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垂线定理教学提纲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9447897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垂线定理教学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垂线定理教学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垂线定理教学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垂线定理教学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垂线定理教学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垂线定理教学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垂线定理教学提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垂线定理,荆州师范学院 13992班 潘万亮,复习: 什么叫平面的斜线、垂线、射影?,PO是平面的斜线, O为斜足;,PA是平面 的垂线, A为垂足;,AO 是PO在平面内的射 影.,三垂线定理,性质定理,判定定理,性质定理,学生答:aPO,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 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为什么呢?,三垂线定理,1、三垂线定理描述的是PO(斜线)、AO(射 影)、a(直线)之间的垂直关系。,2、a与PO可以相交,也可以异面。,3、三垂线定理的实质是平面的一条斜线和 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的判定定理。,对三垂线定理的说明:,三垂线定理,关于三垂线定

2、的应用,关键是找出平面(基准面)的垂线。 至于射影则是由垂足、斜足来确定的,因而是第二位的。,从三垂线定理的证明得到证明ab的一个程序:一垂、 二射、三证。即,第一、找平面(基准面)及平面垂线,第二、找射影线,这时a、b便成平面上的一条直线与 一条斜线。,三垂线定理,第三、证明射影线与直线a垂直,从而得出a与b垂直。,例2、道旁有一条河,彼岸有电塔AB,高15m,只有测角 器和皮尺作测量工具,能否求出电塔顶与道路的距离?,解:在道边取一点C,,使BC与道边所成水平角等于90,,再在道边取一点D,,使水平角CDB等于45,,测得C、D的距离等于20cm,三垂线定理,BC是AC的射影 且CDBC

3、CDAC,CDB=45,CDBC,CD=20cm BC=20m,,因此斜线AC的长度就是电塔顶与道路的距离。,三垂线定理,例3、设PA、PB、PC两两互相垂直,且PA=3,PB=4, PC=6,求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解: 作PH平面ABC,,连AH交BC于E,连PE,PA、PB、PC两两垂直 PA平面PBC PABC,三垂线定理,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 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 和这条斜线垂直。,小 结,3操作程序分三个步骤“一垂二射三证”,1定理中四条线均针对同一平面而言,2应用定理关键是找“基准面”这个参照系,三垂线定理,谢谢观赏 再见! 2002年5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