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刘维达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9575186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7刘维达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07刘维达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07刘维达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07刘维达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07刘维达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7刘维达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刘维达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医学真菌学研究 的现状和展望,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刘 维 达,引言,随着机会性真菌感染发病率的迅速增加和死亡率的居高不下、各种皮肤真菌病就诊率和复发率的持续增长以及新的更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不断涌现,医学真菌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近几十年来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和更多的重视。,引言,虽然我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且和国外研究的进展相比还有相当距离,但在全国各地老中青医学真菌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研究工作起点不低,水平不差,在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临床诊断治疗学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初步形成了若干医学真菌学医教研中心,1、北大医院真菌与真菌病研究中心暗

2、色真菌及丝状真菌 2、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真菌科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医学真菌中心念珠菌 3、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隐球菌,一、初步形成了若干医学真菌学医教研中心,1、上海华山医院、山东齐鲁医院、四川华西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广州孙逸仙纪念医院、河北医大四院等其医学真菌学也都是传统优势学科 还有重庆西南医院、大连医大一院、武汉同济医院、广州中山三院、山东省立医院等亦均为学科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二、医学真菌学日益受到重视,研究队伍日渐扩大,1、能够开展临床真菌学检查的医院和科室 (皮肤科)的数量在快速增长 2、越来越多的医生选择真菌病作为研究方向或专业特长。 3、全国共有8个医学真菌

3、学培养方向的博士点和20余个硕士点。 4、每年在各地举办数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医学真菌学新进展学习班,还经常性举行国际性和全国性医学真菌学学术研讨会。,三、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医真菌领域的各个方面,真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重点是院内机会感染 发病机理的探讨,包括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疑难真菌病的发现和诊治 抗真菌药物的体内外评价 病原真菌的生态学研究 新技术在医真菌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四、研究向纵深发展,及时追踪国际先进水平,在分子医学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医真菌学工作者们不甘落后,奋起直追,及时将研究进入基因和分子水平,应用了分子诊断、基因分型、cDNA文库、RTPCR、分子克隆、原位杂交、探

4、针筛选、基因芯片、基因敲除、DNA测序等新技术,若干研究性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上。有不少工作是通过与基础科学家合作完成的。,五、基金、论文、专著、成果均有不错的成绩,每年平均有1-2项医学真菌学研究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还有许多课题获得部省级基金的支持,这使得许多高水平的研究能够开展和持续;每年有大量的医学真菌学的基础和临床论文投向各种专业期刊,其中不少优秀文章得以发表,特别是近年来不断有中国第一作者文章被国外杂志采用;,五、基金、论文、专著、成果均有不错的成绩,1、这些年陆续有一些较高水准的医学真菌学专著问世,如临床真菌学、真菌感染学、临床真菌病学图谱等,为医学真菌学的普及和提高

5、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000年由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联合申报的“真菌病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还有不少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六、存在的问题:,虽说我国医学真菌学总体学术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各地的发展仍很不平衡,不少三级医院尚未开展真菌学常规检查;上述各中心或科室之间缺乏相互间的学术沟通和合作,近些年没有全国性的设计严谨的真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也没有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室间质控;,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重要医学真菌或常见真菌病尚缺少整体的多层次的系统的研究探讨; 对真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真菌免疫学机制的研究重视不够; 创新性课题

6、偏少;有唯新技术的倾向; 临床真菌检验技术力量偏弱,人员也不足,致使开展真菌病临床与科研的根基不稳; 有些真菌传统优势科室开始出现学术断档、后继无人的现象;真菌检验以及药敏试验的试剂盒尚没有国产化,七、对策与展望:,进一步加强医学真菌学基础知识和重要性的宣传普及; 加强地区间、各中心间和上下级医院间的交流和协作;尤其要加强与非皮科临床科室的交流与协作; 加强与国际同行的联系和沟通; 尽快成立国家级真菌学参比实验室; 在有条件的医院和科室建立医学真菌学博士后流动站; 联合申请国家重点课题或重大基金项目。,七、对策与展望:,及时开展我国医学真菌生物多样性调查 积极开展重要病原真菌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积极开展真菌病流行病学研究 认真开展常见真菌病的治疗学研究 提前开展真菌遗传变异与毒力改变关系的研究 重视开展宿主和病原真菌相互作用的研究 鼓励将研究论文投向国际知名期刊,积极参与学术竞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