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经讲稿6备课讲稿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9465104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经讲稿6备课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政经讲稿6备课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政经讲稿6备课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政经讲稿6备课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政经讲稿6备课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经讲稿6备课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经讲稿6备课讲稿(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讲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目的和要求: 本章中心内容是介绍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要求掌握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理解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一、成本价格和利润 1、商品价值 W = C + V + m 任何一个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都包括 C、V、M 三个部分,即 W = C + V + M。 2、成本价格 K = C + V 商品的价值就是生产该商品时实际消耗的劳动量,又称为实际生产费用。但在资本家看来,他在生产中所花费的仅仅是资本,即 C+V的部分;至于M部分资本家没有支付任何代价,是无偿占有的。所以

2、,C+V 就成了资本家的生产费用,即生产成本,也叫成本价格,用 K 来表示。于是,商品的价值就等于 W = K + m。可见, 成本价格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转化形式。 对资本家而言,生产商品的成本是他耗费的资本,即 C + V;而商品的实际生产费用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即 C + V + M,它比资本的耗费要大得多。,成本价格的概念使剩余价值完全表现为它的一个附加额,掩盖了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1)在成本价格的形态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看不见了(前者转移旧价值,后者创造新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被资本耗费所掩盖。 (2)成本价格使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同样作为

3、资本家价值耗费被支出,再作为成本价格周转回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完全被抹杀。 成本价格对资本主义生产有重大意义 (1)它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亏的标志,也是资本家出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界限; (2)资本家可以利用商品价值和成本价格之间的差额进行竞争,差额越大,竞争力越强,资本家总是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这充分反映了资本主义竞争规律。,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随着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在资本家看来,剩余价值不仅是所费资本的产物,而且是他全部资本的产物。他们认为,是他们垫支了全部资本,购买了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后,才能进行生产,所以,剩余价值理所当然的

4、是他们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在观念上被当作全部预付资本增加额时,就转化为利润。如果以P表示利润,商品价值等于生产成本加上利润: W = C+V+M W = K + m W = K+P,一、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1、利润率的计算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就转化为利润率。同一个资本家在同一时间里所得到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个等量,但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却不是一个等量。因为: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即 m = M/V 利润率则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C+V的比率,即p = M/C 所以,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两者之间: 内容不同:一个是 m = M/V 另一个是 p = m/C

5、结果不同:剩余价值率远远高于利润率 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是衡量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利润率是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的。,资本家的目的就是用最少的资本,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为追求高额利润,他们愿冒践踏法律和丧失生命的危险。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利润,资本家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资本论第一卷,829页。,2、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剩余价值率。在总资本

6、一定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就越高,反之,则低。所以,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按正比例变化,一切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也会提高利润率。 (2)资本有机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越高,使用的劳动力就越少,剩余价值就少(提醒: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的利润率则要考虑超额剩余价值的影响,这里分析的是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反之,则高。所以,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成反方向变化。 (3)资本的周转速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资本在一年的周转次数越多,年剩余价值率就越高,从而年利润率也越高。可见,年利润率的高低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 (4)不变资本的节省。在一般情况下,不变资本的节省可以缩小利

7、润率公式中的分母部分,如果剩余价值量不变,利润率就会提高。 (5)商品价格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的高低与原材料价格的变动成反比。,2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由于社会各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别,导致了各部门的利润率的差别。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其利润率低; 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利润率高。 但在现实生活中,资本家不管投在那一个产业部门,都能得到和他的预付资本大体相应的利润。简单地说,就是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里似乎与价值规律发生矛盾:一个商品如果按价值出售,各部门的利润率就会有差别,等量资本就得不到等量利润;如果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商品就不能按价值出售。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分析利润平均化的过程。

8、 利润的平均化是资本主义自由竟争的结果,1、部门内的竞争,形成了商品的社会价值,即市场价值。 部门内的竞争,部门内各企业为争取较好的市场条件而展开 的竞争 手段:改进技术,改善管理,加强剥削 结果:形成了商品的社会价值,即市场价值。使商品的价格 围绕市场价值上下波动。,2、部门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 部门间的竞争: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而展开的竞争。 竞争手段:这种竞争是通过资本的转移实现的。因为,投在利润率较低的生产部门中的资本家是不甘心获得低利润的。他时刻关注着其他部门的利润率,看到哪个部门利润率高,就把自己的资本抽出来,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或者把积累的新资本投向这些部门。 部门间的竞争引起两

9、种后果:一方面,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资本争相投入,商品生产逐渐增多,供应量增大,其产品价格因供求关系的影响,会逐渐下降,一直降到价值以下,从而使这个部门的利润率降低。另一方面,原来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资本纷纷抽走,商品生产规模缩小,供应下降,于是产品价格逐渐上涨,以致涨到价值以上,从而使这个部门的利润率提高。,总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各生产部门之间竞争,导致资本的自由转移,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所以,平均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总额除以社会资本总额。(如下表所示)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各部门的利润水平和社会总资本在不同部门中所占的比重大

10、小。,平均利润率形成过程是不同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平均利润率并不是各部门利润率的简单平均,也不意味着各部门所得的绝对利润量相等。 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各部门的绝对利润量,不仅取决于各部门有机构成和利润率的高低,而且与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的分配比例有关。如果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占比重大,平均利润率则高;反之,则低(见教材150页)。 各部门利润平均化只是一种趋势,不能认为是利润的绝对平均化。利润的平均化也不排斥各部门中少数先进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在分析利润平均化时,是以每一部门的资本平均有机构成和平均周转速度为前提的。事实上,同一部门中各企业之间存在巨大差别,因而各企业的利润

11、率不同。其中少数先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特别高,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大部分可以获得平均利润,有的则得不到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模糊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 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不仅在性质上,而且在数量上也有了差别。各部门的利润量都是与本部门的总资本量成正比例,而不与本部门的剩余价值量成比例,只要是等量资本,就可以获得等量利润。,3、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值 W = C + V + m 生产价格 W = K + p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时,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 = K+ p,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就是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所谓生产价格就

12、是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从 上表中看出: (1) 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不一致。 (2) 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3)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此时,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而非商品价值。(注意: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不否定价值规律),生产价格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通过生产价格发生作用,掩盖了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个别部门看,剩余价值和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和价值存在差异,但从全社会看,它们的总量都是相等的。同时,价值的变化反映到生产价格的变化上,价值的增减影响着生产价格的提高

13、或降低。 生产价格学说的意义: (1)解决了劳动价值理论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证明了生产价格规律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具体形式。 (2)阐明了各部门资本家共同瓜分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证明了两大阶级的对立,无产阶级要摆脱自己的阶级地位,就要联合起来 (3)说明资本家之间也存在争夺利润的矛盾。,第三节 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 一、 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 1、商业资本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 2、商业资本产生的原因:第一,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客观上需要把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的职能分离出来,由商人独立完成,从而产生了商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家 第二、商业资本产生的可能性在于:

14、商品资本的职能是相对独立的,3、前资本主义商人资本与资本主义商业资本的区别: (1)资本的来源不同。商人资本来源于富裕农民和手工业者积累的货币;而资本主义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 (2)作用不同。商人资本活动于简单商品流通领域,主要是为买卖双方的直接消费服务;商业资本活动于社会资本的流通领域,主要为产业资本的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服务; (3)牟取利润的方式不同。商人资本主要靠贱买贵卖等商业欺诈活动,一方面占有小生产者的产品,另一方面也占有奴隶主、封建主榨取的剩余产品中的一部分,而商业资本是与产业资本一起共同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参与利润的平均化。,4、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的客

15、观必然性 (1)商品资本有自己独特的职能。产业资本家着重生产,商业资本家着重经营商品买卖。 (2)从全社会看,总有一部分资本处于流通领域,作为流通资本。 (3)商业资本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一部分资本家专门从事商业,为整个资本家阶级服务。 商业资本的作用 积极作用:(1)可以缩短流通时间,加速产业资本的循环。 (2)可以减少社会总资本中流通资本的总量,增加生产领域中 的资本总量。(3)可以加速资本周转,提高社会平均利润率。(4)可以扩大物资交流,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国内外市场。 消极作用:拉大生产与消费的距离,造成虚假需求和商业投机,从而可能导致经济危机。,

16、二、商业利润,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 实际上,商业利润只不过是产业资本家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这种让渡是通过商品的价格差额实现的,即产业资本家按低于生产价格的出厂价格把商品卖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样生产价格和出厂价格的差额就构成了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不仅要获得利润,而且要获得平均利润。 如果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利润低于或高于其它部门的利润,就会发生资本的转移,直到利润趋于平均为止。,商业利润来源的例子,设:产业资本:720c+180v+180m=1080 商业资本:100 平均利润率:180/(900+100)=18% 产业平均利润:90018%=162 商业平均利润:10018%=18 那么: 出厂价为:k+p= 720c+1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