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司治理政治理论试题与答案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487885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公司治理政治理论试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年)公司治理政治理论试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年)公司治理政治理论试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0年)公司治理政治理论试题与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0年)公司治理政治理论试题与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公司治理政治理论试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公司治理政治理论试题与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9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试题(文科)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启蒙思想家是A.陈天华B.陈独秀C. 严复D.章炳麟【答案】 C【解析】本题属中国革命史。考查内容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启蒙思想家是谁。考查目标是要求考生准确地再认历史人物。本题是一道常识题。在四个备选项中,都曾对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进行过介绍,但时间却各不相同。严复原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甲午战争后就开始大力介绍西学;陈天华、章

2、炳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是在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迅速兴起时开始宣传西学的;陈独秀则属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是在辛亥革命后、在领导和发动新文化运动的过程中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的。由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C项“严复”,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启蒙思想家。2.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为了建立真正的坚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实现抗战的革命中心任务是:A.巩固和平B.争取民主C.改善民主D.武装民众【答案】 B【解析】本题属中国革命史。考查内容为中国共产党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提出的实现抗战的革命中心任务是什么。考查目标是要求考生准确地再认有关历史知识。本题

3、的选择有一定难度,在教材中无法直接找到答案。但只要对教材掌握得较熟,理解较透彻。也是能够正确作出选择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国共产党为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于1937年二月发表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五项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保障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迅速完成对日作战的一切准备工作;。改善人民的生活。在这里,备选答案中的内容实际上都包括了,但是,由于题目要求回答的是“实现抗战的革命中心任务”,考生也只能选择最符合题意的唯一答案。从上述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五项要求中,不难分析出最根本的要求乃

4、是争取民主。这是因为当时国内局势的最大特点就是蒋介石实行反民主的“溶共、”政策,实行一党专政。独裁统治,压抑民众的抗日要求。只有争取到民主,中国共产党才有合法存在的理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有真正的坚实的基础,其他要求如巩固和平、改善民主、武装民众等才有实现的可能。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选项只能是B项。3.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国家体制是:A.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B.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C. 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D.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答案】 D【解析】本题属中国革命史。考查内容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提出的关于革命所要建立的国家体制性质问题,考查目标

5、是要求考生准确再认有关历史知识。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这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主张,毛泽东对此进行了批判和否定,指出它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建立的国家体制。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土地革命时进行根据地建设提出的政治主张。因此, A项和C项都不是题目中所要求的正确答案,首先应排除在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历程必须分两步走,其第一步是民主革命,其第步革命。“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是新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其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

6、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其要建立的则是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由此, D项是本题的正确答案。4.重庆谈判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取得自卫战争胜利的战役是:A.邯郸战役B.津浦战役C.苏中战役D.上党战役【答案】D【解析】本题属中国革命史。考查内容是重庆谈判期间中国共产党为配合谈判桌上的斗争,领导人民军队行自卫战争并取得胜利的战役是什么。考查目标是要求考生准确地再认有关历史事件。在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先后命令傅作义和阎锡山进攻解放区,前者迫近张家口,后者进攻上党地区,但均被人民军队击败。在本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提到了上党战役,故

7、D项为正确答案。在回答本题时,应根据题干中限定的“重庆谈判期间”这一条件作答,才能找到正确答案。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A.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答案】B【解析】本题属中国革命史。考查内容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什么。考查目标是要求考生准确地再认有关历史知识。建国之前,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在工矿企业生产中占有绝对优势,居于垄断地位,而且是旧中国腐朽统治的经济基础,必须予以没收。因此,把官僚资本企业收归国家所有,便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由此可

8、以牢牢掌握住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准备条件,奠定基础。当时,党和政府对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残存于中国大陆的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了管制、征购、征用、代理等措施,陆续转为国有,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一部分,但是,这部分与官僚资本相比,并不是“主要途径”。至于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则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才开始进行的,并且也不是比官僚资本更“主要”的途径;而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只是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要求的措施,而非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途径,更难称得上“主要途径”。故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6.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

9、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答案】B【解析】这道试题居于辩证的唯物论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只要牢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就是从自然科学的各种具体物质形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哲学的物质范畴作为共性寓于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之中,就能首先肯定B项是正确的,确有把握者为节省时间不必分析其他选项。整个试卷答完,如有时间可以再分析其他选项。 A项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D两项都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所以A、C、 D项都是错误的。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著

10、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 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答案】 D【解析】这道试题属于辩证的唯物论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所引诗句是毛泽东同志的送瘟神中的两句,地球一天自转的里程是八万里,一千河,言其多无限,“巡”在一条河中,“看”去可以无限。辩证唯物主义的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据此分析各项, A、 B、 C三项都是为干扰而随意编配的,错误很明显; D项中坐地是相对的静止,

11、日行八万里和巡天遥看一千河是绝对的运动,所以, D项是正确的答案。8.唯物辩证法的因果联系是指:A.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B.一切同时并存的现象之间的联系C.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D.反映和被反映的现象之间的联系【答案】 C【解析】这道试题属于唯物辩证法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关于基本范畴的原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对于客观事物之间最普遍的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因果联系即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对于客观事物引起和被引起的矛盾关系的概括和反映,引起的一方是原因,被引起的一方是结果,所以, C项是正确的答案。因果联系具有前后相继的特点,但是前后相继的联系,并非都是因果联系,所以A项

12、是错误的。同时并存的现象没有前后相继的特点,肯定不是因果联系,所以, B项是错误的。 D项属于认识论的反映论问题,反映和被反映的联系不是因果联系,所以, D项也是错误的。9.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答案】 C【解析】这道试题属于唯物辩证法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是量变质变规律原理。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作为质和量之统一的度,就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范围。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形式,量变和质变各有不同的特点,然而,只有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才是区分量

13、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所以,只有C项才是正确的答案。 A、 B、 D三项均不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答案】 B【解析】这道试题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认识的本质问题。在吸收了以往哲学的合理思想,科学地总结了前人的思维教训,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对象的多重矛盾关系的统一中把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的本质规定性,指出人的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创造的反映。 A、 D两项,主体对客

14、体信息的选择和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是能动反映的内在环节和必要途径,但不是认识的本质,所以是错误的, C项是内省,完全违背了能动的反映论原则,当然是错误的。只有B项是正确的。11.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答案】 D【解析】这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知识点命的题,测试考生对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的理解和掌握。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人们的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

15、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不同,他们对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所作的分析也不同。不同的阶级都有为其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抽象的、为不同阶级利益服务的统一的政治经济学是不存在的。所以,正确选项是D.选项A、B、C都没有抓住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利益这个根本,所以不特合题意要求。12.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D.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的转化形态【答案】 A【解析】这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资本主义工资的有关内容命的题,测试考生对工资形式所以会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原因的认识和理解。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它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由于资本家是在工人劳动之后,按劳动时间(计时)或劳动成果(计件)支付工资的,因而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就造成了工人全部劳动都是有酬劳动的假象,抹煞了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