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8课 赤壁赋 第2课时同步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

上传人:cao****hui 文档编号:139438472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18课 赤壁赋 第2课时同步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中语文 第18课 赤壁赋 第2课时同步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中语文 第18课 赤壁赋 第2课时同步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18课 赤壁赋 第2课时同步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18课 赤壁赋 第2课时同步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解析B项“斗”读du;C项“愀”读 qio;D项“舳”读zh。,A,解析A项色,景色;B项危,端正;D项抱,以臂合围持物,引申为“偕同”。,C,A/ B/ C/ D/,解析:动词的使动用法/: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形容词作动词/:方位名词作动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A,解析D项,须臾:片刻;狼籍:凌乱的样子,古今义相同。A项,白露:古义指白茫茫的水汽;今义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江河”古今义相同。B项,爪牙:古义指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帮凶。斗牛:古义是星宿名,指斗宿(

2、南斗)和牛宿;今义指西班牙著名的人跟牛相斗的娱乐活动。C项,茫然:古义指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指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学者:古义指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答案D,5填充下列横线上所空缺的名言名句。 _,而不知其所止。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_,不绝如缕。 寄蜉蝣于天地,_。 _,羡长江之无穷。 _,而卒莫消长也。 _,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惟江上之清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余音袅袅,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盈虚者如彼,解析登:成。,A,解析A项动词,“到去”、“往”/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都是代词,“它们”,代水与月;C项形容词词尾/语

3、气助词,用于句中舒缓语气;D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B,8.本文是按照“乐悲乐”的感情变化来 写景、抒情、议论的。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全乐、 全悲之因的一项是(3分) (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 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 卒莫消长也。,A.,B.,C.,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 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解析 A项写景,全是“乐”之因。B项写景,议论,全

4、是“悲”之因。C项抒情,“望美人兮天一方”,作者当时遭贬,已融入悲情;议论,是“乐”之因。D项写景,议论,全是“乐”之因。 答案 C,D.,9文章第3自然段,“客”是如何抒发当时的情 怀的?(4分) 答:_ _ 答案“客”触景伤怀,有感人生短暂。由 眼前的“江水”“明月”联想到曹操的诗句, 再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落笔到“固一 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一句上。然后写 “吾与子”的状况。意在通过对比,写己身之 渺小。并用无穷之长江,衬己身之须臾。对 于封建士大夫而言,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遭 遇挫折之时,往往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 虽为客语,实际上反映了作者思想中消极的一 面。,10文章第

5、4自然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自 己的主张的?(4分) 答:_ _ 答案(1)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 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 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 地变化;但从不变的角度看,“我”和万物都 是永恒的。(2)从“取与不取”的角度:重点 讲“取”。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 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 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 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 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11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什么作 用?(4分) 答:_ _ 答案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 “东

6、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东山”。结构浑 然一体。最后写“客喜而笑”,情感转悲 为乐,而此时的“乐”已不是开头的单纯的 山水之乐,“笑”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 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这种结 尾是给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 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不错,既不寂寞 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表达了作 者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以及旷达、洒脱、 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2分;,3分),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分) 译文:_ _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分) 译文:_ _ 答案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只是)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

7、生命寄托在天 地之间,渺小得就像大海里的一颗谷粒。,解析“悄然”,忧愁的样子。,C,解析A项介词,“到”/介词,“在”;B项连词,表目的,“来”/连词,表修饰;C项都是形容词词尾;D项副词,“不过”、“只是”/副词,“岂”、“难道”,表反问。 答案C,15赤壁赋中的情感变化是“乐悲 乐”,那么后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脉络 是怎样的?(4分) 答:_ _ 答案乐悲惆怅、迷茫。游前(第1、 2段)写乐,语调舒缓轻快、优游自在。游中 (第3段)写悲,景非昔比,山景阴森险峻,让 人悲恐压抑,语调由感叹渐入悲伤沉重。游 后(第4段)写茫然无绪惆怅失意的苦闷,语调 深长缓慢。,16文中的“鹤”有什么象征意义?

8、(2分) 答:_ _ 答案鹤形貌出众,有高贵优雅、超凡脱俗、 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 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 间,不受任何拘束,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 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 的象征。,17怎样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添醒来 寻道士一笔?(4分) 答:_ _ 答案梦是一种追求,但现实中所追求的未 必能获得。“不见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 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梦中道士 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 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 徊困惑,这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 的真实体现。,18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6分)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3分) 答:_ _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3分) 答:_ _ 答案才过了多久呀,江景和山色的面貌却 再也认不出来了。 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从我头上飞过的,不 是你吗?,四、语言运用(8分) 19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 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 叫做“对文”,又叫“对仗”、“对偶”、 “对子”。本文中就有很多,找出来,体会一 下,然后给下面的“对子”对出上联或下联。 (4分) (1)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_。 (2)_,树世纪新风。 答案(1)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2)除千 年旧弊,20仿照例句,再写两个

10、句子。(4分) 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 和凝重;_ _; _ _。 答案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 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 中汲取执著和希望,五、随堂练笔(2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哲理短文。 法国作家辛涅科尔说:“对于宇宙来说,我很 渺小。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 意。标题自定。 【写作提示】可引用一些相应的材料,如英 国诗人勃莱克的诗天真的预言:“一颗沙 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一个天堂,把无限 放在你的手掌,永恒在一刹那收藏”。可以从 自然界来谈:江海辽阔,水滴渺小至极,但不 积滴

11、水,无以成江海;一朵浪花是渺小的,但,波浪滔天的海洋就是它集体动力的表现;一粒沙尘是渺小的,但他们造就了巍峨的泰山;一棵树是孤单的,但团结起来就是一片片森林;一株小草也是一支造物的小旗,一朵小花不也可以壮一下春的行色吗?还可以从社会方面来说:宇宙是永恒的,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我们可以在有生之年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生命的价值。从这个角度说:“我就是一切”。宇宙广博无边,个人能力有限,但只要增加了生命的宽度、厚度、高度、深度,就不白走一回,对于自己而言,“我就是一切”。宇宙虽大,个人虽小,但若活出自我、活出个性,“我”就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可以代替我,“我就是一切”。人生苦多,但若经历了一切,体验了生命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生老病死后,就可以向世界,宣告:“我就是一切”。个人虽微不足道,但无数个体组成了社会;卫星发射是壮举,需要很多工作人员默契配合,团结协作,但很少有人注意这些队员,若他们中间有一个人犯了一个细小的错误,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以“我是自己的歌声”“风景这边独好”“心盛万物”“灵魂的价值”为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