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上传人:味道 文档编号:139402209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6、《狼牙山五壮士》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6.6.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敌人集中兵 力大举进犯晋察冀根据地,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 胡德林和胡福才,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诱敌上山,痛歼敌人,最后壮烈地 跳下悬崖的故事,表现了这五位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教师通过课 文内容的讲解和激昂的朗读带领学生进入曾经的战争年代,使其体会战士们的爱国热情 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深化文章的主题。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

2、有一定的预习课文能力,自学生字能力较强,对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 习方法也有一定的把握,能针对课文质疑问难者占 80%以上,但仍有学生不愿与同学交流, 不乐于表达。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 1.以读为本,读中悟情。 本课设计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 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辅以课件,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齐读等 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有感情地朗读,使情感升华。 2.重视自主学习,激发主体潜能。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 使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

3、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让学生 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 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3.鼓励大胆质疑,启发合理想象。 (1)让学生在读书中质疑,在读书中解疑,师生共同交流。 (2)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学会书写。能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背诵描写五壮土英勇跳崖 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课文叙述中领悟写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1.阅读课文内容,领

4、悟本文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 2.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 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1.生字、新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学会书写。能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理清文章脉络,并能概括出各部分的小标题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重点难点点 重点:认识本课生字,学会书写。 难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图片导入、图片导

5、入, ,激发情感激发情感 1.出示狼牙山风光图片,请同学们欣赏。 2.导语:同学们欣赏了这组风光图片,你们一定被那绮丽的景色吸引了。这里由于群 峰状似狼牙,故名为狼牙山,因“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而闻名。今天,我们将学习狼 牙山五壮士一文,一同了解他们的事迹,感受他们的伟大精神。 3.板书课文题目狼牙山五壮士。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二、二、初读课文初读课文, ,掌握生字、新词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扫清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根据自学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规范书写,注重积累。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6、。 (4)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语句标出来,与大家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投影生字、新词卡片) 日寇副班长手榴弹全神贯注抡棋盘陀悬崖 喜悦雹子屹立不屈沸腾山涧 (2)认清字形。 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 形近字识记法。 换偏旁:佛沸轮抡抱雹溜榴 (3)一字组多词。 (4)规范书写。 (5)理解词语。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崎岖:本文指山路不平。 山涧:山间的小水流。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形。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惊动

7、了天地。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全神贯注: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自读课文,利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词典等方式扫除字词障碍,教师引 导。 三、细读课文三、细读课文, ,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脉络理清文章脉络 1.师:现在咱们看一看,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 生:写了一件事。 师:一件什么事? 生:五壮士英勇杀敌的事。 师:谁再概括一下? 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 勇跳崖的事。 师: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的顺序写的) 师:哪是发生?哪是结果?哪是发展(经过)? (

8、接受任务是发生,跳下悬崖是结果,剩下的是经过) 师:题目叫 “狼牙山五壮士” ,主要写的是五壮士,文章哪几段是直接写五壮士的?(生 答) 师:第28自然段都是直接写五壮士的,再看这几个自然段里哪一自然段最突出他们 的形象。 (“跳下悬崖”这一自然段) 师:哪些部分是写五壮士和敌人面对面斗争的? (诱敌上山、引上顶峰) 2.根据刚才的分析,想一想课文分为几部分及每部分的意思,用简要的语言说一说。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第 3 自然段):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 4

9、、5 自然段):五位战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第 69 自然段):五位战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 3.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请同学试着概括小标题,突出每部分的重点内容,完成填空。 接受任务()()()英勇跳崖 (可概括为: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 4.分部分朗读课文,谈一谈你被哪部分内容所感动。 5.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动的内容。 四、总结全文四、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层次,学习了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 叙文章的表达方法,同时我们还准确概括了各部分的小标题,更清晰地把握了课文的脉 络。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