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剖析知识课件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9500811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剖析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剖析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剖析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剖析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剖析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剖析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剖析知识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CB03合同段 二一四年五月,青州航道桥索塔 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下横梁顶标高为45.3m;横梁采用箱形断面,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高6.0m9.0m,宽6.4m。顶板、底板、腹板厚度均为1m。腹板底部与底板间采用R=1.5m圆弧过渡。底板为圆弧形,半径62.61m。在支座底部设置两道横隔板,板厚60cm。单个下横梁C50混凝土方量为842m3。 下横梁顶底板横桥向钢筋间距15cm,腹板横桥向钢筋间距20cm,箍筋间距15cm,均采用25mm的不锈钢钢筋。顺桥向水平筋间距15cm,采用20mm不锈钢钢筋。顶底板拉筋间距45cm,腹板拉筋间距60cm,均采用16mm不锈钢

2、钢筋。 下横梁侧面设16通气孔(1606.2mmPVC管位于距离顶面300cm处),底面设16排水孔(位于内仓倒角处)。下横梁顶面设置支座垫石、阻尼装置垫石及临时锚固装置。,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图1 下横梁立面图,图2 跨中断面图,图3 下横垫石及人洞布置图,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图4 下横一般构造图,下横梁与塔柱异步施工,采用落地式钢管支架做承重系统。塔柱浇筑至第10节后,开始进行下横梁施工。下横梁分左、中、右三段浇筑,中间2m长为后浇段。分两次浇筑完成,第一次全断面浇筑左、右两段,第二次合龙段,浇筑前对主塔施加7000KN顶推力。(原设计图纸为3

3、000KN,后调整为7000KN) 下横梁预应力钢束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弹模达到85%之后,方可进行张拉。钢束均为两端张拉,采用张拉吨位与伸长量双控。采用塑钢复合波纹管、真空辅助压浆工艺。,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二、施工方案概述,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三、工艺流程,图6 下横施工工艺流程图(不含上圆弧倒角),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1 支架搭设 (1)支架设计 下横梁支架采用落地式钢管支架。钢管立柱采用82010mm钢管,平联采用 HN400200型钢。平联与钢管立柱现场焊接,根据受力需要,在两个塔肢各设置2个承重牛腿。钢管支架在顺桥向布置2排,间距为6.

4、0m,横桥向布置7排,间距为5.06.0m,桩顶分配梁采用2HW400400型钢(横桥向),承重梁采用贝雷片(顺桥向),两片为一组,采用450mm花架连接。钢桁架采用工20a型钢焊接而成。 下横梁支架设计如下图所示:,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图7 支架立面布置图,图8 支架侧视图,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2)支架搭设 下塔柱施工过程中同步进行下横梁支架搭设,支架的搭设顺序自下而上进行,先架立钢管桩,铺设钢管桩顶HW400400承重梁,然后吊装后场拼装好的贝雷梁,贝雷上方安装钢拱架,然后进行底模系统的铺设。 钢管预先在钢构件加工厂制作,运到现场后利用塔吊分节吊装,钢管桩之间的对接采用焊接,并在

5、环向焊接八道连接板进行加强。钢管与承台顶预埋钢板采用焊机连接,并设置八道加劲板,钢管连接图如下所示:,图9 钢管桩连接布置图,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钢管桩顶铺设HW400400型钢,型钢上根据图纸设计间距铺设双排贝雷分配梁,贝雷梁上方铺设钢拱架,钢拱架分为拱架1和拱架2两种,拱架1共4片,布置在横梁底板中间区域,拱架2共6片,布置在底板圆弧倒角区域。拱架1上方铺设工16分配梁,分配梁上方铺设15mm竹胶板作为中间区域底模,拱架2上方安装圆弧段钢模板,形成底模及1.5m圆弧区域的侧模板。,(3)支架搭设注意事项 支架施工应注意对钢管桩垂直度的控制以及钢管桩焊接、平联焊接等的质量检查。,(4)支

6、架的检查验收 支架搭设完成后,需进行检查验收,检查表格如下:,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表3.2-1 下横梁支架验收表,表1 支架检查验收表,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表3.2-1 下横梁支架验收表,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2 模板工程 下横梁模板由底模板、侧模板及内模板组成。除底板与侧板1.5m圆弧过渡段采用钢模外,其余部位均采用木模。 外侧模采用竹胶板,面板采用15mm竹胶板,纵肋采用100100mm方木,间距30cm,横背采用L1006角钢,间距70cm不等。内模采用15mm竹胶板,纵肋采用100100mm方木,间距30cm,横背采用双L1006mm角钢,间距与外模对应。内

7、外模横背通过D20对拉杆及锥形螺母固定。厎模中间部分(1.5m圆弧段外)采用15mm竹胶板,竹胶板铺设在工16型钢分配梁上。 模板安装前先对模板面进行清洁,刷脱模剂,从中间往两侧进行模板安装。所有模板必须按下横梁结构尺寸支撑牢固,不松动,不跑模,拼缝严密,不漏浆,模内要清洁,不得有焊渣和废弃物。模板安装过程中加设模板斜撑,内外模穿对拉拉杆进行模板固定。,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3 钢筋及预应力管道 (1)水平筋预埋 塔柱施工时,在同一断面预埋横梁水平钢筋连接套筒,施工时要求定位准确,套筒里面涂满黄油。接头连接质量要求达到一级。 为了增加塔柱与下横梁接触

8、面的抗剪性能,表面严格按规范要求凿毛,并在每侧塔壁设置10个300mm300mm100mm剪力槽,如右图所示。,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3 钢筋及预应力管道 (2)钢筋绑扎顺序 横梁钢筋根据施工图进行配料,在加工场加工成型,编号堆放,现场绑扎。绑扎顺序一般为:底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腹板水平钢筋及竖向箍筋隔板钢筋顶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钢筋长度、间距、接头等均严格按规范施工。 具体顺序:底板底层2c钢筋及9a 箍筋圆弧段、底板预应力管道、底板顶层2a钢筋及15a勾筋、11b水平勾筋、腹板9a、9b钢筋及预应力管道、腹板勾筋、横隔板钢筋、顶板底层钢筋及预应力管道、顶板顶层钢筋、顶板拉

9、筋、勾筋。,图11 跨中断面钢筋布置图,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3 钢筋工程及预应力管道 (4)预应力管道安装 横梁预应力管道采用埋设塑钢波纹管的方法进行预留。波纹管安装时由钢筋定位架定位,定位间距为1m,以防止浇筑砼时上浮。接头管两端以胶带缠包,以防漏浆。波纹管的安装误差要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波纹管就位过程中,防止电焊火花烧伤管壁,并检查有无破损,接头是否密实,若有则及时修补。同时,按设计要求设置排气孔和压浆孔。 波纹管安装过程中,当受到普通钢筋的影响时,适当调整钢筋的位置,以保证波纹管的位置正确、线形平滑。,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4 混凝土浇筑 (1

10、)泵管布置 混凝土采用泵送施工,泵管沿塔吊接高至下横梁顶,倒角处采用弯管连接,泵管端头采用6m软管连接,方便布料。由于腹板水平勾筋布置间距为45cm,泵管可从钢筋间隙直接伸入底部布料。 (2)布料 混凝土采用从两侧腹板下料,自低处向高处分层对称浇筑浇筑,分层厚度控制为30cm左右,沿水平方向逐渐推进。注意分层厚度控制,严禁集中堆料,以免形成冷缝。 (3)振捣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振捣时应与侧模保持1015cm距离,振捣过程中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锚具等。浇注上层砼时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至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冒气泡、泛浆、表面平坦为准,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

11、施工工艺,4.5 混凝土养生、拆模 (1)下横梁顶板砼浇注完成,立刻用塑料薄膜覆盖下横梁顶面,在砼初凝前后,撤去塑料薄膜,将下横梁顶面收抹平整,收抹平整后,可在表面采取自然养护,待顶面砼上可行人时,在砼顶面先铺一层湿土工布(要求湿透),然后在土工布上再铺一层塑料薄膜。 (2)下横梁腹板外侧及下横梁顶板底侧采取自然养护; (3)保湿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4)养生期间,必须始终保持砼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5)混凝土达到75%强度后,可拆除外侧木模及内模。,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6 合龙段施工 合龙段的纵向钢筋在顶推力施加前应断开,接头错开40d=4025=1000mm,顶推

12、力施加后再连接并浇筑混凝土。 合龙段厚2m,混凝土41m3,一次性浇筑完成。合龙前对塔柱施加横向向外的顶推力,待合龙段施工完成、混凝土强度达到90%后才能撤销。顶推力大小调整为7000kN,拟采用900t液压千斤顶加载,千斤顶布置在下横梁人洞处。,图12 合龙段顶推力施加,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6 合龙段施工 合龙段的施工缝处采用快易收口网。快易收口网是一种由薄形热浸镀锌钢板冲压成为单向U形密肋骨架和单向立体网格的模板,特别适应分段浇筑的混凝土。当混凝土在模板后面浇筑时,网眼上的斜角片嵌在混凝土中,并与混凝土连在一起,表面呈波纹状,形成一个与邻近浇筑块相连的机械式楔,其粘结

13、及剪切强度不低于凿毛处理的表面。快易收口网在钢筋绑扎前安装就位,钢筋可直接刺入网孔穿过。预应力管道位置处可用剪刀剪开孔洞穿过。肋骨筋应背向合龙面。收口网采用方木做支撑。,图13 快易收口网,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7 预应力施工 预应力钢束采用2515.24钢绞线,每个下横梁共计42束。标准强度为1860MPa,每束张拉控制应力为1395MPa。每束张拉力为4882kN,所有预应力锚固点均设在塔柱外侧,采用深埋锚工艺。预应力管道采用塑钢复合波纹管、真空压浆工艺。由于预应力钢束曲线布置,为防止混凝土崩裂,弯曲钢束设置防崩钢筋,同时兼定位钢筋。,图14 下横梁预应力布置图,下横梁

14、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7 预应力施工 (1)钢绞线下料、穿束 下料长度理论长度千斤顶工作长度预留长度(约20cm)。钢绞线下料时采用砂轮切割机进行切割,禁止使用电焊及割枪进行切割。 穿束前采用空气压缩机清除管道杂质。为防止钢绞线锈蚀,横梁所有预应力束均采取后穿法,即在张拉前穿束。钢绞线穿设时,先将钢绞线分组,并在其头部套接“子弹头” 型钢套筒(或缠绕多层胶带),然后边转动钢绞线盘放松钢绞线,由人工将其送入孔道内。在已完成穿设的管道两端贴上标签号。,图15 钢绞线穿束,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7 预应力施工 (2)预应力张拉 待砼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弹性模量

15、的85%以上时,按设计要求先从腹板中部开始对称张拉腹板钢束(即5和8号束、4和9号束、3和10号束),然后自中间向两边对称张拉顶、底板钢束,并且做好原始记录。 张拉控制力为4297KN,张拉设备拟采用YCW650A型千斤顶,ZB650油泵,千斤顶和油压表在张拉前进行配套标定。张拉设备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按规定维护、检验。张拉步骤如下: 1、锚具及张拉设备安装 预应力锚具及千斤顶安装时,先清理锚垫板及钢绞线,然后分别安装锚板、夹片、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板及工具夹片。,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2、主要张拉程序 对于使用夹片锚的钢绞线束按如下张拉程序: 0初应力(15%con)con

16、(持荷5min后锚固)进行施工。 预应力钢束采取两端同时张拉,一次张拉完成,以减少预应力损失。张拉时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张拉力依靠压力表的数值进行控制,引申量采用钢尺进行测量。张拉时注意确保两端张拉的同步性。,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4.7 预应力施工 (3)压浆、封锚 下横梁预应力采用真空压浆,在孔道一端采用真空泵对预应力管道抽真空,使孔道达到-0.06-0.1Mpa左右的真空度,然后在孔道的另一端用压浆泵将水泥浆压入,直至充满整条孔道,并加以不大于0.7Mpa的压力,从而提高孔道压浆的饱满度和密实度。 主要步骤为: 按照配合比拌制浆液,采用过滤网进行过滤,合格的浆液存入储浆桶。 抽真空,将压浆设备的各部件连接好后,将灌浆阀、排气阀全部关闭,真空阀打开,启动真空阀抽真空,当真空压力表维持在0.060.09MPa时,停泵1分钟,若压力不变,表示孔道达到且能维持真空 。,下横梁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四、施工工艺,灌浆 I.将拌制好的水泥浆加到灌浆泵中,开始压浆,当出浆口浆体浓度与泵中的浓度一样时,关掉灌浆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