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2021中考语文考点-文言文阅读之拓展阅读-专项突破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39541840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荐]2021中考语文考点-文言文阅读之拓展阅读-专项突破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荐]2021中考语文考点-文言文阅读之拓展阅读-专项突破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荐]2021中考语文考点-文言文阅读之拓展阅读-专项突破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荐]2021中考语文考点-文言文阅读之拓展阅读-专项突破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荐]2021中考语文考点-文言文阅读之拓展阅读-专项突破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荐]2021中考语文考点-文言文阅读之拓展阅读-专项突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荐]2021中考语文考点-文言文阅读之拓展阅读-专项突破(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几年中考越来越注重对考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会出现拓展阅读,要求考生在初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所述事件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判断与推理,要求答出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或是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评论等。分析评价时要注意:分析必须在整体把握和综合梳理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的思想观点必须正确,要辨证地思考和历史地评价。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咏 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兄妹两人的“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

2、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答案】示例一:“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示例二:“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解析】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二、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俟】等待。【欤y】句末语气词。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答案】例如: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

4、不起他【解析】此题解答可从正面说,可从反面说。可就【甲】段来谈,可就【乙】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

5、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请举出一个“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答案】1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而应根据实践做出判断。2示例: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瞎子摸象(符合题意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文章结尾揭示了主旨:“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像和尚和道学家那样“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

6、的情况是很多的,在日常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作者对此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文章寓理于事,给了人们非常深刻的启示。2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如,刻舟求剑、盲人摸象、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等都是此类的事例。名师点睛分析用意:分析用意是根据提供的具体材料,进行分析,推断运用这则材料的目的。分析时,首先要理解提供的具体材料,然后联系上下文推断出其用意。发表见解:发表见解是对某一观点或某一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发表见解时要联系具体的语境,思想观点要正确,做到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探究言外之意:言外

7、之意是指字面外的意思。探究言外之意,揭示隐含信息,不能脱离特定的语言环境。语境是语言隐含意义的本质所在。因此,分析特定语境是引发隐含信息的依据和先决条件。1阅读庄子秋水,完成后面小题。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外篇秋水第十七)【注】旋:改变。若:这里指海神。野语:俗话说。大方之家:修养极高

8、的人。读了这篇短文,谈谈你得到了什么启发。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9、,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注】缣:细绢。仅:将近。令:善,美好。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说说对范仲淹和孟子“忧乐观”的理解。3文言文阅读。方其在任时,生二子。谓其妻曰:“予年将半百,有子已足,况再索乎?予意送汝归故里,以教予子。”是方成章,尚不知习俗。假令长在署中,其安分者不过无能,其不安分者则竟败类矣。盖衙门之所尚者,骄惰奢侈,

10、娼、酒、赌、博无所不为,此则知识未定之人之所大忌。天下之不为习俗所移,出类拔萃者,能有几人乎?予以何等起家?祖功宗德,尽于此矣?安敢望后亦有豪杰之士耶?汝以二子归,先训之读,二三年可知其志。倘能读书善,否则,农、工、商贾,各予一业,决不至饿殍者,若曰“少君”而已矣。”其母、妻皆性喜俭朴,亦恶坐享,欣然同归。【注】成章:懂得学习。殍:饿死的人。阅读沈太守教子的故事及链接材料,说说这些对我们成人成才有怎样的启迪。【链接材料】杰出的中共元老习仲勋从小就注重培养子女良好的生活习惯,习近平孩提时代就曾穿过姐姐的旧布鞋。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寄傲斋记(节选)吾谪居惠州,扫一室于所居之南,号“寄傲

11、斋”。客指而曰:“此非取渊明之语乎?子居京师时,何尝念渊明?能念渊明,当不至斥逐。今既至此,然后区区掇寄傲之语,以名其所居而见意焉。晚矣,无及也。”吾愧谢曰:“子责我是矣。然岂知吾之心哉?吾官阆中时,尝考论晋、宋人物,至渊明传,慨然有感于吾心。时年三十,便有归欤之兴,求田问舍,亲友皆怪之。自是以来,俯仰十年,虽未即去,然田园之乐,未尝一日不系于心,而归去来辞,未尝一日不讽于口。顷任博士,自以出处既不与隆替对;而迂愚拙直又不能从英俊游,数恳丞相,求西南一官以归,盖将老焉。会奇祸作,以故不果”。(选文有删改)“寄傲”,古代文人洁身自傲、厌弃世俗的一种心态或情怀。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对归隐的认识。

12、5阅读三峡一文,完成后面问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郦道元的三峡中都引用了猿猴的叫声来表现作者当时的心境,请简析二者感情色彩是否相同?6比较阅读出师表隆中对,完成后面题目。【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

13、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选自出师表)【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失败),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选自隆中对)诸葛亮和刘备历来备受尊崇,你更喜欢谁,为什么?7阅

14、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题目。【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乙】郑

15、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注】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孟贲(b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郑同劝谏方式有何不同?1【2019年中考广西北部湾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推、敲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作“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做推敲之势,观者讶之。(节选自诗话总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