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管理运营知识企业绿色管理决策模型研究doc28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523400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管理运营知识企业绿色管理决策模型研究doc28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20年)管理运营知识企业绿色管理决策模型研究doc28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20年)管理运营知识企业绿色管理决策模型研究doc28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20年)管理运营知识企业绿色管理决策模型研究doc28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20年)管理运营知识企业绿色管理决策模型研究doc28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管理运营知识企业绿色管理决策模型研究doc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管理运营知识企业绿色管理决策模型研究doc28(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不是在. 网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 请访问., 加入.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企业绿色管理决策模型之研究摘要永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绿色管理(Green Management)乃是为了帮助企业将对环境的关怀导入其管理中,使企业能够朝向永续经营,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高污染性的企业,如何透过决策分析的过程以选择合适的环保策略是当今重要的管理议题。本研究以高雄林园工业区的15家化工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影响化工业推动绿色管理的因素以及整合问卷调查结果,以贝氏理论(Bayesian Theory)及其分析工具关联

2、图(Influence Diagram)建构与分析化工业的绿色管理决策,研究结果发现,外商化工业比较倾向选择主动式环保策略,本土化工业则比较倾向选择被动式环保策略。这波环境与生态保育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各阶层的营运(Berry & Rondinelli, 1998; Buzzelli, 1991; Newman & Breeden, 1992),企业界渐渐了解到其所应负的责任,高明瑞(1993)指出环保导向的企业管理可称为绿色管理(Green Management),绿色管理的精神在于帮助企业将对环境的关怀导入管理中,以达企业永续经营的愿景,藉由考量影响企业推动绿色管理的因素,进而将这些影响因素

3、导入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应是当代企业必须重视的议题。现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致力于关怀环境的行动(高明瑞、胡琼文,1994;温肇东、陈泰明,1997;梁明煌、王顺美、张峰壵,1996;Bylinsky, 1995; Hopfenbeck, 1992; McCloskey & Maddock, 1994; Porter & van der Linder, 1995; Peattie, 1992),近来甚至有投资公司将企业环保纪录纳入评鉴因素,以作为整体股票投资策略考量(Nielsen, 1999)。相对其它产业而言,石化工业是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加之近年来发生一连串工安、环境污染事件,不是被围厂就是钜

4、额赔偿,连新设厂亦遭抗争、不受欢迎(黄建辉,1999)。根据本研究整理相关报导,从2000年到2001年,台湾地区已发生多次的化工厂严重工安事件,包括新竹工业区福国化工厂、台中县乌日乡的九宏化工厂、宜兰县龙德工业区内的昆盟化工厂、中油公司石化事业部林园厂、高雄中油炼油总厂以及大园工业区全巨化工,此外,全球化工业工安事件还包括美国德州、南非约翰尼斯堡、德国黑森州、大陆山东、云南及四川,这些工安事件不仅使化工业产生严重财物损失,更造成人员伤亡,对环境更造成严重伤害,因此,石化产业更亟需积极地将绿色管理导入其经营管理中,以减少对环境以及人员的灾害。本研究提出一企业绿色管理决策模型,以高雄林园工业区化

5、工业为研究对象,除了归纳影响企业推动绿色管理的因素之外,并透过这些影响因素之相互关联以建构企业的绿色管理决策模型,以提供企业选择合适的环保策略以推动绿色管理的决策依据,本研究第二节探讨企业推动绿色管理的影响因素,第三节说明以贝式理论(Baysian Theory)基础所建构的绿色管理决策模型及分析工具关联图(Influence Diagram),第四节说明调查企业推动绿色管理影响因素的问卷执行过程及分析,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第五节进一步建构企业绿色管理决策模型且执行决策分析,第六节讨论分析结果的意涵,第七结为研究结论与限制,最后为本研究的贡献。贰、影响绿色管理的因素Ottman (1992)表示

6、环境问题不再是边缘议题,不仅各国政府日益重视还近问题,消费者也逐渐采取行动,例如拒绝购买对环境不友善的产品。显示出一般民众已渐渐地感受到环境保护的趋势,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讯息,显示出企业必须将环境保护导入经营管理中,否则将遭受消费者抵制或排斥。台湾虽然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创造了所谓的经济奇迹,但因商业开发行为也付出了极大对环境与生态破坏的代价。例如石化工业的发展,在台湾经济发展史上,虽有其特殊的脉络与影响,但在台湾环境污染史上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环境保护对于台湾而言更是刻不容缓的行动。绿色管理(Green Management)是可以协助企业从事对环境友善的活动,当企业考量绿色管理时,可

7、能会受到公司内外部环保因素的影响,然而Coddington (1993)认为具有环境关怀的企业应该将环保列入考量,多数绿色管理、环保导向的企业管理以及企业的环境管理等相关研究(安宝仪、徐木兰、刘仲矩,1999;高明瑞,1993,1995;高明瑞、黄义俊,2000;梁明煌、王顺美、张峰壵,1996;黄俊英,1993;Berry & Rondinelli, 1998; Hopfenbeck, 1992; Kamlet, 1992; Shrivastava, 1994; Steger, 1993; Taylor, 1992)结果显示绿色管理可谓是关怀生态与环境,并且以此为出发点,企业将能够彻底的检视

8、其整体的营运策略与目标,其范围包含从组织内部到关心大自然的生态、资源与能源,甚至以永续的方式来满足社会大众的要求。影响企业是否采行绿色管理的因素相当多,本研究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曾文清,1991;高明瑞,1993,1995;高明瑞、黄义俊,1998,2000;黄俊英,1994;张峰壵,1996;张彦辉、许牧彦,1999;温肇东,1999; Azzone & Bertele, 1994; Berry & Rondinelli, 1998; Buzzelli, 1991; Drobny, 1994; Greeno & Robinson, 1992; Hart, 1995; Henriques &

9、Sadorsky, 1996; Fineman & Clarke, 1996; Newman & Breeden, 1992; Peattie, 1992; Plaut, 1998; Ryall & Pinder, 1994; Sadgrove, 1992; Taylor, 1992),发现可将这些因素归纳为(1)符合法规或管制要求、(2)高阶主管支持、(3)利害相关人的影响、(4)成本考量、(5)企业竞争力、(6)绿色科技的采用、(7)对环境的责任、(8)国际市场需求、(9)提升企业形象。一、法规要求Newman & Breeden (1992)表示由于管制与法令的风险,企业必须考量环境议题

10、,例如环境管理系统ISO14001已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环保标准,再者,由于国际性或区域性的环保法规与公约日益严格,因此,张峰壵(1996)表示企业面临环保压力包括有政府环保法规或国际环保公约,Plaut (1998)也认为符合环境法律与管制是必须的。二、国际市场的要求英国要求企业必须遵守BS7750的环境规定(.quality.co.uk/bs7750.htm, 2001)以及欧盟倡导企业实行EMAS生态管理与稽核计画(.quality.co.uk/emas.htm, 2001)等,这些均驱使企业必须积极响应环保议题,否则将难进入国际市场,因此企业有必要将对环境的议题导入管理中。三、高阶主管的支

11、持高明瑞(1993)表示环保导向的企业必须有高阶主管的支持,Henriques & Sadorsky (1999)也认为积极的环境管理特征是高阶主管的支持与参与环保事务(引自高明瑞、黄义俊,2000)。因此高阶主管必须在推行绿色管理之初显示他们的决心,展现他们的支持与承诺,并于推行期间身体力行涉入各项推行步骤。四、采用绿色科技根据温肇东(1999)研究发现有些组织是透过技术提升来推动组织绿化,而且雄厚的技术基础是绿色创新的基本条件,陈泰明(1996)也表示厚积绿色技术能耐,是绿色创新的根本,而且Swinbanks (1991)认为对环境友善的科技将驱动全球未来的经济成长,所以企业必须厚植绿色技

12、术以提高企业本身的竞争力。五、利害相关人的影响除此之外,利害相关人(Newman & Breeden, 1992)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环境议题,高明瑞与黄义俊(2000)的研究显示法规、组织、社群与媒体等四类的利害相关人对企业的绿色管理有显着正相关,而这些利害相关人包括有政府、公司竞争者、股东、环保团体、邻近民众、消费者、员工与平面媒体、电视等,因此企业推动绿色管理时也需考量这些利害相关人的影响。六、对环境的责任Hopfenbeck (1992)表示当代的企业道德必须包含环境道德,Newman & Breeden (1992)也认为对于企业环境责任的义务和期望在最近几年已引人注目的增加,因此,高明

13、瑞(1993)表示致力于环保是企业展示社会良心的最佳方式。另外,永续发展已成为成为广泛讨论的环境议题,Dechant & Altman (1994)认为企业必须将永续性的理念融入公司的决策中,永续发展的观念需要同时推使企业决策朝向一个健康的环境与经济,Plaut (1998)也表示产业环境管理的未来依赖着永续发展,因此,企业若推行绿色管理将可能帮助企业成为Hutchinson (1992)所认为的永续性企业。七、考量企业形象与竞争力除了上述的影响因素以外,Cross (1990)认为环保主义将提供新的商业机会。因此,企业唯有将环境保护导入管理中并且推动绿色管理,才可能创造出新的机会,Taylo

14、r (1992)认为绿色管理的利益与观念是很清楚的,即是胜利。因此,有效做好绿色管理除了能够改善企业形象及声誉(高明瑞,1993;黄义俊,1996)之外,更可以强化企业于国际投资环境中的竞争力(Sadgrove, 1992; Taylor, 1992)。八、市场与成本的考量绿色管理除了使企业能够维持市场占有率以及接近新市场(Ryall & Pinder, 1994)之外,绿色管理的推行亦可使得企业降低管理成本(Hart, 1995; Hutchinson, 1992; Sadgrove, 1992)。参、绿色管理决策分析架构一、决策与贝氏理论(Bayesian Theory)规范性决策理论(n

15、ormative decision-making, Keeney & Raiffa, 1976)以偏好和主观机率判断定义理性的人类思考,强调人们应该(should)做何决策,由于企业应该采取何种环保策略才能够顺利地推动绿色管理是本研究所关注的议题,因此,本研究采取规范性决策的理论建构本研究架构。Clemen (1991)认为对于决策分析而言,个人对于不明确性以及价值的判断是重要的投入因素,但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时常抱怨来自管理科学与作业研究的分析过程忽略主观机率判断,事实上,决策分析需要个人的判断,个人的判断是做好决策分析的重要因素。然而企业决策者的主观价值会影响其对决策的制定,而决策者的价值体

16、系会受到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与组织内部生态等因素的影响,另外,决策者也需考量其所面对的决策不明确性,而贝氏理论适用于此不明确性的情况下对于决策的探讨,因此,本研究将采取贝氏理论为绿色管理决策的主要理论基础,Edwards, Lindman, & Savage (1963)也认为贝氏理论是一种最适的主观机率判断法则,或是一种规范型(normative)的理论,因此,企业决策者应可以将贝氏理论导入绿色管理决策中以协助其选择合适的环保策略。Chu (1994)表示一个贝氏理论决策者相信任何他或她不知道的数量之价值可以用一个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来表示,他或她相信有可能以事前(prior)的机率密度函数(PDF)来表达他或她对于这个随机变量的事前意见,prior乃是累积决策者的经验与相关统计资料而形成。对于合并实证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