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商业及住宅项目地下连续墙及试桩工程高压旋喷桩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534872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商业及住宅项目地下连续墙及试桩工程高压旋喷桩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商业及住宅项目地下连续墙及试桩工程高压旋喷桩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商业及住宅项目地下连续墙及试桩工程高压旋喷桩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商业及住宅项目地下连续墙及试桩工程高压旋喷桩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商业及住宅项目地下连续墙及试桩工程高压旋喷桩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商业及住宅项目地下连续墙及试桩工程高压旋喷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项目报告商业及住宅项目地下连续墙及试桩工程高压旋喷桩(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市老浦片区商业及住宅项目地下连续墙及试桩工程高压旋喷桩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审批单位: 审批人: 审批日期: 年 月 日武汉市老浦片区商业及住宅项目地下连续墙及试桩工程高压旋喷桩施工组织设计编写: 审核: 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公司总经理: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1.2 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1.3 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1.4 施工的重点与难点 1.5 施工管理总体目标第二章 施工准备 2.1 组织准备 2.2 现场准备 2.3 材料准备 2.4 技术准备第三章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1 施工顺序 3.2

2、 施工工艺及流程 3.3 施工技术措施3.4 施工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解决措施 3.5 节约能源、节省材料的具体措施第四章 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4.1 质量管理目标 4.2 质量保证体系 4.3 质量管理制度 4.4 质量保证一般性措施 4.5 不同施工工艺专属性质量保证措施 4.6 质量考核奖罚办法第五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5.1 施工进度计划 5.2 施工进度保证及应急措施 5.3 施工进度计划图(表)第六章 安全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 6.1 安全管理目标 6.2 安全管理保证体系6.3 安全管理制度 6.4 安全教育6.5 安全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6.6 工地防火安全管理措施6.7 安

3、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6.8 安全考核奖罚办法第七章 现场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7.1 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 7.2 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第八章 冬、雨两季施工措施 8.1 冬季施工措施 8.2 雨季施工措施第九章 项目现场管理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9.1 项目组织机构方框图 9.2 项目部门(单位)主要职责第十章 项目人力资源配备计划 10.1 项目拟投入人力资源计划表 10.2 项目经理履历表 10.3 项目技术负责人履历表 10.4 项目主要技术管理人员职责一览表第十一章 项目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 11.1 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 11.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第十二章 竣工验收及技术资料归档

4、 12.1 竣工验收 12.2 技术资料归档附图:施工进度计划网络(横道)图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 武汉市老浦片区商业及住宅项目位于江汉路步行街与京汉大道交汇处西角,该项目为商业楼与住宅楼综合性建筑,基坑外围支护采用钢筋砼地下连续墙,墙体厚800mm,为挡土、止水、结构三体合一支护结构,其连续墙连接处部位采用高压喷射防渗止水桩进行止水,选用三重管高压旋喷工法施工,总工程量约6700延米。1.1.1 工程特点 高喷桩有效喷射直径1200mm,桩长29m,桩数约231条,采用P42.5级普硅水泥,水泥用量500kg/m3,水泥土28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2.5Mpa;详见坑外高压旋喷大样

5、图。1.1.2 场地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场地地形平坦,起伏不大,地面标高22.2825.16m,地面高差2.88m,区内地貌单元属长江级阶地。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武汉丰达地质工程有限公司提交的武汉市老浦片商业及住宅项目岩土工程地质报告,地区内岩土地层分布如下:杂填土(Qal)顶板埋深0.00m,层厚1.006.20m;表层多为1030cm的砼地面或原建筑物基础,其下为粘土、砖渣、碎石等建筑垃圾和历史性条石、块石等组成。1粘土(Q4al)顶板埋深1.006.20m,厚度4.1011.70m;黄褐灰褐色,可塑,土层性质均匀。2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Q4al)顶板埋深8.7013.80m,

6、厚度0.004.60m;灰褐色,呈软-流塑,夹薄层中密粉土及松散粉砂,土层性质均匀。1粉砂夹粉质粘土、粉土(Q4al)顶板埋深10.0016.46m,层厚0.006.50m,灰色,呈松散状态,饱和,夹薄层软-流塑粉质粘土及中密粉土,土层性质不均匀。2粉砂夹粉质粘土(Q4al)顶板埋深11.5020.60m,层厚3.2015.80m;灰色,呈稍密状态,饱和,夹薄层软-流型粉质粘土,层理清晰,土层性质不均匀。3细砂(Q4al)顶板埋深19.7028.10m,最大厚度30.70m;灰色,呈中密状态,饱和,层理清晰,土层性质不均匀。3a细砂夹粉质粘土(Q4al)顶板埋深27.1046.80m,最大层厚

7、6.50m;灰褐色,呈稍密状态,饱和,夹薄层可塑粉质粘土,土层性质不均匀为3层的夹层。圆砾(Q4al+pl)顶板埋深43.5052.20m,层厚09.90m;灰色,呈中密状态,饱和,含中粗砂,土层性质不均匀。1强风化粉砂质泥岩(P2)顶板埋深48.7054.90m,层厚0.7015.00m,灰色,强风化,块状构造,手折易碎。2中微风化粉砂质泥岩(P2)顶板埋深53.0068.50m,灰色,块状构造,中微风化,局部夹中风化泥质砂岩、砂岩及煤系,岩性不均匀。3)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属长江级阶地,地下水类型主要分为:(1)上层滞水,分布于填土层中;(2)孔隙承压水,分布砂层,圆砾层中。上层滞水受大气

8、降水、地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渗入来源的补给,无统一自由水面;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砂层、圆砾层中,即、单元层中,与长江水关联密切,水量丰富,承压水稳定水位11.19m(相当于标高13.02m),承压水水头高度年变化幅度在3.05.0之间,孔隙承压水历史最高水位为21.0m;混合水位埋深1.42.6m之间,相当于标高21.5122.56m。据水质分析结果,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1.2 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792002)(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高压旋喷注浆技术规范(Y

9、SJ21092)、(5)深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1592004)(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程(DB42/1692003)(7)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及地质资料(8)国家和行业及地方颁布的有关现行施工规范规程及标准。1.3 工程设计技术要求(1)有效喷射桩直径1200mm,水平间距为1000mm,距地连墙的导墙侧壁(迎土面)150mm;(2)采用P42.5级普硅水泥,水泥用量500kg/m3,即每米水泥用量565kg/m;(3)水泥固结强度:水泥土28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2.5Mpa;(4)防渗止水桩深与地连墙等同。1.4 施工的重点与难点(1)施工的重点a、掌握好施工参数在不同深度处的喷射压

10、力,提升速度及水灰比,达到设计的有效喷射直径及理想的止水效果;b、本工程地处闹市区,须精心组织,合理布局,严格管理,防止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c、本工程施工周边环境复杂,施工现场临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密布,施工中将全力保证建筑物及管线的安全;d、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本项目施工中的重中之重,须通过有效可行的管理手段予以确保。(2)施工的难点a、场地为历史性老城区,地下障碍物及管线较多,将会给高喷引孔施工造成一定的难度;b、地下连续墙的墙体若有凸突部分,也将会对引孔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1.5 施工管理总体目标(1)工程质量目标:达到设计质量要求;(2)施工工期目标:达到合同工期要求;(3)安

11、全施工目标:实现安全生产“六无”目标;(4)文明施工目标:达到武汉市文明施工要求的标准。第二章 施工准备2.1 组织准备(1)建立管理机构,选定有施工经验有工作能力的现场管理技术人员及施工队伍作业人员;(2)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进一步提高“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3)组织好后勤准备工作,并细化后勤安排,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生产积极性。2.2 现场准备2.2.1 施工平面图布置原则(1)止水桩应沿基坑外侧地连墙的迎土面150mm平行于地连墙布设;(2)每一地连墙交接处布置2条止水桩,桩直径1200mm,搭接200mm,间距1000mm;(3)施工平面布置以不影响其它项目施工为原则

12、;(4)施工平面布置应有利于引孔施工与喷射施工相互协调正常进行;2.2.2 施工平面布置图 以上施工布置分四个区段,拟从区和区交点P12开始向或区方向推进。2.3 材料准备(1)充分作好生产所需的材料(辅材)的准备工作,编制材料用量计划;(2)编制零配件计划,并及时组织,按有关要求作好有效保管工作。2.4 技术准备(1)做好与设计的配合工作,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和研究设计图纸;(2)组织施工图纸会审(由总承包方进行交底),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质量标准;(3)组织各施工班组学习施工图纸及各工序配合事宜,并做好班组技术,安全交底;(4)配备技术人员,准备专业记录表格等资料。第三章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3.1 施工顺序(1)测量放点根据图纸中止水桩的各桩点坐标,先测量放出各桩位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