水计算成果。3.2.6 冰情季节性封冻河流应阐述工程所在河段的冰情特性,提出多年平均结冰日数,因结冰、流冰停航日

10、数。3.3 工程地质3.3.1 区域地质阐述工程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特征。评价区域构造稳定性与水文地质条件,对构造复杂、断层比较活跃地区,应进行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专题论证。3.3.2 航道区工程地质提出航道区地层岩性特点、物理力学指标,探明河段地质情况。并对重点河岸(护岸、裁弯、切嘴、筑堤等)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3.3.3 库区工程地质(1)阐述水库区两岸工程地质条件、库岸稳定、可能渗漏、浸没情况等,分析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并对其提出处理措施建议。(2)对河岸为堤的平原区,分段阐述堤基岩(土)层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堤防挡水后地基和堤内相邻堤段地质条件的变化及其处理措施。3.3.4 坝址工程

11、区工程地质(1)阐述各比较坝址区域及主要建筑物地段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河床及两岸覆盖层的厚度与组成物质、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力学特征等。(2)评价各比较坝(闸)址、厂(站)址和主要建筑物地段的地质条件及稳定性。提出坝(闸)址、厂(站)址选择意见和枢纽布置、建筑物型式的初步意见。提出挡、泄水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电厂厂房等建筑物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建议。(3)提出工程地质的主要技术参数,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及推荐选用的数据。3.3.5 地震阐述区域的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评价场地地震安全性。3.3.6 天然建筑材料 阐述天然建筑材料和人工骨料的产地、数量和质量及运输开采

12、条件等。3.4 外部配套条件3.4.1 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对本航道工程与其相关的防洪规划、河道综合治理规划、港口岸线利用规划等的符合性进行分析评价。3.4.2 配套条件调查分析工程所需的供水、供电、交通、通信、建筑材料和施工力量等建设条件,论证是否具备航道建设的必要条件。3.5 建设条件评价综合论述工程场址的建设条件,对可能影响工程建设的重大问题应作出说明。第4章 河床演变与滩险碍航特性4.1 河道特性阐述工程河段及其上下游的河道特性、河势稳定情况及有关边界条件。4.2 河床演变分析分析工程河段及其上下游河道的历史演变特征、演变特点,近期碍航河段的河床演变特点及规律,分析碍航河段的河床演变

13、趋势,分析大型水利工程等人类活动对本河道的影响。4.3 碍航特性分析结合航道维护和近年来的海损事故情况,分析工程河段的碍航特性及碍航原因。第5章 通航标准与营运组织5.1 通航标准5.1.1 航道规划概述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批复的该航道规划的有关文件名称及航道规划标准等内容。5.1.2 通航标准根据主管部门批复的项目建议书,确定本工程的航道通航标准,必要时作补充说明。如直接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综合分析航道现状及碍航情况、运输需求、航道建设条件及有关规划等因素,提出拟建工程的航道通航标准。拟建工程如不能按规划的航道通航标准建设,应开展建设标准的论证工作。5.2 船型及营运组织5.2.1 船型

14、及营运组织方案的设立根据拟建工程的有关港航条件、水运量预测需求等,设立主要航线的船型及营运组织方案。5.2.2 船型及营运组织方案论证确定主要营运参数,选取论证指标,对方案进行论证。5.2.3 论证结果分析分析船型及营运组织方案的论证成果,提出设计代表船型及营运组织方案。第6章 航道工程6.1 总体设计6.1.1 整治原则与工程措施根据整治河段的碍航特性、河床演变特点与趋势,结合航道治理目标、河势控制及环境保护要求等,提出实现航道通航标准的整治原则与工程措施。6.1.2 建设规模与设计标准6.1.2.1 根据航道建设条件、建设标准、设计代表船型及营运组织方案,研究提出航道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6.1.2.2 航道尺度论述本工程选定的航道尺度,包括航道的水深宽度弯曲半径。 6.1.2.3 通航水位提出工程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和设计最低通航水位。6.1.3 整治参数16.1.3.1 整治水位、整治流量根据整治河段的滩险特性,论述确定整治水位、整治流量的方法,并研究提出本工程的整治水位、整治流量的取值。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