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感官检验试题[共11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9508041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检验——感官检验试题[共1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食品检验——感官检验试题[共1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食品检验——感官检验试题[共1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食品检验——感官检验试题[共1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食品检验——感官检验试题[共1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检验——感官检验试题[共1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检验——感官检验试题[共11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感官分析一、感官鉴评的基本术语1. 感官特性:可由感觉器官感知的产品特性。2. 鉴评员:参加感官分析的人员。分为初选鉴评员、优选鉴评员和专家等。3. 鉴评小组:参加感官分析的鉴评员组成的小组。4. 接受: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行为。5. 可接受性:根据产品的感官特性,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状况。6. 厌恶:一种令人讨厌的感觉。它使人躲避产生这种感觉的刺激。7. 可口性:能使消费者喜爱食用的食品的综合特性。8. 强度:感受到的感觉的大小或者引起这种感觉的刺激的大小。9. 感官适应:由于受到连续的和(或)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暂时的改变。10. 感觉疲劳:敏感性降低的

2、感官适应反应。11. 拮抗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低于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12. 协同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13. 掩蔽:由于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而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对该刺激的感受发生改变。14. 刺激阈:引起感觉所需要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这时不需要识别出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15. 识别阈:感知到的可鉴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16. 差别阈:对刺激的强度可感觉到差别的最小值。17. 甜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蔗糖)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18. 酸味的:由某些酸性物质(例如柠檬酸、酒石酸

3、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19. 苦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奎宁、咖啡因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20. 咸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氯化钠)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21. 碱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碳酸氢钠)在嘴里产生的复合感觉。22. 涩味的:某些物质(例如多酚类)产生的使皮肤或粘膜表面收敛的一种复合感觉。23. 风味:品尝过程中感受到的嗅觉、味觉和三叉神经特性的复杂结合。24. 异常风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风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25. 异常气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气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26. 味道:能产生味觉的产品的特性。27. 后味:余味:在产品消失

4、后产生的嗅觉和(或)味觉,它有时不同于产品在嘴里时的感受。28. 气味:嗅觉器官感受到的感觉特性29. 芳香:一种带有愉快内涵的气味。30. 特征:可区别及可识别的气味或风味特色。31. 外观:一种物质或物体的外部可见特征。32. 稠度:由机械的方法和触觉感受器,特别是口腔区域受到的刺激而觉察到的流动特性。它随产品的质地不同而变化。33. 参照值:与被评价的样品对比的一个选择的值(一个或几个特性值,或者某产品的值).34. 对照样:选择用作参照值的被检样品,所有其他样品都与其作比较。35. 参比样:本身不是被检材料,而是用来定义一个特性或者一个给特性的某一指定水平的物质。36. 二点检验法:以

5、随机的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鉴评员,要求鉴评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别整个样品或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检验方法。37. 二-三点检验法:先给鉴评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同。要求鉴评员挑选出哪个与对照样品相同的检验方法。38. 三点检验法: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要求鉴评员挑选出其中单个样品的检验方法。39. A-非A检验法:鉴评员学会了识别样品A 以后,再将一系列样品提供给鉴评员。这些样品有A 和非A ,要求鉴评员指出那些是A 和非A 的检验方法。40. 五中取二检验法:同时提供五个以随机顺序排列的样品,其中两个是一种类型,另外三个是一种类型,要求鉴评

6、员将这些样品按类型分成两组的一种检验方法41. 选择检验法:从三个以上的样品中选择出一个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样品的检验方法。42. 配偶检验法:把数个样品分成两群,逐个取出各群的样品,进行两两归类的检验方法。43. 排序检验法:比较数个样品,按指定特性的强弱或程度排出一系列样品的方法。44. 分类检验法:鉴评员评价样品后,划出样品应属的预先定义的类别的检验方法。45. 评分检验法:要求鉴评员把样品的品质特性的数字标度形式来评价的检验为法。2 46. 成对比较检验法:把数个样品中的任何两个分别组成一组,要求鉴评员对其中任意一组的两个样品进行评价,最后把所有组的结果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数个样品的相对评

7、价结果的检验方法。47. 评估检验法:由鉴评员在一个或多个指标基础上,对一个或多个样品进行分类、排序的方法。48. 简单的描述检验法:要求鉴评员对构成样品的特征的各个指标进行定性描述,尽量完整的描述出样品品质的检验方法。49. 定量描述和感官剖面检验法:要求鉴评员尽量完整的对形成样品感官特性的各个指标强度进行评价的检验方法。二、单选题1. 最容易产生感觉疲劳的是( )。A. 视觉B. 味觉C. 嗅觉D. 触觉2. 选择品评员最基本的要求是( )A. 年龄一致B. 自愿参加C. 做过培训D. 感官正常3. 盛样品的容器不可用的材质为( )A,玻璃制品B. 陶瓷制品C. 不锈钢制品D. 塑料制品4

8、. 食品的外观性状,如颜色、大小和形状、表面质地、透明度、充气情况等靠( )来评价。A. 视觉B. 味觉C. 嗅觉D. 触觉5.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由感觉的( )产生的。A. 对比现象B. 疲劳现象C. 掩蔽现象D. 拮抗现象6. 不属于于食品感官检验三大支柱的学科是( )A. 统计学B. 心理学C. 社会学D. 材料学7. 味觉感受器就是( )。A. 舌尖B. 味蕾C. 舌面D. 舌根8. 靠嗅觉评价的物质必需具有( )A. 一定的温度B. 挥发性及可溶性C. 旋光性和异构性D. 脆性和弹性9. 食品的均匀性评价靠( )完成。A. 手B. 耳C. 鼻D. 嘴10. 评价食品的质地要

9、靠( )来完成。A. 视觉B. 味觉C. 嗅觉D. 触觉11. 感官检验宜在饭后( )小时内进行。A. 0.5B. 1C. 2-3D. 812. 下列指标中,( )不属于巴氏杀菌乳的出厂检验项目A. 感官B. 菌落总数C. 大肠菌群D. 致病菌13. 通常对于差别试验每个样品的分量控制在液体( )血为宜。A、15B. 30C. 45D. 6014. 通常对于差别试验每个样品的分量控制在固体( )g左右为宜A. 1-10B. 10-20C. 30-40D. 50-6015. 感官检验中,理想的食物温度,应以体温为中心,一般在( )的范围内。A. 1-15B. 15-20C. 25-30D. 35

10、-4016. 消费者试验参加人数较多,一般在( )A. 10-30B. 20-40C. 50-80D. 90-11017. 选择试验法是从( )以上样品中,选择出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样品的检验方法、A. 2B. 3C. 4D. 518. 采用排序检验法时,参加试验的人数不得少于( )人。A. 2B. 4C. 8D. 1019. 10葡萄糖与( )蔗糖为主观等价值,两个浓度不同的糖水会产生同样效果的感觉。A,3、6%B. 6、3%C. 8、2%D. 9、1%20. 当品评员品尝两种以上溶液样品时,两个样品问需要用清水漱口,等待( )分钟后再进行品尝。A,1B. 2C. 3D. 421. 罐头的感官

11、检验至少要进行( )方面检验。如l手捏、漏气检查等。A. 2B. 3C. 4D. 522. 在用于食品品质研究,目的是分析品质内容,最好采用( )方法。A. 评分法B. 排序法C. 配偶法D. 描述法23. 感官功能的测试通常要进行( )基本味道的识别。A. 酸甜苦辣B. 酸甜苦咸C. 酸甜苦涩D. 酸甜苦淡24. A-非A,检验中,每次样品出示的时间间隔很重要,、一般是相隔( )min。A. 0.5-1B. 2-5C. 5-7D. 7-925. A-非A,检验法又称为( )。A. 二点检验法B. 三点检验法C. 单项刺激检验D. 描述性检验法26. 五中取二检验法,可识别( )种类型的样品间

12、的细微感官差别。A. 2B. 3C. 4D. 527. 当品评员人数少于( )时,多采用五中取二检验法。A. 5B. 10C. 15D. 2028. 人们能感觉出食盐水的咸味时,该盐水的浓度大约为A. 0.1%B. 0.5%C. 1.0%D. 1.5%29. 差别检验方法培训常用材料及浓度举例,配制蔗糖溶液的浓度为( )g/L、A. 4B. 8C. 16D. 3230. 差别检验方法培训常用材料及浓度举例、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浓度为( )g/L。A、1B. 2C. 4D. 51. C2. B3. D4. A5. B6. D7. B8. B9. D10. D11. C12. D13. B14. C1

13、5. C16. C17. B18. C19. B20. A21. C22. D23. B24. B25. C26. A27. B28. A29. C30. D三、多选题1. 食品的质量标准通常包括:( )。A. 感官指标B. 品质指标C. 理化指标D. 卫生指标2. 食品感官分析是通过品评员的五种感觉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常包括四种活动:组织和( )。A. 测量B. 分析C. 统计D. 结论3. 影响感觉的几种现象,除了疲劳现象、对比现象、变调现象外,还有( )。A. 相乘作用B. 协同作用C. 阻碍作用D. 拮抗作用4. 食品感官分析中的主要感觉,除了视觉、味觉,还有( )。A. 手感B. 嗅

14、觉C. 触觉D. 听觉5. 视觉主要是对食品的( )进行评价。A.外观形态B. 色泽C. 色调D. 质感6. 感官检验的品评室工作环境工作内的气象条件包括室温和( )A. 湿度B. 换气速度C. 空气纯净程度D. 通风7. 呈送样品的器皿应为( )清洁方便的玻璃或陶瓷器皿比较适宜。A. 彩色B. 无气味C. 素色D. 洁净8. 同一试验批次的器皿,要求( )应该一致。A. 外形B. 颜色C. 气味D. 大小9. 下列 ( )等食品是不能直接进行感官检验的。A. 香精B. 调味料C. 糖浆D. 卤汁10. 感官检验要获得理想结果必需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 A. 外部环境条件B. 品评员C. 适宜的器皿D. 样品的制备11. 参加感官分析实验的人员分为五类,除专家型、有经验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