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变革跨国公司RD投资对国家创新系统影响分析doc10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506993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创新变革跨国公司RD投资对国家创新系统影响分析doc10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管理创新变革跨国公司RD投资对国家创新系统影响分析doc10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管理创新变革跨国公司RD投资对国家创新系统影响分析doc10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管理创新变革跨国公司RD投资对国家创新系统影响分析doc10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管理创新变革跨国公司RD投资对国家创新系统影响分析doc10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创新变革跨国公司RD投资对国家创新系统影响分析doc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创新变革跨国公司RD投资对国家创新系统影响分析doc10(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年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大会论文:国际经济学跨国公司R&D投资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基于东道国的分析刘辉群 天津商学院经贸学院摘要:国家创新系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R&D投资的影响。本文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东道国为视角,对跨国公司R&D投资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作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跨国公司R&D投资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知识创造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作用并不显著,但它显著地促进了知识流动能力和技术创新环境,并且“挤入”了国内企业的R&D投资,从而对国家创新系统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 跨国公司;R&D;国家创新系统;东道国Effect of Multination

2、al Corporations R&D o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Based on Host CountryAbstract: Based on theorie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is essay analyzed the effect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investment o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NIS) from the host countrys vie

3、w. It argues that effects of knowledge creative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of innovation R&D had on NIS were of insignificance. However, through improving the capacity of knowledge flow, the environment of innovation and technical spillover and crowding in domestic R&D investment, R&D of Multinational

4、 Corporation prouced positive effects on NIS. Key word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R&D;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Host Country一、 引言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家创新系统研究受到学术界、诸多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弗里曼(Freeman)1、朗德沃尔(Lundvall)2、纳尔逊(Nelson)3、艾德奎斯特(Edquist)4、波特(Port)5者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6发表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主要研究一国的国家因素如何对

5、社会的科技创新活动发挥影响,并通过比较各国的创新系统,研究提高本国创新体系效率的方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在跨国公司研究和开发(R&D)投资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已经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正在使国家的创新系统更加相互依赖。在这种新的条件下,创新绩效不仅依赖于特定的行动者(如企业、研究机构或大学) 如何行动,而且更依赖于它们作为创新系统中的要素如何在地区、国家和国际层次上相互作用。”7一国的国家创新系统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制度、政策等国家因素和跨国公司R&D投资的双重影响。跨国公司R&D投资全球化的发展给世界各国创新系统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

6、作为发展中国家,存在“资本缺口”、“技术缺口”和“自主创新缺口”。90年代后期,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在华设立R&D中心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新热点之一。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2003年统计数据,中国用于R&D的支出高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超过德国,而其中相当一部分研发费用来源于跨国公司在华机构。截至2005年年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R&D机构总数已达690余家。8在华设立RD机构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国将会超过英国、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研发基地。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为中国带来了R&D资金、先进技术、知识和R&D管理经验

7、,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但由于跨国公司R&D投资是一种企业行为,在不同国家的R&D投资动机和R&D职能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并不会必然促进中国科技进步,相反还会通过吸收我国科技资源,对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造成强大的冲击,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带来消极影响。于是如下问题值得提出:跨国公司的R&D投资与东道国的国家创新系统究竟什么关系?他们之间的相关程度如何?与国内企业R&D投资相比,跨国公司的R&D投资影响的特殊性何在?本文拟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文章的结构是:第二部分进行文献回顾;第三节是相关理论考虑和模型的建立,并以中国为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最后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含义。二、 文献回

8、顾现有文献对跨国公司R&D投资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两类不同的研究视角:一类是基于母国的创新系统。一类是基于东道国的创新系统。(一)基于母国的创新系统早在跨国公司R&D全球化发展的萌芽时期,一些西方国家就对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活动对本国创新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Jack Baranson(1978)、Paul Krugamn(1979)等的研究认为,跨国公司R&D全球化对母国的影响总体上是负面的。而Michalet、Delapierre(1977)、OECD(1979)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的海外R&D对母国的创新体系有正面影响,特别是一些小国,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R&D机构是该国进入全球

9、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渠道,对母国的科技创新有促进作用。理论和定性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R&D全球化对母国创新系统影响是不确定的。其积极作用来源于几个方面:(1)通过降低了母国企业R&D成本,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2)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3)增加母国创新系统的开放性,提高母国创新系统的效率。同时其消极作用表现为:(1)跨国公司R&D全球化分流了母国国内的R&D资金;(2)增加了核心技术的泄漏的风险;(3)导致智力外流;(4)间接培养了竞争对手,不利于本国的持续创新。9 然而,定量和经验研究表明了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积极作用。Meryer Krahmer等(1999)对欧盟跨国公司

10、的海外R&D投资行为进行分析后认为,跨国公司R&D全球化并没有影响欧盟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反还增加了这些国家的技术吸收能力。10Hakanson等(2001)在考察了17家瑞典跨国公司的海外R&D机构后,认为逆向技术转移是瑞典跨国公司技术的重要来源。11Horrocks(2001)对1899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英国企业的海外R&D投资进行历史性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发现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对母国技术创新系统损害的证据。12(二)基于东道国的创新系统。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跨国公司的海外R&D活动对东道国创新系统的影响是正面的。Dunning(1994)认为跨国公司的海外R&D活动对东道国

11、创新系统产生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中间接方面的影响起到主要的作用,也就是说通过对东道国创新系统的各组成要素的影响发挥作用,即R&D溢出效应。其主要表现在“竞争效应”、“学习效应”、“集聚效应”和“开放效应”。13Reddy(1997)对位于印度的32家跨国公司R&D机构的调查表明,跨国公司的R&D机构与东道国当地的创新系统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是与当地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外资R&D与当地企业之间的联系有限。同时,从事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外资R&D机构比从事传统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外资R&D融入跨国公司全球化R&D体系的程度更深,而在与东道国的国家创新系统之间的联系方面,从事新

12、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跨国公司比从事传统技术开发的跨国公司与当地产业界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从事传统技术R&D的跨国公司比从事新技术R&D的跨国公司与当地学术界之间的联系更紧密。14UNCTAD(1999)则强调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对东道国创新系统产生“挤出效应”。这些挤出效应主要表现在:(1)占用了东道国的科技资源,这主要表现在资金和人力资源两个方面;(2)技术主导权的丧失;(3)技术受益问题。15从以上文献综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跨国公司R&D投资对东道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实际影响的分析并不多,并且这些分析比较集中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上,多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可能是源

13、于实地调查资料难以获得、统计数字不够全面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针对这些不足,本文旨在解决的问题是,跨国公司R&D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创新系统有何影响,程度如何,与国内企业R&D投资相比,跨国公司的R&D投资影响的特殊性何在?三、 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一)理论考虑和模型设定从前述分析可知,要研究跨国公司R&D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影响,关键在于如何对国家创新系统的测度。因此,国家创新系统的测度是开展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研究和制定创新政策的重要基础,一直倍受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传统分析和测度方法,主要是在投入(如研究人员数量、R&D经费等)和产出(如论文、专利等)的分析上,这是各国尤其是OEC

14、D国家所普遍采用的指标。国内学者张宏性(2005)等将国家创新系统划分为国家创新动力指标体系、国家创新资源指标体系、创新行动指标体系、创新价值指标体系共四个体系64个指标。16王海燕(2001)对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分成资源状况和配置能力两类指标,再把这两类指标分解为资金、人力资源和知识三个方面,并以国际竞争力报告为基础相应选取46 个子指标来构成评价国家创新系统的指标体系。17国家创新系统能力的测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指标选取、指标的数量、权重的确定,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的比例,都将影响到创新能力的测定。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并考虑数据来源可靠性、可比性、连续性、稳定

15、性和可获得性,对国家创新体系采用附表1的评价体系。同时提出研究跨国公司R&D投资对中国国家创新系统影响的实证研究思路:(1)根据本文采用的指标体系,收集中国历年的对应数据。(2)对中国国家创新系统进行评价。评价方法有许多,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主要考虑到本文所用指标较多,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对这类数据进行有效分析。(3)确定国家创新系统各指标体系得分,并分别与跨国公司R&D进行相关分析。为了得到内资企业R&D和跨国公司R&D对国家系统创新能力影响的差异性,提出如下实证模型: (1-1)其中:表示国家创新体系的第i个指标体系得分;和分别表示跨国公司R&D投资和国内企业R&D

16、投资。表示残差项。通过系数比较和,可以得到内资企业R&D和跨国公司R&D对国家创新系统作用的比较。(二)实证检验和相关性检验(1)变量和数据的说明我们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样本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1990-2004),将原始样本进行同趋势化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指标之间变化趋势、量纲的不一致及数量级的差异等现象。采用的分析软件是SAS8.0 for Windows。由于跨国公司R&D投资数据缺乏,本文采用三资企业R&D经费数据代替。三资企业包括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实证结果和分析首先测定知识创造能力得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其测定步骤如下:(1) 计算样本相关系数矩阵。(2) 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