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穆圩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5课《神圣的宪法》教学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9514059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灌云县穆圩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5课《神圣的宪法》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灌云县穆圩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5课《神圣的宪法》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灌云县穆圩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5课《神圣的宪法》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灌云县穆圩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5课《神圣的宪法》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灌云县穆圩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5课《神圣的宪法》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灌云县穆圩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5课《神圣的宪法》教学案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灌云县穆圩中学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5课《神圣的宪法》教学案 苏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灌云县穆圩中学 八年级 思想品德 教 学 案课题:15.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第1 课时总第13课时)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自觉宣传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知识与能力】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学习宪法的相关知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习难点】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三、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过程: 自学质疑:1_是国家的根本大法。_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2._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_是一切组织或者

2、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_。_月_号是每年一次的法制宣传日。交流展示: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它规定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表现在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肺则。(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合作探究】1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有何特点?2.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体现在哪里?3.材料分析材料一:现行宪法对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作了明

3、确规定材料二: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须按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材料三:我国颁布的刑法、民法和其他一些法律都写明“以宪法为依据”。五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的同时,还对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其他法律作了相应修改,使这些法律符合宪法规定。(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2)上述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3)我们青少年应怎样维护宪法尊严?精讲点拨: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体现在那些方面?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与公民生活有着非

4、常密切的联系,每个公民要进一步增强先法观念,自觉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课堂检测】1在全国法制宣传日,某校举办了灯谜大联猜活动。其中一个谜面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打一法律名称),谜底是( ) A、 民法通则 B、刑法 C、教育法 D、宪法2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这句话说明了(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C、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D、宪法包含了普通法律3中学生的最高行为准则是( ) A、中学生守则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4下类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有

5、( ) 国家的根本任务什么是犯罪国家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的经济制度 环境保护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歌 国旗、国徽、首都 A、 B、 C、 D、 5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第一条明确指出“为了反对和遏制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全部问题 B、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 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6.下列选项中哪两部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 A、教育法;义务教

6、育法B、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C、宪法;刑法D、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7.200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四个法制宣传日,其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以宪法作为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主要是因为( )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所有权利和义务A、 B、 C、 D、 8.2004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为了宣传宪法,某学校初二某班决定围绕“走进宪法”这一主题出一期手抄报。假如你是手抄报的策划者,请你围绕该主题设计三个宣传要点。教后笔记:灌云县穆圩中学 八年级 思想品德 教 学 案课题:

7、15.2、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义务(第2 课时总第14课时)备课时间: 2012 - - 主备人:李 康 审核人:卞光正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广泛性。2、知道我国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懂得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3、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拓展分析【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2、 知道我国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懂得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自学质疑】1.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指由_所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_、_权利

8、和义务,也叫宪法权利与宪法义务。2.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_;宗教信仰自由;_;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婚姻、家庭、妇女、老人、儿童受国家保护的权利;保护华侨和归侨以及侨眷的权利等。3.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_,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和结社自由。4. 我国年满_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_的人除外。5. 公民的经济权利,是指公民享有_的权利。6. 任何公民,非经_批准或者决定或者_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7. 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_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_。8. 由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9、是_、_的部分,是构成其他一切权利和义务的基础。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_,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9. 义务具有_,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是_行为,要承担相应的_责任。10.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应履行以下义务:_;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_;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_;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11. _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形式。【合作探究】某班组织了一次“树立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念”的课堂讨论会。小王同学发言说:“宪法赋予我国公民广泛、真实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可以随心所欲

10、地行使自由和权利。”请你就小王同学的这一说法进行辨析。【课堂检测】星期天,小红、小丽两位同学到某商店买学习用品,在他们付完钱,准备离开的时候,营业员怀疑他们偷东西,并强行对他们搜身,结果一无所获。据此回答12题。1商店营业员的行为侵犯了两位同学的( ) A、人身自由权 B、肖像权 C、政治权利 D、经济权利2面对商店营业员的行为,两位同学的正确做法是( ) A、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认倒霉B、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C、找几个朋友将商店营业员痛打一顿D、反正我们没偷,随便你怎么搜3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 ) A、政治权利B、经济权利C、文化教育权利D、人身自由权利4下列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

11、和自由是( )受教育权劳动权选举权被选举权休息权言论自由A、 B、 C、 D、5某村青年刘某在2006年本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通过拉拢和贿赂部分选民的不正当手段,当选为新一届村委会主任。经群众举报,有关部门依法宣布选举无效,黄某也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材料说明( ) 我国仍有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黄某行为侵犯了村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无效是因为刘某不具有合法的选民资格公民政治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A、B、C、D、6“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说明( ) 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权利和义务互相依存A、B、C、D、7下列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写进宪法就能实现公民应享受基本权利,少履行基本义务劳动尽可能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A、B、C、D、8有些用人本单位只招男工不招女工。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这些用人单位的做法是违法的这些用人单位的行为是违宪行为女同志只适合做家务事 妇女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A、B、C、D、9某校的午休铃声响过后,初二某班宿舍的其他同学都上床休息了,而小东还在大声背诵英语单词,舍友提醒他,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不得干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小东勤奋学习,值得赞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