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变革人力资源创新人才与队伍建设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383766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X 页数:173 大小:76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创新变革人力资源创新人才与队伍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管理创新变革人力资源创新人才与队伍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管理创新变革人力资源创新人才与队伍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管理创新变革人力资源创新人才与队伍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管理创新变革人力资源创新人才与队伍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创新变革人力资源创新人才与队伍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创新变革人力资源创新人才与队伍建设(1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篇创新人才与队伍建设2004年12月13日路甬祥获诺丁汉大学荣誉博士学位记者一何屹本报伦敦12月11日电一正在欧洲访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教授,因其在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被授予英国诺丁汉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获得该学位是诺丁汉大学最受尊重的荣誉,取得过突出成就的科学家方能获此殊荣。在毕业典礼上,诺丁汉大学分管工业和工程的副校长、学术研究委员会主席唐?吉尔森教授在向该校师生介绍路甬祥教授的学术成就时指出,路甬祥教授在机械工程控制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尤其在上世纪80年代,路甬祥教授在电液控制与气动控制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大型机械设备的

2、精密控制。目前,路甬祥教授已经发表了250篇学术论文,出版了6本学术专著,并拥有18项专利,其科研成果已成为工程技术手册及研究生教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路甬祥教授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启动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促进了中科院与海外学术研究组织和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身着红色博士礼服的路甬祥院长在随后的致辞中表示,获得诺丁汉大学的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不仅仅是他个人和家庭的荣誉,也是他长期工作的中科院和浙江大学的荣誉。他指出,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教育已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不同文化相互理解与合作的基础。他祝愿诺丁汉大学在教育、科研及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更突出的成绩。并衷

3、心希望中英两国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健康及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诺丁汉大学是英国著名学府,在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均有较为雄厚的实力。该校尤其重视交叉学科研究,重视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着力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目前,该校拥有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中国留学生的比例近年来大幅增长,现约有1500名中国学生在该校就学。2004年12月27日科技创新引领世界潮流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记者一吴迎春一丁刚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世界科技迅猛发展,亮点纷呈。岁末,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在长达80分钟的采访中,路甬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他强调指出,目前,

4、各国都把创新能力建设视为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重大原始创新和集成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中国科技界正在努力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迎头赶上。问:2004年世界科技发展形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本报记者 吴迎春答:2004年是科技发展史上比较重要的一年。最突出的特点是各国都把创新能力建设看作是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安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一些重要的国际科学组织先后提出了创新能力建设的咨询报告。美国科学基金会启动了信息、生物、纳米技术和认知科学计划,认为未来这四大科学技术将会酝酿产生重大突破。欧洲也正在实施第六框架计划,加强欧盟成员国的合作,其目标是通过整合来提升欧洲整体的创新能力,保证欧洲

5、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与健康。其次,全球出现了科技群体性突破态势,各个学科都有突破,并且出现了学科之间和内部互相影响而产生的突破。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第三,科技创新、转化和产业化的速度不断加快。19世纪,电磁波从理论的提出到实现无线通信时隔近30年,到了20世纪,集成电路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得到应用,而激光从发现到应用仅仅用了一年多。今天,人类基因组、超导、纳米材料等本属于基础研究的成果,有的早在研究阶段就申请了专利,很多科学研究的成果迅速转化为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原始创新能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已经成为国家间科技竞争的核心,成为决定一国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中地

6、位的基础条件。第四,能源价格飞涨,促使各国更加关注调整能源结构,寻找新的可再生能源和可替代能源,进一步提高已有能源的利用率。欧盟提出计划,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到所有能源供给的5060。他们同时也在研究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先进核能技术,努力寻找油气资源。第五,对新生传染病的关注进一步加强。科学界更加关注新生传染病的病源学、病理学和防疫机制,并积极寻找新的有效药物。但是,欠发达国家在解决清洁水、医疗保健、防止土地荒漠化、减少水土流失等方面仍面临很多问题,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很多国际组织因此提出,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创新能力。第六,科技伦理道德受到注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的发展带来了

7、很多道德伦理方面的挑战。很多国家都开始建立科学道德体系,并用法律手段来规范这方面的研究。问:一年来,全球科技取得哪些重大的新成果和新突破,它们对人类社会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答:空间探索和空间科技取得重要突破和显著成果,欧洲和美国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带动了高技术的发展,开发月球资源和发展太空生产能力将有可能在21世纪初成为现实。同时,外层空间微重力和超真空环境的利用将使人类在21世纪初生产出超纯材料、新的药品和优质抗逆农作物品种等。此外,空间通信、遥感和导航已经或正在形成新兴产业,多层次、多用途、实时性、天地衔接的天基信息系统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信息技术方面,计算机、网络

8、通信、信息家电和信息处理技术相互融合,继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并将继续推进新军事变革。信息技术与其他技术交叉融合,促进了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催生出新的产业门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产业结构。生物技术已经进入功能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测序2001年完成后,科学家又完成了水稻、玉米等的测序,今年完成了猪、家蚕、鸡等的测序。其中家蚕和鸡的测序以中国为主。下一步要认识基因功能组每一段所控制的遗传发育功能,这将对优化物种品系产生重要影响。以生物为材料的工业生物技术异军突起,估计2020年后,工业生物制造有可能成为重要的核心产业,并将带动绿色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发展将使人类有可能

9、扭转长期以来单纯向自然索取的历史,逐渐恢复较为健康稳定的地球生态系统。今年中美分别在量子密码、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上取得进展。美国建立了量子通信的试验网。中国科技大学建立了长距离量子通信试验网。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关于五粒子纠缠态的重要发现,举世瞩目。量子密码一旦实现远距离传输,对军事、企业的信息传输保密有重大意义。在纳米技术领域,中国做得比较好。中国学者发表了大量有关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中科院金属所卢柯教授在铜的纳米超塑性技术研究取得进展之后,又有了纳米孪晶超强结构铜的新发现。问:未来国际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有哪些?答:各国都在做中长期的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研究科学前沿、改善未来生

10、活、提升竞争能力、调整投资结构和变革科学体制。总的趋势是促进学科交叉,加强对优秀人才的支持。“911”事件后,美国严格控制外来人员的进入,欧洲则制定了新的吸引人才的政策,加紧吸引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国的人才。今年以来,重大科技项目的合作也增加较多。欧洲越来越注重欧洲框架计划科技合作。德、法改变以往做法,开始请世界上的优秀科学家担任新建研究所所长。各国的科研战略目标越来越清晰。比如研究纳米技术就是为了开发下一代的微纳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研究生物主要是为了解决医药、农业、品种更新、生物能源方面的新途径。研究信息技术主要是研究超宽带新一代网络。战略应用目标也很明确。问:中国科技发展在全球科技发展中

11、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哪些方面发展较快?答:中国科技在全球的地位有较快上升。未来15年的长远科技规划估计在明年春天公布,它将为到2020年的科技发展提供很明确的目标。在这个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发动科学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使大家对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更加清楚。这将有利于引导科学家面向国家战略需要,紧紧把握住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国防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主线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步入新阶段,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进展,突出表现在科学院的知识创新工程进展顺利,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目前中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达到了GDP的1.36,而3年前仅占GDP的0.7。今年中国在基础研究方

12、面的投入也在不断提高。自然科学基金在过去20年经费不断增加,从4000多万元达到现在的20多亿元。问:中国对外科技合作的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答:人员交往更多,合作项目更大,层次也更高,已从一般科技交流走向重大科技交流。中国现在已经全面参与了欧洲第六框架计划和伽利略计划。中国科学院和德国马普学会的合作已30年。开始时每年交流量只有35个人,现已发展到上千人。合作领域从人员合作到项目合作,再到共建科学家小组,共建研究所。问: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意义有何不同?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关系如何?答:科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比如,激光现象是从科学发现来的,但后来应用到了技术层面,成为技术创新。科学研

13、究有时候不一定直接转变为技术,但是能给人们提供新概念,比如说生态保护。科学创新认识客观规律,为技术创新提供知识基础,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根据。技术创新则改造世界,创造新的生产力。科学创新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文化就是要不断认识客观世界,不断揭示自然现象和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技术创新则不断创造前人未能创造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学技术不仅要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而且要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石,在精神生活层面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将发展和更新人类的世界观、人生观

14、、价值观以及思维与生活方式。2004年12月28日中科院百人计划:十年打造金字品牌 访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本报记者一李大庆1994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当时国内最早的高目标、高标准和高强度支持的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百人计划”。要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以每人200万元的资助力度从国外吸引并培养百余名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00万元,即使在今天也是一笔不小的经费,而在十年前,中科院就已经力戒平庸,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角度做出了人才吸引的“破天荒”之举。在中科院百人计划走过十年之际,记者专程采访了中科院副院长、主管中科院人才工作的白春礼院士。 一项最大的人才计划 记者:白院长,十年前,中科院的“百人

15、计划”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台的?它的最主要特色是什么? 白春礼:从改革开放到1994年,中科院的年轻科技队伍在数量上得到较大发展,在质量上也有很大提高。但在这支队伍中,真正一流的、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年轻科学家还是寥寥无几。因此,加快吸引、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的跨世纪的年轻学术带头人成为90年代中科院科技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科院启动了百人计划。 百人计划给优秀人才以200万元的经费支持。其中主要包括科研经费,仪器设备费和住房补贴费。应该说十年前推出的这个计划是国内支持强度最大的一项人才计划。尽管它在个人待遇上可能比不上目前新实行的一些人才计划,也可能比不上某个单位吸引

16、某位人才给出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资金,但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计划,中科院的百人计划依然可以说是目前支持强度最大的,并且它已成中科院的一个品牌。 记者:中科院的百人计划入选者都是从国外招聘回国的吗? 白春礼:从1994年百人计划一开始实施,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吸引海外人才的计划。百人计划是培养人才与吸引人才并重的计划,它的入选者当中,既有从国外招聘回国的,也有在国内成长起来的优秀的科技人才,还包括那些在国外学习工作过,但已经回国工作的人才。 十年来,百人计划共支持了1069名优秀人才,其中从国外吸引回来的人才有702人(含吸引的海外知名学者50人),占百人计划支持总数的三分之二;引进国内优秀人才229人;另外还有138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受到百人计划的支持。 百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