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盼》优质课教学设计(两课时)

上传人:味道 文档编号:139547002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盼》优质课教学设计(两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盼》优质课教学设计(两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盼》优质课教学设计(两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盼》优质课教学设计(两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盼》优质课教学设计(两课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6.盼教学设计(两课时)教材分析 盼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而从那以后“我”每天总是盼着下雨。一天放学后,终于掉了雨点儿,“我”想出了各种借口想穿上雨衣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第二天早晨,“我”背着书包上街突然掉下了雨点儿,“我”兴奋地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了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欣喜不已。课文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想要穿上雨衣的“我”对雨天的渴盼,以及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这篇课文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好的童年生活的画面,文中的“我”心底的渴盼更能触动孩子们的心灵。学情分析 本文比较贴近孩子的生活,学生很容易理解,在体会作者的心理

2、活动时稍加引导,学生就能领会。在把握文章的描写方法时可能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相结合的描写方法。教学建议 1.通过多种读书方式,投入情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个性化的理解。 2.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通过抓住“我”的心理、语动作的描写,感受“我”的情感变化。)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的情感变化,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抓住“我”的心理、语言、动作的描写,感悟“我”的情感变化,体会童

3、年生活的美好。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课生字。难点: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字“盼”,谁知道这个字的意思?(指名回答)师:“盼”的意思是“盼望”,那什么是“盼望”?生:“盼望”就是“期待”,对一个东西的期待。师:你用词语解释词语,这是一种理解词义的方法,很好老师理解的盼望就是等待一件美好的事物或想要实现一个美好的愿望时的心理。所以盼望注重的是内心的感受或者心情的变化,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课文盼,看看文

4、中的“我”最盼望的是什么?又有怎样的心理变化?二、识字写字 1.听朗读录音,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词。2.课件出示:袖筒 斗篷 缩着 疯啦 瓦蓝 衣柜 喧闹 甩打 嚷着 酱油 嘴唇 蹦出 楼梯 仔细读读这些词语。(引导区别字形) 3.选其中的词语说一句话。4.指导书写易写错或难写的字:袖:偏旁是“衤”,不要写成“礻”。 篷:上下结构,不要写成了左右结构,注意区分形近字“蓬”。缩: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疯:半包围结构,偏旁是“疒”。“疒”的两点要紧挨着撇。 瓦:第三笔是“乙”,不要写成“L”。 柜:左右结构,右面是“巨”不要写成“臣”。喧:左右结构,右面是“宣”不要写成“宜”;甩:最后一笔是“

5、L”,不要把方向写反了;嚷:右边不要少写一撇;酱:上下结构,下面是“酉”,不要写成“西”;唇: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5.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习写字并组词,教师巡视指导。三、理清文章脉络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交流。 3.用自己的话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4.教师指导: 本文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而从那以后“我”每天总是盼着下雨。一天放学后,终于掉了雨点儿,“我”想出了各种借口想穿上雨衣到街上去,都没有实现。第二天早晨,“我”着书包上街突然掉下了雨点儿,“我”兴奋地跑回家让妈妈帮“我”穿上了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滴让“我”欣喜不已。 5.有感情

6、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6.找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部分,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摘抄你喜欢的词语。板书设计盼袖 篷 缩 疯 瓦 柜 喧 甩 嚷 酱 唇 蹦 梯第2课时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难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2.接龙读生字。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二、研读课文 1.“我”得到这样一件新雨衣,是多么盼望穿上它呀!作者是如何来描述“我”的盼望心理的呢?

7、2.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和表达“我”的情感的语句,分小组交流。 思考:文章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新雨衣、如愿以偿穿上新雨衣?它们分别表达了“我”怎样的心理? 3.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中蕴含的“我”的感情。 a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b.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C我不再说话,也不敢再去看妈妈,急忙背过身子盯住碗架。d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教师指导:a句用雨衣、盒子的“安安静静”更衬托出“我”盼望下雨的焦急心情。 d句体现

8、了我如愿以偿穿上新雨衣后的激动、喜悦的心情。 4.引导学生明白,写人记事的文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出人物的情感很重要,如果只是单纯地记事,文章可能就会显得平淡无味。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我”的心理。 6.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改写课本剧,并进行排演。 7.写作特点归纳。 (1)寓情于景,情境交融。 作者通过环境和天气的描写,烘托出“我”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 (2)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作者通过对“我”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刻画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3)语言浅显精炼,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情节有趣。三、积累拓展 1.下面这段话富于想象,反复朗读,试着用你自己的语言描写雨后的场景。写完后与同学交流。 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 2.小组交流:这段话好在哪里? 3.发挥想象,自己写写雨后的场景。 4.教师巡视指导。 5.推荐写得好的同学到台上读读自己的作品,大家评议。 四、布置作业 1.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2.照抄你喜欢的部分。板书设计盼用雨衣、盒子的“安安静静”更衬托出“我”盼望下雨的焦急心情。如愿以偿穿上新雨衣后的激动、喜悦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