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价值管理我国信息材料产业的投资价值分析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454118 上传时间:2020-07-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价值管理我国信息材料产业的投资价值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年)价值管理我国信息材料产业的投资价值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年)价值管理我国信息材料产业的投资价值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年)价值管理我国信息材料产业的投资价值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年)价值管理我国信息材料产业的投资价值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价值管理我国信息材料产业的投资价值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价值管理我国信息材料产业的投资价值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信息材料产业的投资价值分析 http:/引言:当今全球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它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信息产业的成功,得益于电子信息材料技术的提高及新材料的应用。以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新型磁性材料、绿色电池材料为代表的信息材料,已成为新材料领域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我国的信息产业多年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信息材料功不可没。对于中国的信息材料业来说,未来的市场空间相当大。随着我国高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国内业界的竞争力将大大增强。可以预见:在未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在与国际对手的竞争中,中国信息材料产业有能力不断扩大已有的份额,从而实现持续、高速的成长。信息材料业有望成为我国新的

2、明星产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信息产业价值链的重心将会逐步向信息材料领域移动。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上的信息材料板块还是一个年轻的、成长中的股票板块。信息材料产业在证券市场上扩容的潜力还很大。与其他类型的高科技板块相比,信息材料板块不仅新股、次新股的比例较大,业绩和成长性较好,而且多数个股的流通市值也相对较低。鉴于此,笔者坚信:不久,随着信息材料产业的良好前景进一步明朗化,一批信息材料股的内在价值必将得到普遍认同,这些个股有能力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的、稳定的和较高水平的回报。一、信息材料的范畴信息材料是新材料大家族里的重要成员。所谓新材料,迄今尚无统一的概括和分类。一般认为:新材料是相对于传统材料而

3、言的。它是指新发展和正在研究的具有优异性能或特定功能的材料。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它是发展信息、航天、能源、生物等高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新材料家族中的信息材料由于横跨新材料和信息技术两大科技领域,因此其地位较为特殊。相对于传统材料的生铁、钢、铁合金、有色金属、水泥、塑料、橡胶、化纤、平板玻璃等材料和原料而言,新材料则更多地是指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即: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医用材料、特种合金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常常分为功能性材料和结构性材料两类。功能性材料是指: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声学、力学、化学和生物功能及其相互转化的功能,被用于非结构目的的高技术材料

4、。结构性材料则是指:用于制造力能机械或机械动力或结构件的材料,构件的作用以受力、耐劳为主。信息材料中的大部分就属于功能性材料一类。图1显示的是按材质分类的信息材料。图1信息材料的材质分类信息材料是指在微电子、光电子技术和新型电子元器件基础产品领域中大量使用的新材料,它主要分为: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传感材料、磁性材料、电子陶瓷材料、绿色电池材料以及横跨多个领域的纳米材料等。我国产业界过去常用的“电子材料”,仅仅属于信息材料范畴的一部分。广义的信息材料应包括所有构成信息装备的新材料(包括功能性材料和结构性材料)。由于信息材料性能的发展与提高,更取决于其功能的改善和强化,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谓的

5、信息材料,即指信息功能材料。有关信息材料的体系框架,可参见图2所示的按用途分类的情形(本文暂不纳入彩管材料、打印耗材等)。由半导体材料及辅料、光电子材料和新型元器件用材料组成的三大系列,涵盖了现代信息材料领域的主要方面。所谓“纳米材料”,不属于某个单一的信息材料领域,它指某一类用纳米技术制成的材质不同、功能各异的新材料。纳米技术是新材料技术的一种,即在原子或分子层面上进行物质观测、识别、制作(堆砌)与控制,从而构成某种特别细小,而又具有独立功能的器件,甚至系统。纳米信息材料可以是单一元素材料,也可以是多元素材料。后者称为复合纳米信息材料,两种晶粒尺寸都为110nm。目前已制成的有纳米催化、敏感

6、、储氢材料,纳米半导体材料,纳米光电子材料,纳米巨磁电阻材料,纳米微晶软磁材料以及纳米微晶稀土永磁材料等。纳米技术前途无量,说它“将带来下一场工业革命”并不过分。纳米信息材料的开发,已成为信息材料开发的新的前沿热点。总之,信息材料作为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石,支撑着通信、计算机、信息家电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硅为代表的集成电路用新材料已成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它决定着集成电路这个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产业的发展水平。根据国内有关专家的测算,集成电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远大于其他部门的产品,如以单位质量钢筋对GNP的贡献为1计算,则小汽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为1000,而集成电路的贡献率则高达2000。国

7、外已有人证明,发达国家的GNP增长部分中有65以上与信息材料技术有关。当今国际间经济技术竞争的焦点已集中到信息产业上,而信息产业的竞争焦点也正在转向信息材料上。二、我国信息材料产业的状况我国的信息材料业从初创期到现在仅仅三十余年。最近十多年来,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进入“八五”时期后,信息材料产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的力度不断加大,使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科研开发体系很快形成。与此同时,在产业内部的诸多领域,高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一大批研究、开发和生产中心。但是信息材料业的各个领域之间发展还不平衡,在某些初级材料领域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生产大国,

8、而在更多的领域则尚未满足下游的元器件和信息设备制造业的要求;我国在半导体材料等一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居世界先进水平甚至世界领先水平,但其中也往往因新材料的批量制备技术落后而未能产业化。年轻的信息材料制造业亟待进一步大发展。种种迹象表明:国内信息材料的市场正处于高速扩张期,而且增速在加快,待国内厂商占领的市场空间很较大。我国的信息材料产业尚无单独的统计数据,我们不妨利用其下游的集成电路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近期的数据来考证。1999年全国元器件业的销售产值实现1339.75亿元,同比增长30.8,而同期的电子信息产业销售产值为5027.53亿元,增长26.2。集成电路、元器件第四季度及今年上半年的

9、同比增速都分别高于1999年全年水平。从产品产销的水平看,1999年电子元件、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三大类产品的产销率均在100以上,销量增长率分别达48.5、37.4和33.4,仅次于移动通信手机、彩管玻壳、微机及显示器的水平。信息技术产品的需求高增长,正在强劲拉动信息材料产业。1信息材料市场的现状然而,与其下游产品状况极不相称的是:我国信息材料普遍供不应求,信息材料及元器件、集成电路等仍主要依赖进口,单是元件及材料的每年进口额就达60亿美元以上,集成电路的进口额也有几十亿美元。信息材料领域有待填补的市场空间巨大。以下仅对信息材料的市场供给情况作进一步考察。(1)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材料硅晶片

10、:多晶硅产能为180吨,而且大部分是2000年才投产。单晶硅产能300吨,直径在28英寸之间,其中以4英寸者为多,抛光片直径26英寸,产量合计在3000万平方英寸以上。我国抛光硅片总产量占全球的份额不足1,国际市场主流产品的8英寸片基本靠进口,今年才得以小批量生产。此外,新型结构材料SOI(SiliconOnInsulator)材料绝缘衬底上的硅,国内虽已展开了初步研究,但还远未到产业化阶段。由于80的IC(集成电路)来自进口,因此国产硅片材料只占很小的份额。化合物半导体:此为第二代半导体材料。GaAs(砷化镓)单晶以23英寸为主,4英寸片不久前实现小批量商业化生产,此种材料的产能尚不足1吨,

11、供需关系尚不象硅晶片那样紧张。性能更加优越的InP(磷化铟)单晶,实用化水平只有2英寸,总产能仅100公斤,大尺寸材料的研发过程还在推进。用于红外焦平面器件的HgCdTe外延薄膜,由于受衬底尺寸的限制,目前最大的尺寸仅为20mm20mm。低维和宽禁带半导体:GaAs基量子阱微结构材料已达到实用化阶段,规模尚不大;而InP基量子阱微结构材料还处于实验室研制阶段。号称第三代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GeSi/Si(硅基锗硅合金)、GaN(氮化镓)基、SiC/Si(硅基碳化硅)、金刚石外延材料的研究,SiC和GaN衬底单晶的研制也才开始不久。超高纯化学试剂:液体试剂可供中小规模IC加工的产能在2000吨左右

12、,其中可用于大规模IC者仅实现了中试生产,产能为100吨。相对于8000吨的总需求是杯水车薪。气体试剂需求的30多个品种中,国内厂商仅能满足中小规模IC要求,大部分气体由则由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提供。塑封料:国内IC的封装量,仅占IC总消耗量的14左右,大量的IC及国内封装时所用芯片、框架、模塑料等仍主要依赖进口。塑封料2000年底产能将接近5000吨,刚好可满足相对的内需;陶瓷粉材料2000年底可达1000吨产能,但总量上仍将供不应求,而且品种很不齐全。键合金丝:该结构材料产能约2000公斤,总量供给基本上可满足需求。(2)光电子材料固体激光晶体:Nd(钕):YAG激光晶体直径的商业化尺寸可达

13、4060mm,年产值为20004000万元。YVO4、Nd:YVO4材料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占有1/3的份额。其余几种新型材料仅有小批量试制能力。非线性光学晶体:我国首创的BBO、LBO晶体曾在1990年前后独占世界市场。KTP、BGO、Fe:KnbO3、BaTiO3、LAP等材料也进入国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光纤材料:98年产量240万公里,99年超过400万公里,产业快速扩张,但目前仅能满足内需的一半左右。核心材料光纤预制棒80以上依赖进口。另外,保偏光纤、有源光纤、红外光纤等特种光纤材料还未能产业化。液晶材料:国内产能约为15吨,该材料的研究和生产尚处于低水平,只能提供部分TN型显示用材料

14、,还不能生产宽温低粘度TN型用的液晶。STN型和TFT型用液晶材料尚处于研制中。LED和LD用半导体:GaAs单晶产量600公斤,GaAs外延片8500片,InP单晶20公斤。目前这些材料的需求各有三分之一以上不能满足。(3)新型元器件材料磁性材料:我国磁性材料的工业生产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永磁铁氧体产量达10万吨,居世界首位;软磁铁氧体产量4万吨,居世界前列;稀土永磁体产量达3800吨,排世界第二;稀土粘结磁160吨;非晶态软磁合金400吨左右。限于提供中低性能水平的材料,下游的磁带、录像带、软盘等行业的不景气直接冲击了该领域。高性能材料的细分市场基本上是空白。压电晶体材料:其中-Si

15、O2(石英)年产量1700吨,有部分出口;LiNbO3和LiTaO3单晶共20吨。高档、高性能材料靠进口。其它压电材料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电子陶瓷材料:其中的陶瓷基片产量10万平方米;圆片陶瓷电容器瓷料400吨,已批量出口;多层陶瓷电容器瓷料120吨;热敏电阻瓷料350吨,压敏电阻瓷料220吨;压电频率元件瓷料500吨。各类瓷料总共可满足内需的60左右,材料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比有差距。绿色电池材料:镍氢电池的MH合金目前产量800吨,Ni(OH)2产量2500吨,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氧化钴锂、氧化锰锂材料市场还是空白,筹建中的产品线以外资企业居多,即使加上一些中试生产线的产能,也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国内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还比较落后。电路板材料:覆铜板材料产能约为12万吨,铜铂3500吨,玻璃纤维布约6000万米。这些材料的目前总产量都只能满足部分内需。总之,短缺是当前国内信息材料市场最根本的特征。尽管信息材料行业之年轻,还不足以使其独立地服务于中国的信息产品大市场,其中的很多关键性市场如芯片材料、光纤原料、高档元器件材料等,仍为外国厂商所占据,但是行业的运行态势正在向有利的方向发展,或许信息材料产业正酝酿着大的突破。2信息材料产业的框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