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会计考试纲要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9447534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会计考试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年)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会计考试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年)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会计考试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年)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会计考试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年)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会计考试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会计考试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成本管理会计考试纲要(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本管理会计考试大纲.考试性质与试题命题的原则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考试(以下简称“插班生考试”)成本管理会计科目的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含离职班和各类成人高校从普通高考招生的普通班)应届和往届专科毕业生,以及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国民教育系列获得大专毕业证书的人员,升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就读的全省统考科目。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插班生成本管理会计考试试题在设计上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1命题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目标和考核内容,考试命题应具有一定的覆盖面且重点突出,侧重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试

2、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识记为10,理解35,应用55。3 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易约占20,较易约占30,较难约占30,难约占20。.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2试卷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可参见题型示例)。根据考核的要求,适当安排各种题型数量的比例,达到考核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成本管理会计的考核内容和要求成本管理会计的考核内容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要求学生掌

3、握成本计算的程序及各种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熟练运用管理会计的分析方法对企业进行预算、决策、分析和考核。 第一章 成本会计概述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成本的内涵;成本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成本会计的职能和种类;新经济环境与成本会计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成本的含义(二)成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三)成本会计的职能和种类(四)新经济环境与成本会计三、考核要求(一)成本的含义1.识记(1)成本的含义2.理解 (1)成本与费用的关系(二)成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识记 (1)成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理解 (1)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三) 成本会计的职能和

4、种类1.识记 (1)成本会计的职能(2)成本会计按会计制度的分类 2.理解 (1)完全成本计算模式和变动成本计算模式 (四) 新经济环境与成本会计1.识记 (1)新经济环境对成本会计的挑战第二章 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成本的分类;成本对象;成本分配;成本计算方法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成本术语及其用途(二)成本对象及成本分配(三)成本计算方法三、考核要求(一)成本术语及其用途1.识记(1)成本按经营目标的分类(2)成本按与特定对象关系的分类2.理解(1)成本按与业务量关系的分类(2)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 (3)机会成本的含义(二)成本

5、对象及成本分配1.识记(1)成本会计的对象(2)成本对象的特点、构成要素2.理解 (1)成本分配的方法3.运用 (1)间接成本分配标准的运用(三) 成本计算方法 1.识记 (1)品种法 (2)分批成本法 (3)分步成本法 2.理解 (1)品种法的特点 (2)分批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3)分步成本法的特点第三章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的联系与区别;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分类;制造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及一般程序;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划分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制造业成本核算概述(二)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分类(三)制

6、造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四)制造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五)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划分三、考核要求(一)制造业成本核算概述1.识记(1)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2)成本核算的内容2.理解 (1)制造成本计算 (2)变动成本计算(二)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分类1.识记(1)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2)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2.理解(1)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2)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 (三)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要求 1.识记 (1)制造业成本核算的要求2.理解 (1)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2)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四)制造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1.识记(1)成本核算账户的设

7、置2.理解(1)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五)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划分1.识记(1)在产品及其数量的核算(2)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2.理解(1)在产品不计价法(2)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3.运用(1)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的运用(2)定额比例法的运用(3)约当产量比例法的运用(4)在产品投料程度和完工程度的测定第四章 分批成本法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分批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及一般计算程序;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简化分批法的特点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分批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二)分批成本法的一般计算程序(三)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四)简化分批法及其应用三、

8、考核要求(一)分批成本法的基本原理1.识记(1)分批成本法的含义2.理解(1)分批成本法的特点(二)分批成本法的一般计算程序1识记(1)分批法计算成本的步骤2理解(1)一般分批法在服务业中的应用3.运用(1)一般分批法在制造业中的运用(三)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1识记 (1)“制造费用”账户的使用2.运用(1)实际分配率法的运用(2)预定分配率法的运用(3)累计分配率法的运用(四)简化分批法及其应用1识记(1)简化分批法的特点(2)简化分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2运用(1)简化分批法的运用第五章 分步成本法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分步成本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及计算程序;

9、成本还原的基本方法;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及计算程序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分步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二)逐步结转分步法(三)平行结转分步法(四)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三、考核要求(一)分步成本法的基本原理1.识记(1)分步成本法的含义2.理解(1)分步成本法的特点(二)逐步结转分步法1.识记(1)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2)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程序2.理解(1)综合结转法(2)分项结转法3.运用(1)加权平均法的运用(2)成本还原(三)平行结转分步法1.识记(1)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含义2.理解(1)平行结转分步法的特点(2)广义在产品的计算3.运用(1)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运用

10、(四)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1. 理解(1)平行结转分步法与逐步结转分步法的比较(2)分步成本法和分批成本法的比较第六章 废品、返工品和残料的核算(不考)第七章 分类成本法(不考)第八章 服务部门费用的分配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服务部门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直接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顺序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一次交互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计划成本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代数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服务部门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直接分配法(三)顺序分配法(四)交互分配法三、考核要求(一)服务部门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识记(1)服务部门费用的

11、含义(2)服务部门的类型2.理解(1)服务部门费用的归集(2)服务部门费用的分配 (二)直接分配法 1.识记 (1)直接分配法的含义2.理解(1)直接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3.运用(1)直接分配法的运用(三)顺序分配法 1.识记 (1)顺序分配法的含义2.理解(1)顺序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四)交互分配法 1.识记 (1)一次交互分配法的含义(2)计划成本分配法的含义(3)代数分配法的含义2.理解(1)一次交互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2)计划成本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3)代数分配法的特点及适用性3.运用(1)一次交互分配法的运用(2)计划成本分配法的运用(3)代数分配法的运用 第九章 作业成本法(

12、不考)第十章 本量利分析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保本点分析的意义及方法;本量利分析的具体应用;本量利分析的敏感分析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本量利分析概述(二)保本点分析(三)本量利分析的应用(四)本量利分析的概率分析和敏感分析三、考核要求(一)本量利分析概述1.识记(1)本量利分析的含义(2)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2.理解(1)本量利分析的意义(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3.运用(1)边际贡献的运用(2)边际贡献率的运用(二)保本点分析1.识记(1)保本点的含义2.理解(1)保本点分析的意义(2)保本点分析图示法3.运用(1)单一

13、品种保本点的计算(2)多品种保本点的计算(三)本量利分析的应用1.识记(1)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的含义(2)达到保本点的作业率的含义(3)目标销售量和目标销售额的含义2.运用(1)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的计算(2)达到保本点的作业率的计算(3)目标销售量和目标销售额的计算(四)本量利的概率分析和敏感分析1.理解(1)本量利的概率分析和敏感分析2.运用(1)本量利的敏感分析第十一章 变动成本计算法一、考核目的本章考核的目的是:考核变动成本计算法的意义;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特点;变动成本计算法对利润的影响;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优点及局限性等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一)变动成本计

14、算法的意义(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特点(三)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对利润的影响(四)对变动成本计算法的评价三、考核要求(一)变动成本计算法的意义1.识记(1)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含义 2.理解(1)变动成本计算法的意义(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特点1.理解(1)变动成本计算法的特点(三)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对利润的影响1.理解(1)销售量变动而产量稳定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对利润的影响(2)销售量稳定而产量变动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对利润的影响2.运用(1)销售量变动而产量稳定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对利润影响的计算(2)销售量稳定而产量变动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对利润影响的计算(四)对变动成本计算法的评价1.理解(1)变动成本计算法的优点(2)变动成本计算法的局限性(3)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