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管理理论的发展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9487999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_管理理论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二章_管理理论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二章_管理理论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二章_管理理论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二章_管理理论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_管理理论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_管理理论的发展(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本章的重点: 各个时期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本章的难点是各个时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本章主要介绍: 中外各个时期管理思想的发展演变情况。,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第一节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第三节 行为科学阶段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第一节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一、早期管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 早期管理思想萌芽于18世纪下半叶,该阶段历经100多年。 二、早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与其主要观点 (一)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著作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主要观点:(1)劳动是国民财富的

2、源泉,劳动生产力的改良和增进,是国民财富增长的基本原因。提出了“生产合理化”的概念。 (2)提出了“经济人”观点。(3)劳动分工的观点 (二)罗伯特欧文 (英国工业家、改革家、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他反对将人视为机器,强调要区别“有生机器”和“无生机器”。其管理思想,集中体现于他在苏格兰新拉纳克工厂的改良措施中。包括:(1)改善工厂的水条件,使生产设备布局合理化,缩短劳动时间;(2)提高雇佣童工的最低年龄限制;(3)提高工资,增设生活保障。(厂内免费膳食,工厂商店、幼儿园和学校、互助储金会和医院、抚恤金)(4)与工人接触,了解工人的生产、生活情况。 (三)查尔斯巴贝奇(英国数学家

3、、机械学家) 主要观点:1、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利益的思想、指出了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一样可以进行劳动分工,提出要提高效率必须研究工作方法和以专业技能作为工资与奖金基础的原理。2、重视人的作用,鼓励工人提建议,主张实行有益的建议制度,重视运用管理技术等等。 (四)卡尔.冯.克劳赛维茨(德国军事战略理论家) 以军队 为对象,论述了管理决策等问题。他认为,“企业简直是类似于打仗的人类竞争的一种形式,提出以科学而不是以预感为依据来做决策,以分析而不是以直觉为依据进行管理的思想。,、科学管理学派,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美国的泰罗是科学管理学派的奠基人。1911年,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该书的

4、出版标志着管理科学的正式诞生,泰罗也因此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管理学发展的特点: 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把管理对象看作是被动的受支配者和经济理性人,是机器的附属物,而较少注意人的全面特性及其对管理的影响。,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1856-1915,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思想: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工作挑选一流的人员。 (3)实行标准化管理。 (4)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 (5)劳资双方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共同合作。 (6)实行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 (7)使管理职能细化,在此基础上实行“职能工长制”

5、。 (8)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泰罗的科学管理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5条:1、工作定额原理2、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3、标准化原理4、差别计件付酬制5、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原理,泰罗科学管理的贡献:(1)泰罗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2)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泰罗科学管理的局限性: (1)泰罗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假设。 (2)泰罗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 (3)“泰罗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科学管理

6、的应用,2组织管理学派,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 1841-1925)是组织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组织管理理论集中在他于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书中。,其主要思想有: 关于管理的基本活动,法约尔认为,企业无论大小,简单还是复杂,其全部活动都可以概括为6种:,管理活动在企业的六项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 是关系到其他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关键。,企业的六种活动: 技术性的工作-生产、制造。 商业性的工作-采购、销售和交换。 财务性的工作-资金的取得与控制。 会计性的工作-盘点、会计、成本及统计。 安全性的工作-商品及人员的保护。 管理性的工作-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

7、控制。,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2)关于管理的14项一般原则: 管理分工原则 权力与责任联系原则 确立和遵守纪律原则 命令的统一性原则 指挥和领导的统一性原则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 公平支付报酬原则 权力适度集中原则 管理划分等级系列原则(跳板原则) 秩序原则 公平管理原则 保持组织成员稳定原则 首创精神原则 人员团结原则,法约尔一般管理的局限性: 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不足之处是他的管理原则缺乏弹性,以至于有时实际管理工作者无法完全遵守。,法约尔对一般管理的贡献: 法约尔的管理思想与泰罗的管理思想都是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但法约尔管理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更强,

8、后人根据他建立的构架,建立了管理学并把它引入了课堂。 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至今仍然是正确的,这些原则曾经给管理人员巨大的帮助,现在仍然为许多人所推崇。,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1)存在明确分工。,(2)管理组织必须按照等级原则进行安排。,(3)根据明文规定的法规、规章组成组织 。,他通过对教会、政府、军队和企业所做的经验分析,认为等级、职权和行政管理是全部社会组织的基础。,(Max Weber,18641920)生于德国,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与政治学都有相当的造诣。韦伯主要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管理的组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思

9、想和理论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中。,(4)组织成员的关系,只是一种职位关系,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5)行政官员由委任产生,领取固定薪金,其升迁由上级决定。,霍桑试验(Hawthorne Experiment): 1、照明试验(1924-1927)2、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1927、8-1928、4) 3、大规模访问交谈(1928-1931)4、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1931-1932) 实验结果: 1)大部分成员都故意自行限制产量; 2)工人对待他们不同层次的上级持不同态度; 3)成员中存在一些小派系,这种派系是非正式组织。,第三节 行为科学阶段,美国行为科学家梅奥

10、( Georgr Elton Mayo 1880-1949) ,1924年1932年间主持“霍桑实验”,结论: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 2在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度,从而 激发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梅奥对人际关系理论的贡献: 梅奥的管理措施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点: (1)强调对管理者和监督者进行教育和训练,以改变他们对工人的态度和监督方式; (2)提倡下级参与企业的各种决策; (3)加强意见沟通,允许职工对作业目标、作业标准和作业方法提出意见,鼓励上下级之间的意见交流; (4)建立面谈和调节制度,以消除 不满和争端; (5)改变干部的标准; (6)重视

11、、利用和倡导各种非正式组织。,1关于人的需求、动机和激励问题。,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局限性: (1)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2)过多的强调感情的作用,似乎职工的行动主要受感情和关系支配; (3)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外部监督、作业标准的影响。,梅奥以后,行为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2关于管理中的人性问题。,3关于人际关系问题。,以下分别介绍:,生 理 需 求,安 全 需 求,社 交 需 求,尊 重 的 需 求,自我实现 的需求,1关于人的需求、动机和激励问题。,(1)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的需求理论(The hierarchy of needs

12、theory),a.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 影响行为。 b.人的需要都有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 另一层需要才出现。,1关于人的需求、动机和激励问题。,(2)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激励理论。,赫茨伯格的代表作工作的推力和工作与人性。赫茨伯格提出的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双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的特点: 保健因素起着保证和维持原有状况的作用,它能够预防组织成员的不满。但保健因素不能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要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必须采用激励因素,即通过成就、认可、挑战性工作、责任

13、、升迁和发展等因素;来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4、复杂人: 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并随着条件的变化不断产生新的需要。,1、经济人: 工作动机是为了 获得经济报酬。,3、自我实现人: 人有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欲望。,2、社会人: 工人有强烈的社交需求。,2关于管理中的人性假设问题。,麦格雷戈代表作企业的人事方面。 “X理论”管理人员把工人的本性设定为不诚实、不负责、懒惰、愚蠢等。 厌恶劳动 不愿负责任 绝对控制 “Y理论”与“X理论”相反,只要给工人创造一定的条件,他们就会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成就和价值。 喜欢劳动 自我管理、控制 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 承担责任 创造力、想象力 能力仅只部分得到利用

14、,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超Y理论” 管理方式要由工作性质、成员素质来决定。 1、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断发生变化。 2、人在同一时间的需要和动机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 3、随条件变化会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3关于人际关系问题。,(1)巴纳德的动态平衡理论 : 这一理论认为组织是人群之间互动关系组成的系统,因此,在重视正式组织的同时,更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要确保组织成员的贡献与自我满足之间的平衡,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明确主管的责任。,(2)卢因的群体动力学理论 : 这一理论主要分析和论述了作为非正式组织的群体的要素、目标、凝聚力、规范、结构、领导方式、参与者、行为类型、规模等

15、等,研究和论述了非正式组织群体对管理的影响和作用。,行为科学阶段的管理理论的特点: 1.强调对人性的全面关注; 2.重视非正式组织; 3.主张在管理方式上由监督制裁转向人性激发,由专断转向民主。,这些理论的不足: 1.过分偏重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忽视了组织的结构及其制度、规则的重要性; 2.在强调非正式组织的同时,有忽视正式组织的倾向; 3.过分强调人际关系和人的心理需要的满足,忽视了对于专业和职位角色的要求。,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1)以孔茨等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 (2)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的人性行为学派; (3)以巴纳德等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 (4)以马克兰特等为代表的管理科学

16、学派; (5)以西蒙等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 (6)以卡斯特等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 (7)以德鲁克等为代表的经验学派; (8)以特里斯特等为代表的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9)以卢丹斯等为代表的权变理论学派。,孔茨教授“管理理论丛林”, ,1管理过程学派,该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1)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同自己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控制。 (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着管理职能,但侧重点则因管理级别的不同而异。 (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要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该学派主张按管理职能建立一个作为研究管理问题的概念框架。法约尔被认为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其主要观点是: 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组织是由人组成的,这些人相互之间行为和活动的协调,构成了一个社会性的系统。代表人物之一是巴纳德 。,2社会系统学派,3系统管理学派,以卡斯特等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它由若干子系统组成,同时,组织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