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三级心理诊断技能说课讲解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9521657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三级心理诊断技能说课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三级心理诊断技能说课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三级心理诊断技能说课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三级心理诊断技能说课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三级心理诊断技能说课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三级心理诊断技能说课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三级心理诊断技能说课讲解(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三级心理诊断技能,诊断分类,正常,异常,健康,不健康,(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生理心理障碍,癔症,重性精神病,人格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常形心理冲突,变形心理冲突,有自知力,主动求助,三原则,典型特异精神病性症状; 无自知力;被动求助,本章学习目标,按心理咨询原则与求助者进行第一次接触 确定摄入性会谈法的目标、会谈内容与范围 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临床资料的整理 从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以协助形成诊断 确定引发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判断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工作范围 形成初步印象 心理诊断 提出心理评估报告 复习症状学知识和常

2、见心理障碍,会谈内容,提问,倾听,会谈方向,既往史,诊 断 思 路,保密,性质,权利义务 否 转诊 准备 初诊接待 表明态度 是 确定咨询方式 摄入性会谈,一般资料,个人成长史资料,目前状态,可靠性,分类整理,与多数表现联系 性质不变,三原则 典型症状 求医行为 自知力,精神病(异常),转诊,十项指标评估,诊断标准: 三原则 症状 测验 结合标准,使用心理测验,整理临床资料,确定关键点,是否为咨询范围,正常,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识别 病因,第一单元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一、学习目标 学会按心理咨询原则与求助者进行第一次接触 二、操作步骤 (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二)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

3、貌语言 (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七)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 (八)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第一单元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三、相关知识 (一)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二)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的重要性 (三)危机的处理 (四)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 四、注意事项 (一)避免紧张情绪 (二)语言表达。 (三)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四)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五)咨询时的仪态,第二单元 摄入性谈话,一、学习目标 学会确定摄入性谈话法的目标、规范

4、谈话内容与范围 二、操作步骤 (一)确定谈话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1. 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 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 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 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 5. 确定谈话的内容与范围 (二)确定提问方式 (三)倾听 (四)控制谈话内容与方向+释义 (五)对谈话内容归类 (六)结束谈话,第二单元 摄入性谈话,三、相关知识 1.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 2.态度-只能持一种非评判性态度 3.区别 -对患者的谈话内容进行区分和鉴别 4.谈话法的种类 摄入性会谈:收集资料。常用病史采集法 鉴别性会谈法: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

5、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测验; 治疗性会谈: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所进行的谈话。 咨询性会谈:涉及的往往是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职业选择、人员任用和解雇、家庭关系问题、婚姻恋爱中的问题 应急性或叫做危机性谈话:当患者或当事人发生意外时医生和心理学家用谈话法给以帮助的情况。 5.怎样提问题 6.谈话内容的选择 -可接受性,针对性,建设性 四、注意事项 (一)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二)提问中避免失误。 (三)咨询员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 (四)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五)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六)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

6、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第三单元 正确使用心理测验,一、学习目标:学会正确使用心理测验 二、操作步骤 (一)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其同意。 (二)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心理测验项目。 (三)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谈话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谈话,而后再进行测评。 三、相关知识: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 。应当有一定针对性,应围绕着已形成的初步印象或求助者的某些特殊表现来选用。 四、注意事项 (一)不得乱用心理测验。 (二)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第四单元 一般临床资料整理与评估,一、学习目标

7、学会对临床资料的整理 二、操作步骤 (一)按如下提纲整理归纳一般资料(可列表填写)。 (二)按以下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可列表填写)。 (三)按以下提纲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 (四)对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予以说明 。 (五)按资料的性质进行分类整理。,第四单元 一般临床资料整理与评估,三、相关知识 (一)对临床资料的归类、解释与验证: (l)当事人个体方面的情况(生物特性的、心理与行为的以及自我意识及其表现的); (2)有关当事人的环境条件(人事关系、工作环境、生活的物质条件); (3)他人对她的评价(对她的一般印象、对治疗情况的评价等)。 (二)不管从哪方面入手去

8、归纳和解释资料,都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资料的可靠性。 当我们赋予某种资料以具体意义时,一般采用三种方法或三个思路。就事论事、寻找相关、迹象分析。 (三)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过分随意的交谈、咨询师的倾向性很可能给患者形成暗示,造成求助者的自我评价和环境判断的失真,这对所获资料有重大影响; 同一个咨询机构中,收集资料者如果也是后来的决策者,那么,咨询师的早期印象可能影响最终诊断和咨询决策。 资料的收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求助者经常会出现阻抗或言不由衷的情况。 对初期印象和后来新资料之间的矛盾,假若处理不当,会影响诊断与咨询。避免出现这个问题,首先要克服定势,其次要灵活但不随意。 (四

9、)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影响。 非专业的观察者:只是依据日常生活概念,从自然角度看问题 从医疗的或病理学的角度看问题:倾向于当事人有病; 从行为主义心理学或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问题:容易强调当事者是学习、行为或认知方面的障碍; 生物学家:倾向于从人的发展生长角度上看问题,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自我发展上受到阻碍; 生态学家或持生态学观点的人:觉得当事人的问题是与环境失去了平衡等等。 四、注意事项: (一)一定要仔细、严格和按技术要求去搜集和评价各类资料的内容。 (二)咨询师给出评估有错误或把握不大时,应进行集体讨论,以保证意见的正确性。,第五单元 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一、学习目的:学会

10、从求助者以往的咨询(或治疗)过程中寻找有价值的资料以利于形成正确的诊断。 二、工作程序: (一)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医疗机构,详细阅读就诊的病历和有关资料。 (二)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其他心理咨询机构,其咨询(或治疗)过程如何。 三、相关知识: (一)了解当时医生给下的什么诊断,进行过何种治疗,疗效如何。 (二)分析原因哪些是躯体方面的,哪些是心理方面的,以及二者的关系如何。 (三)对以往的诊断及咨询(或治疗)过程做详细地了解。 (四)有的求助者原来确实患有精神病,但这次的问题并不是原来的精神疾病,而是另外的问题,这些都是要仔细地加以区分的。 (五)还有的求助者经过以往的心理咨询之后,问题

11、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加重。这就必须详细了解其咨询过程,澄清问题的性质,以免对求助者继续造成伤害。 四、注意事项:克服定势,独立思考,职业道德,第二节 初步诊断,第一单元 确定造成求助者问题的关键点 第二单元 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第三单元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 第四单元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第五单元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第六单元 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第一单元 确定造成求助者问题的关键点,一、学习目标 二、操作步骤 (一)按表分类填写收集到的全部临床资料:主诉,家属报告,摄入性会谈,临床观察,心理测验法,其他 (二)按先后次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收

12、集到的各类与临床有关的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 (三)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1)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 (2)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三、相关知识 对临床诊断来说,找关键点或关键因素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三个步骤: 1.核对材料的真实性。 2.寻找外界原因。 3.寻找内在的个性因素。 四、注意事项 (一)必须认真对待资料来源可靠性和资料的真实性。未经验证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 (二)资料的分析不能有主观随意性,要符合客观逻辑,第二单元 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

13、一、学习目标:学会判断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原则。 二、工作程序 (一)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郭念峰)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举例说明三原则的应用 (二)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 (三)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 (四)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 患有“神经症”的求助者对自己的症状是有“自知力”的;相反“重性精神病”患者对自己的症状没有“自知力”。 所谓对症状的“自知”,是指求助者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以及对这些异常

14、做怎样的解释 (五)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 一般而言,一个人如果没有问题,他不会上门来访,但是心理咨询师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因为有些问题即使和心理有关也不是心理咨询所能解决的,有些问题心理咨询可能只是部分地起作用。 对此心理咨询师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包揽一切。,第三单元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一、学习目标:依据观察、谈话和心理测验结果,对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临床初步印象。 二、操作步骤 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对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 。 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 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

15、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第三单元 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三、相关知识 (一)关于“第一印象”问题,见社会心理学知识中的相关部分。 (二)关于心理诊断 广义的心理诊断与狭义的心理诊断的概念。 (三)心理诊断的科学性 1. 任何单项测定均应有可比较的常模。 2. 诊断是对多项测定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各单项测定之间必须有内在逻辑性,测定结果与临床症状应有相对一致性。 3. 心理诊断的提出和方法设计都应以各基础学科的规律和操作原则为依据。 4. 心理诊断应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 (四)心理诊断的目标 (五)心理诊断在临床心理学中的重要性 前一例求助者

16、应进行心理测验,以便对她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和帮助她克服心理障碍。第二例应当立刻建议去精神病院进行诊断治疗,因为该例已超出临床心理诊断范围。 从上述两个案例及其处理方式来看,临床心理学在对象、任务和方法上与临床精神病 学是极不相同的。为此,心理评估一诊断,作为临床心理学的一种手段,它只适合于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充其量也只适合于心理疾病边缘状态的诊断,对于精神病学只有辅助作用。 四、注意事项 (一)心理诊断中,避免“贴标签”。 (二)对难以确定诊断的案例,力争通过会诊解决问题。,第四单元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一、学习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掌握一般心理问题诊断方法。 二、工作程序 (一)把握主导症状 所谓主导症状是指那些使求助者感到痛苦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异常的心理行为表现)。有些主导症状可能具有诊断或鉴别诊断意义。 (二)掌握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有因,有度,有时) 一般心理问题是指在近期发生的,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的情绪问题,常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也无明显异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