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行业分析报告中药行业发展报告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575183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行业分析报告中药行业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行业分析报告中药行业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行业分析报告中药行业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行业分析报告中药行业发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行业分析报告中药行业发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行业分析报告中药行业发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行业分析报告中药行业发展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医药工业是世界公认的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7.7%的年均增长率,是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五类产品之一。在全球性回归大自然的今天,纯天然药物(民族民间药和中药属天然药物类)是继化学药物、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药物。天然药物因无明显毒副作用,在治疗局部疾病的同时,能明显地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给药途径方便等优势,广泛地受到世界不同肤色人们的青睐。中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其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多年来,中药都以其产量多、分布广、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占据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半壁江山,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对中药产业的

2、重视程度不足,中药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也不健全,导致中药产业发展缓慢。近年来,我国的中药产业在充满挑战与威胁的世界环境中渐渐迎来了希望的曙光。2006年,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我国要在中药产业中重点开展理论创新和研究;2007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出台新医改政策;随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与甲型H1N1在世界范围内爆发都将给我国的中药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1、我国中药行业的历史发展状况1.1国内市场状况我国的中医药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国内早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成熟的民族医药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

3、迅速,产值年均递增16 6 ,远高于GDP增速,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中药在医药行业中增长又最为强劲,仅2005年国内中药企业达1000多家,可生产中成药4000余种,产量也由1998年的3428万吨增长到的6O。29万吨,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销售占国内医药市场份额的三成以上。中药产业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扩张中。2003年,中药工业实现总产值800亿元,继续保持了持续扩张的发展势头。2004年,中药行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依然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与2003年比较,2004年医药制造业总体和化学药的增长步伐都明显回落,而中药行业则与上期基本持平,利润增速还有所提升,行业的经营

4、稳定性相对突出。1997到2004年,中药工业总产值增长3倍多,占整个医药工业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7年的18.60%增长到2004年的26.10%。由于支持中药行业长期发展的因素,如人口增长、老龄化、城镇化等持续存在,可以预计中药行业的这种稳定增长态势仍将持续。1.2国际市场状况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逐渐强化,我国中药的出口额在1995年达到创纪录的7.7亿美元之后,曾持续走低,连年大幅度滑坡,落后于我国外贸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2002年之后这种势头有所好转,出口额开始回升,2003年,则取得稳定增长,于8年后再次突破7亿美元,2008年更是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可以说国产中药在国际市场

5、上的影响力大大增强,正处于上升阶段。中药出口从1950年到2007年的近60年间,出口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950-1979年处于发展初期,1979-1999处于平稳增长期,1999-2007处于高速增长期。1950-1969年出口额仅在5000万美元以下,从1974年开始出口过1亿美元,1994年开始中药出口突破5亿美元,2006年开始中药出口突破10亿美元大关,从1999年到2008年这8年中,中药出口翻了一翻。可以说中药出口的历史是从无到有,从平凡到辉煌。1950-1979发展初期1979-1999平稳增长期1999-2007高速增长期2、我国中药行业发展现状2.1发展现状概述2008

6、年1-11月,我国中药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49.09 亿元,同比增长23.2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22 个百分点。其中,中药饮片加工业、中成药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329.17、1419.92 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18.82%、81.18%。与此同时,中药累计进出口情况也相对平稳。出口、进口均呈增势,进出口总额达15.8亿美元,同比增长14.95 %。其中,进口额达4.05亿美元,同比增长27.5%,出口额达到1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1.17%。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16个百分点,中药产品贸易顺差达到6.7亿美元。从贸易比重上看,1-11月份,中药进出口金额占医药产

7、品进出口总额3.55%;出口金额占医药出口总额的4.01%;进口金额占医药进口总额的2.66%。中药在出口中的比重高于进口1.35个百分点,高于进出口0.4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中药在出口中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但是,在2008进入9月份以后,金融风暴对中药出口的冲击已经开始浮现,尤其是11月份反映最为明显,医保商会数据显示,11月份单月中药出口总额为1.09亿美元,同比下降14.1%,主要影响因素是中药材及饮片出口数量同比下降40.12%,金额同比下降25.39%。从下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2009年1、2月由于受金融危机的深入影响,中式成药出口额骤降,09年初至今,中式成药出口额同比一直呈现负

8、增长趋势,但是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缓和,下降趋势也有所缓和。2009年18月份,我国医药行业作为一个具有刚性需求的独特产业,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总体发展依然乐观,其中中药进出口额达到12.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7.5%。 09年上半年,我国医药行业同比增长14%,而中药的增速超过了整个医药行业的增速,达到近16%,整个中药行业,包括中药材、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等的增长都超过医药行业平均水平,成为发展最好的产业之一。 我国中药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销售收入、资产、企业数以及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稳步增长。2009 年上半年我国中药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39.87 亿元,同比增长20

9、.9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74 个百分点。5 月末,我国中药制造业资产总计为2382.20 亿元,同比增长13.41%,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05 个百分点;企业数为2151 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91 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45.88 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96 万人。图二: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中成药月度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4月份,国家推出新医改方案,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药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并对中医药采取加大扶持的发展政策,这为中药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5月份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中药产

10、业的投入,意见的出台为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8500亿的投入将加快中药产业的建设,而基本药物目录的出台又一次把中药产业推向焦点,入选基本药物目录的中药占了全部目录的三分之一,中药饮片也首次被纳入,这些因素都将带动中药产业的快速增长。为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国家发改委10月2日发出通知,公布了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从总体上来看,这些价格的调整,都对这些药品的生产企业带来的影响不大,毕竟,这些调价都是微调,它们的变动是很小的,对企业的影响微乎其微。从此次价格调整来看,独家品种的降价幅度非常小,整体看,此次定价对拥有独家品种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工业企业已构成实质性的重大利好,未来

11、的增长前景非常值得期待。2.2目前中药行业的优势我国的中医药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国内早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成熟的民族医药体系。中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其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多年来,中药都以其产量多、分布广、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占据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半壁江山。2.2.1资源丰富我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据全国中药材资源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种类为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 581种 药用矿物8O种。仅对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左右。全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80万亩。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常年栽

12、培的药材达200余种。如:抗癌药物紫杉醇是从名贵树种红杉树中提取的,而世界范围内的又以我国云南的红杉树树种的紫杉醇含量最高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每年都要从我国进口大量的紫杉醇;绿色健康药物银杏叶片制剂,其原料为银杏叶,而全球银杏叶用量的9O来自于我国。2.2.2药品替代优势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医源性、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更为自然的传统医药领域。期望从中寻找出路。由于中药迎合了这种回归自然的潮流,而且中药疗效稳定。相对安全以及对一些疑难疾病具有疗效显著的特点,如在美国近几年天然与传统健康业增长就非常迅速。因此,中药不仅在我国卫生保健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和不可取代的作用,而且

13、也有望被世界各国接受。国际市场前景十分诱人。2.2.3自主知识产权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看,中药行业可以说是我国医药行业中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建国以来,我国生产3000多种西药中有99是仿制的;近几年生产的837种西药中,97.4是仿制的。而我国是世界上中医药理论最为丰富、经验最多的国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许多民间秘方、验方为中药的发展提供了无价的知识宝库。2.3目前中药行业的劣势2.3.1中药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差我国虽然是中药传统国家,但是在中药科技上还是一个弱国。我国每年人均用药仅为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而且我国医药工业生产的医药品种约95%是仿制国外品种,中药出口额也不足国际中草药市场

14、的十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很难承受国外“洋中药”的冲击。这对我国中药产业是个致命的打击。2.3.2新药研发与国际规则差距大我国的中药产品常常遇到国外市场的限制,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药品规范与准则与国外的规则有一定差距,我国中药企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没有一些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中药企业对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和科技能力落后,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国外各大制药公司的新产品研发人数多在5 000人以上。国外1名医药科研人员每年的平均科研经费约为(125226)万美元,而我国仅为(5 O0O6 000)美元,只相当于国外的1300。国外开发新药的经费大多来自企业,大制药企业的

15、研究开发费约为销售额的15%,而我国现不足1%。目前我国从事药学科研的人员有1万多人,直接从事创制新药的专业人员3 000多人,不及国外一家大制药公司,且这些研发者多隶属于卫生部、中科院、中医药局、总后卫生部等部门,专业人才缺乏将成为制约我国中药事业发展的瓶颈。2.3.3中药企业规模小、人才缺乏我国中药行业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存在一些例如中药产品重复,疗效相差不大、国际竞争力差等严重问题。我国中药企业绝大多数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重复性的仿制产品很多,另外,我国中药产业方面的人才缺乏,对整个中药产业来说影响非常大。2.3.4缺少科学有效的监督综合体系我国对中药基础研究非常薄弱,而

16、且直到现在我国还未能建立起一个适合中药发展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现在有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仍未清楚,对中药质量的监督缺乏一个系统的综合评价,设计标准时对技术壁垒考虑少,监督不够透明有效。2.4我国中药行业的发展机遇2.4.1新医改为中药产业带来的机遇新医改中明确指出,3年内,我国将投入8500亿元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五项医改重点工作,这些都表明了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老百姓切身利益问题的决心,也反映出深化医改对当前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性。医改不仅体现出国家花大力气进行医疗体制深化改革的决心,也将对行业产生深远意义的影响,未来几年,我国的医药市场将继续扩容、国家基本药物将会作为制度推行、中医药事业扶持力度将继续加大、而创新将继续成为行业发展的主题。2.4.2国家政策倾斜为中药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