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运营知识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企业管理与经济改革讲义汇编一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383928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X 页数:126 大小:29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运营知识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企业管理与经济改革讲义汇编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管理运营知识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企业管理与经济改革讲义汇编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管理运营知识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企业管理与经济改革讲义汇编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管理运营知识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企业管理与经济改革讲义汇编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管理运营知识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企业管理与经济改革讲义汇编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运营知识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企业管理与经济改革讲义汇编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运营知识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企业管理与经济改革讲义汇编一(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企业管理与经济改革资料汇编(一)目录权力资本化与渐进改革的基本矛盾3“四小龙”、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14反省“文明”和“进步”21房地产套牢中国?25新社会经济学之一35新社会经济学系列之二:战略问题还是制度问题?观察资本外逃的不同角度43新社会经济学系列之三-9.11事件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44新社会经济学系列之四-关于香港大毕业生到祖国大陆工作的问题46新社会经济学系列之五-国防建设需要理论支持47新社会经济学系列之六-中国经济增长率的真正“水份”在哪里?49新社会经济学系列之七-科学压倒人文-人类的灾难-北京网吧大火的教训55新社会经济学系列之八-警惕新的“推倒重来”论

2、56中国大陆产业投资的热点58工人白建平:关于工人参与企业财产权力的要求60工行上市是中国经济从金融领域崩溃的缺口63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错误66第一节 流入的外资挤走了本国资金66第二节 对外商直接投资作用的评价71第三节 外商投资税收优惠的总收入效应75第四节 外商投资税收优惠的配置效应77财富精英顾雏军倒了,国企改革路向何方80该立案审查的仅仅是顾雏军吗?80谁害惨了顾雏军?81顾雏军事件:“盛宴”之后,不再狂欢?82网民不可骗嫌犯顾雏军的实践检验出了啥真理82科龙重重危机为谁带来了三大尴尬83科龙的一名前员工=应该说顾是个高级强盗84郎咸平当初怎么定性MBO? :MBO是用银行的钱收购国

3、家的资产84顾雏军犯案暴露出的中国社会问题87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讨论89为什么人民币升值不打击出口91能源资源和技术大量进口时期货币升值有积极意义.92争论与对策922005年经济、金融形势展望关于汇率、房地产等热点问题96人民币汇率与股市前景105一人民币汇率走势105二港币的未来107三资本流动107四关于股票市场110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及人民币升值对其的影响112一、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态势112二、对几个关键性指标的分析114三、对几个代表城市的分析115四、股市与房市118五、政策回顾120六、升值可能带来的影响121广东地区外资企业黑幕种种121附录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几点意见 美国

4、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给赵总书记的信125我曾试图阻遏私有化和下岗运动126经济学家搞垮中国130侯若石批评主流经济学的所谓现代企业制度理论133搅乱中国的幕后黑手变相世袭制135揭开民营企业家的新娘面纱138家族企业是这样处置危机的139关于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141一、 关于传染病141二、 关于非传染性疾病141三、 关于环境卫生142四、关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142五、关于营养与食品卫生143六、关于精神卫生143七、其他公共卫生问题144八、关于公共卫生管理机构的问题144中国过度“外资化”的危险147一、出口高增长的背后:增长而不发展147二、外资企业对本土企业产生挤出效应,外资撤走

5、后只剩下土地和劳动力?147三、中国是否已经过度“外资化”?148四、流通渠道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流通渠道的丧失必然导致对产业控制权的丧失148窃国者的谋士们国有资产抢夺战中的中俄知识精英比较1491、为窃贼争利的经济学家1492、谁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1493、做得好就有权力占有公众的财产吗?1504、只要当上国企老总便可左右逢源,成也MBO,败也MBO1515、创富运动企业家偷偷摸摸地干,教授们理直气壮地喊1516、从俄罗斯的非国有化看中国MBO争论的谁是谁非1527、中俄两国学者的比较捍卫人民利益还是,站在大众对立面?1548、有权威站在大众的对立面,我们就不敢为大众说话吗?!1569、到

6、底要多大比例的私有化才能救中国?15610、垄断资本主义通向民主,还是通向专制?15811、中国离俄国式的悲剧有多远?15912、不是劝“退”,而是要警惕权力的“不作为”160大众经济,还是贵族经济163国企改革从失败走向失败165外资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之谜166人民币升值背后的政治力学167请中央清查整顿血汗工厂168张维迎打破缄默回应科龙事件:对这个企业不太熟169顾、郎、张之间不得不说的过去170希望国务院宣布教育改革失败的三大理由-教育产业化该向何处去?173经济上的卖国主义更可恶176恪守“在商言商”,中海油付出“天真”的代价177房子不应成为拉大穷富差距的加速器180胡温正面批判邓小

7、平改革弊端的开始?-国务院研究机构对中国医改的评价与建议摘要181左大培:对于物权法草案的修改意见182讨伐中国吃人的教育制度184一、吃人的中国教育制度184二、涉嫌违宪违法的中国教育制度186三、中国教育的出路。186顾雏军败局之资本玩家的秘密187权力资本化与渐进改革的基本矛盾一乐观论与悲观论:关于中国跨世纪前景的哲学思考世纪末往往发生危机,这是人类经验得出的结论。二十世纪末是千年跨世纪,一本人类大劫难,一个,以神秘的形式表达了人类在世纪之交的危机感,其所以能够风靡全球,表明危机感是世界性的。世俗社会的实际,证实了危机确实存在。十年前地球上突然抹掉了一个苏联超级大国阵营;2年来亚洲各国爆

8、发金融危机,均是在力量强大之顶峰,繁华骄奢之极点,因内外部长期积累的矛盾突然爆发后失去控制,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映,控制得铁桶一般的强大军事计划体制竟然顷刻瓦解,20年高速增长积累的数百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可以一扫而光,优质资产在缩水百分之八九十以后被国际大资本廉价收购。90年代以来以东亚模式为参照系,“学韩国经验”的中国人当然不会不看到,东亚各国的弊病我们也有,只不过我们对外开放程度不够,特别是没有开放资本帐户,在五年前又提前收缩经济并贬值人民币,非常幸运地避免卷入危机,但是我们不可能不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并且将国内经济隐藏多年的隐患暴露出来,在未来数年中爆发某种危机,亦是在劫难逃

9、。确立危机意识,正确地预测危机,努力控制危机的发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权者总是讳言危机,病在肌肤,他们讳疾忌医;病入膏璜,又无法医治。本文想肤浅地探索一下妨碍确立危机意识的思想根源。危机总是突然发生的,发生之前多数人总是缺乏感觉,或者不相信它来得这么快。危机的因素总是存在,只要受到有效控制,就不会爆发,对于没有爆发的危机,人们总是忽视它的潜在因素的存在,反而讥笑危机预言是“狼来了”;危机一旦爆发,就意味着社会在一定年程度上已经失去控制,到时候大家如鸟兽散,还有谁去总结经验,承认错误,收拾残局?更为关键的是,对于那些可以在危机中得利的社会阶层,他们希望危机出现。在通货膨胀中他们可以获得巨额货币

10、资本,而他们目前所希望的就是通货紧缩,特别是资产缩水,他们即可以廉价把货币资本转化为真实资本,至于经济崩溃对于总体经济造成什么恶果,他们是不关心的。中国的确存在一个多占改革收益,却不承担改革成本的特殊阶层,也存在一批为他们利益服务的舆论,直到目前防范危机的紧要关头,还在鼓吹虚假繁荣。这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应该有人给他们记录下来,等待历史的审判。近代乐观论的历史根据,是新大陆的发现和工业革命,科学根据是空间和时间的连续性,实验科学的方法;哲学根据是人文主义。经济与社会的飞速进步,使得人类对于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充满信心。神权让位于人权,人可以战胜神和自然,宗教的循环宇宙观让位于直线发展的历史观,深刻

11、的悲观主义让位于肤浅的乐观主义。富有哲学思想的经济学家大多数持乐观论: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人追求自身利益,就可以达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李嘉图指出国际贸易可以发挥比较利益;哈耶克坚持人的自由,而凯恩斯则认为国家调节可以弥补市场经济之不足;本世纪五十年代,经济学家更为乐观,罗斯托提出“起飞论”,熊彼特则推崇技术创新。发展经济学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问题,制度经济学则研究长期发展中的制度因素,这些经济学流派多数是以直线发展历史观为基础的:历史总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无论是五种生产方式,还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都是如此;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虽然有周期,但是持续不会中断的;

12、为了经济增长可以暂时牺牲道德,环境,平等和其他一切。悲观主义者是般持历史循环论,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人类曾经有过个文明,已经全部灭亡,只有儒家文明才有生命力。悲观主义经济学家为数不多,从马尔萨斯到罗马俱乐部,揭示出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但是就主流看法来说,仍旧认为科学技术和体制改革,可以使人类摆脱自然和社会的束缚。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系时间关系上,一元历史观的必然结论就是:后者比前者发达,是因为处于比前者更加发达的阶段上,后者的今天就是前者的明天。发展中国家唯一的发展方向,就是赶超西方。无论在发展中的民族主义中,还是要证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是政权主要的合法性来

13、源。在空间关系上,发达国家必然是中心,是国际惯例的制定者和维护者,发展中国家要想赶超,就必须全面对外开放,按国际惯例办事,至于赶超的后果和可能性,不成问题只要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就必然能够发展。实际上,上述历史观和宇宙观,并不是唯一的思维方法。相反的案例就更多:苏联的军事赶超,东亚的出口赶超,不是都失败了吗?发展中有缺点并不奇怪,问题在于,所谓“主流派”中某些人并不承认这些问题。他们自有特殊地位,可以和分享繁荣,但是并不分担灾难的,向中国人民描绘出一付玫瑰色的图案:经济速度就是一切,经济发展可以自动解决一切社会矛盾,经济发展是持续的而不可能中断,甚至连萧条和危机也不肯承认;道德瓦解,社会弊

14、病丛生,环境污染,失业和通货膨胀,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现代化的代价” ,他们不关心国土整治,老龄化,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农村建设,人口素质,这些关系中国多数人生存的基本问题,在科研选题上就回避这样的题目,专门选择那些 “ 效率第一” 导向的题目; 他们的价值趋向很清楚,就是中国改革理应培养一个暴富阶层,并“ 牺牲一代人” ;他们标榜经济学的实证原则,但每遇实际问题,却总是替暴富阶层辩护;他们以东亚模式为榜样,主张以经济改革代替政治和社会改革,并自封为“改革开放派”;他们回避权力资本恶性膨胀问题,而把中国出现的一切弊病都归结为经济改革不到位,对外开放不到位;他们不去研究中国的两极分化,借口是“没

15、有数字” ;在中国投机赚大钱,搞工业难赚钱,种粮食不赚钱,耕地使用权价格极低的时候,他们反而强调土地使用权的自由交易,搞什么“规模经营”;他们掌握了西方现代经济学的话语系统,概念和模型多得吓人,缺乏的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草根意识。严肃的西方经济学家,已经修正了经济学许多假定前提,比如信息对称,没有交易成本,垄断和外部性等等,他们也发现一些逻辑矛盾,比如每一个经济人都是理性的,并不能保证整体的经济行为是理性的,在金融危机面前尤其是如此。这说明市场经济自身就有缺陷,应用到中国更有缺陷。国际“主流经济学”的某些中国应用者,有意迎合中国暴富阶层的利益,甚至自己也成为暴富阶层一员,不仅回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阶层分析,也不使用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利益分析方法,去分析中国改革前后的利益转移和分化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比其自身要糟糕得多。1999 年,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