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施工工地发生疫情应急救援处理方案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39419372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施工工地发生疫情应急救援处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整理施工工地发生疫情应急救援处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整理施工工地发生疫情应急救援处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整理施工工地发生疫情应急救援处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整理施工工地发生疫情应急救援处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施工工地发生疫情应急救援处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施工工地发生疫情应急救援处理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工地发生疫情应急救援处理方案疫情事故应急救济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江西远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20年3月10日 目 录 1 本项目事故应急的目的基本原则与方针 3 2 适用范围 3 3 本工程的基本情况 3 4 应急组织体系 4 5 疫情辨认、准备 5 6 应急流程和措施 6 7 应急救济信息 8 8 应急响应、评价 9 1 本项目事故应急的目的基本原则与方针 本项目事故应急的目的预防和杜绝新冠肺炎疫情事故的产生,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因事故对人员生命酿成的要挟及财产损失,减少事故救济进程中的伤亡和损失。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项目施工现场可能产生

2、的新冠肺炎疫情事故在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3 本工程的基本情况 工程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新区,总建筑面积约 82158平方米, 建设单位:江西赣江新区绿地申赣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西远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江西省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拟建场地4周已进行平整,周边地下无管线埋藏,场内交通便利,大型施工装备可随时进场施工。 各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在开工早期编制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文明施工方案,明确了施工进程中有关安全的要求及相应的措施用于指点安全生产。施工现场4周通道保持畅通。 4 应急组织体系 4.1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应急

3、预案组织机构图见下图: 甲方项目经理:吴姜 电话:18679950529 总监:杨荣兴 电话:15907022567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曹建军 电话:13907911450 电话:13770665535 施工单位安全总监:万建成 施工单位项目总工:邹杨忠 施工单位生产经理:杨建华 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 电话: 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 电话: 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熊绍雨 电话:13803508999 4.2 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 领导小组履行组长:技术负责人 副组长:杨建华,熊绍雨,熊刚 组 员:卢凡,郭俊良,黄文浩,熊小华 4.3 人员岗位安排与职责 姓名 岗位 联系方式 职

4、责 备注 曹建军 组长 13907911450 领导应急小组制定、修改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建立应急救济队伍,遇到紧急情况,组织实行救济行动。接到应急报告后,立即做出判断。下达应急指令,并同时以最快方式向公司主管部门报告。 / 黄武辉 履行 组长 13907005419 杨建华 副组长 13907911450 检查催促作好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济准备工作。建立应急信息通道,公布应急联系信号或号码。出现紧急情况发布应急救济命令和紧急状态消除信号。采取应急措施,在应急点做好现场保护和对伤害者采取的救援措施,组织应急人员,力排险情。 在履行组长不在岗时,代替组长履行应急救济工作 熊绍雨 副组长 138

5、03508999 从技术上和保证安全的角度上发出救济措施。制定防范措施,修改应急计划。 / 熊刚 副组长 13970428903 控制事故范围,对应急点进行检查。组织事故调查,总结救济工作经验教训。 / 卢 凡 组员 15979962823 从事分组救济工作及救济器材的使用。负责应急救济物质供应及储备管理,保障应急救济物质的质量,控制有效期限。组织分包队伍人力,积极配合救济措施的实行。组织卫生救护人员现场救济。 / 郭俊良 组员 15279154782 黄文浩 组员 18807911129 熊小华 组员 13767139327 5 疫情辨认、准备及保障措施 5.1 应急辨认 项目经理、生产经理

6、组织经理部全部管理人员对本项目所有工人构成进行登记并辨认,对接触过疫区人员的工人重点监控。对已出现疫情症状的返回工人,立即上报相干部门予以处理。 5.2 应急装备、物质、药品清单及获得方式 名 称 来 源 负责人 保管人 口罩 采 购 熊刚 熊小华 温度计 采 购 熊刚 熊小华 担 架 采 购 熊刚 熊小华 氧气包 项目卫生所 熊刚 熊小华 药 品 项目卫生所 熊刚 熊小华 药 水 (消毒、消炎、止血药) 项目卫生所 熊刚 熊小华 小车 项目部 熊刚 熊小华 饮用水 项目部食堂 熊刚 熊小华 5.3 保障措施 1、现场设置体温测试点,从业人员每天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进行体温测试,对身体健康情况进

7、行摸底排查,体温测试情况应建档记录。 2、对发现体温异常或有干咳、全身乏力等症状的,施工单位要及时催促就诊诊治,依照卫生部门有关要求处置。 3、每名从业人员配发合格的医用口罩,并引导使用;对出入人员密集场所或在有限空间内作业的从业人员,应严格要求其必须佩戴。 4、公道安排施工内容和时间,充分保证从业人员休息,严防因工作强度大引发身体疲劳下降免疫力。 5、严禁从业人员不外出,不展开聚集性活动。 6、切实落实清洁、消毒和透风等措施,坚持专业灭杀病媒生物,避免蚊蝇滋生。 7、宿舍必须透风且常常换气,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8、工地食堂必须具有卫生许可证,坚持平常消毒。 9、必须给施工人员提供饭前洗手的必

8、要盥洗设施和洗手液。 10、工地食堂食品的采购、贮存、加工 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严禁在工地食堂屠宰野生动物,家禽家畜,严禁从业人员携带野生动物,家禽家畜进入工地。 11、严格实名制管理。加强出入人员的管理,实行登记制度,对外来人员及新入场工人要及时进行体温及身体健康情况的摸底排查,并进行实名制登记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12、正确认识,科学防 控疫情,时刻留意有关部门的疫情公告。 13、采取线上情势宣扬防病知识,引导劳务人员关注本身健康,避免到人员密集场所,提高其自我保护和预防意识,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治。 6 应急流程和措施 为及时有效地处理该疫情对正常施工秩序的影响,从工程开始项目部就建立以项

9、目经理部领导班子为首、企业总部领导班子为后盾、总部各部门支持配合的施工应急响应小组。在事故产生第1时间内启动应急机制,上报建设单位、政府主管部门。保证做到:统1指挥、职责明确、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果断,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6.1 应急机制 6.1.1 应急机制小组 本工程应急机制小组分2级,第1级直接对接现场,由项目经理部领导成员组成,这也是事件产生第1反应小组,也是事件的控制中心。第2级间接对接现场,由企业总部高层领导成员组成,它支持、服务于第1级应急小组工作,为第1级应急小组提供财政支持,社会关系求助,对第1应急小组工作提供建议和决策参考。 6.1.2 应急救济队伍 根据事件产生对象

10、,组成事件相应救济队伍。1级救济队伍来源于项目经理部各主要部门,1级救济队伍组织机构详下图所示。 项目经理 生产经理 技术负责人 生产副经理 安全负责人 办 公 室 物 资 部 合 约 部 安 全 部 工 程 部 消 防 专 业 分 包 其 它 专 业 分 包 弱 电 专 业 分 包 内 外 装 饰 分 包 机 电 专 业 分 包 钢 结 构 专 业 分 包 土 建 专 业 分 包 各 专 业 劳 务 施 工 作 业 队 2级救济队伍来源于企业总部各主要部门,有总部的安全环境管理部、工程部、财务部、法律事务部等;两级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由1级救济队伍处理事件的产生初始阶段;由2级救济队伍解

11、决事件的调理、抚慰、后期调查、上报政府部门、补偿等工作。 6.1.3 事故信息报告 事故产生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除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外,还应以最快的速度将事故简单的情况向总监理工程师和公司报告。 6.1.4 应急关闭 安全事故应急救济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确认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降落警戒级别或宣布取消应急程序。 6.2 疫情事故应急流程及应急预案 由于施工人员聚集众多,因此施工现场的主要任务1定是预防为主。 事故产生后1小时内完成 拨打外部急救电话 发 现 第 1 病 人 第1时间报告 迅速将病人隔离,并通知其接触的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地 应急机制待启动 急救中心:120 医院 电话: 总部高层应急小

12、组 业主、监理、各专业分包商 启动应急机制 事件通报 应急预案实行、进程修改、事后经验总结、报企业总部和政府部门 肯定疾病性质 上报 总监理工程师、业主/和政府主管部门 项目应急小组 组 长:曹建军 项陌生产经理:杨建华 副组长:杨建华,熊绍雨,熊刚 工 地 值 班 人 员 报告项目经理 应急流程 7 应急救济信息 110 120 当地定点医院 应急救济线路: 工地(出发点)医院(终点) 现场救济车辆:轿车:赣M06652 司机:卢凡 值班电话:15979962823 车行 22km,大约需要 30分钟。 8 应急响应、评价 当紧急情况产生后,应立即按应急预案中的“应急响应流程和应急措施”采取

13、行动,避免分散。当紧急情况要挟到人身安全时,必须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人员脱离危险区或场所。产生人员伤亡时,应立即与当地120急救中心联系以最快的速度送医院抢救,并按“不符和控制程序”履行。 项目紧急情况处理结束后,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评审应急预案实行情况,填写应急准备和响应报告(R1605),经项目经理签字确认后报公司安全主管部门,由公司主管部门报局工程管理部和企业管理部。 产生应急情况后应组织分析产生事故的缘由,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的有关规定制定和实行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 应急准备和响应报告(R1605) 单位/项目/区域名称 编号: 紧急状态 产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产生地点: 产生事件: 发 现 人: 现场负责人: 产生缘由 准备情况 响应情况 处理结果 纠正措施编号 填报人: 负责人: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