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礼仪礼仪概论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383342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礼仪礼仪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商务礼仪礼仪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商务礼仪礼仪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商务礼仪礼仪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商务礼仪礼仪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务礼仪礼仪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礼仪礼仪概论(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礼仪概论第一节 礼仪的含义与性质一、我国古代礼的概念,有三层基本含义:一是典章制度;二是礼节仪式,简称礼仪,(如古代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吉礼指祭祀的典礼;凶礼,一般之丧葬;宾礼,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军礼主要指战事,还包括建造城邑、田猎;嘉礼包括冠礼、婚礼、投壶礼、射礼、乡饮礼,立储等);三是是道德规范。二、周礼是专谈古代政治制度的书。这本书里所谈的“礼”基本上都是指典章制度;仪礼是记录战国以前贵族生活中各种礼节仪式的典籍,这本书所说的“礼”,一般是指礼节仪式;礼记实际上是关于“礼”的论文集。三、仪的含义主要有五个方面:1、法度、准则 2、典范、表率 3、形式、仪式 4、容

2、貌、风度 5、礼物。四、礼仪定义为:人类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礼品器物等。【名词解释】五、狭义的礼仪是指仪式。六、礼貌比较侧重内在修养。七、礼貌的内容是社会公德的核心内容。八、礼仪修养是经过努力形成的待人处事时所特有的风度、素质和能力。九、礼仪的性质:1、约定俗成的规范性 2、推陈出新的继承性 3、民族地方的特殊性 4、由表及里的功能性。十、礼仪的构成要素,即:礼仪的主体、礼仪的客体、礼仪的媒体与礼仪的环境。十一、礼仪主体是指各种礼仪行为和礼仪活动的操作者和实施者。十二、礼仪主体的类型:个人主体、组织主体、临时团体。十三、礼仪主体在选派代表者时

3、,应主要考虑两个问题:1、代表者必须能够真正代表礼仪主体 2、代表者必须能够为礼仪对象所认可。十四、礼仪的对象是指礼仪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者。十五、礼仪的媒介是指礼仪活动时所依托一定的媒介或媒体;礼仪媒体即礼仪符号。十六、礼仪媒体的类型在宏观上可以将礼仪媒体划分为:人体礼仪媒体、物体礼仪媒体和事体礼仪媒体。十七、形体礼仪媒体是指通过人体自身人体的言语、态势来传达礼仪信息的媒体。十八、物体礼仪媒体是指通过各种物体的各种状态来传达礼仪信息的媒体。十九、事体礼仪媒体指通过各种有关的事体来传达礼仪信息的媒体。二十、礼仪的环境可以归结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第二节 礼仪的形成与历史一、 原始社会的礼

4、仪特点:1、占据重要位置; 2、崇拜尤为突出;3、具有明确的实用动机;4、民主、平等。二、 奴隶社会的礼仪特点:1、尊君;2、强制与不平等;3、妇女地位下降。三、 封建社会的礼仪特点:除以上奴隶社会的三个特点之外,还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伪善和封闭。第三节 公共关系与礼仪一、公共关系礼仪是礼仪在公共关系领域的运用与发展,是社会组织同公众交往时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构成组织形象的重要因素。【名词解释】二、公共关系与礼仪的异同:1、公共关系与礼仪的相似之处:(1)公关与礼仪都是用来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手段;(2)公关与礼仪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起来的;(3)公关与礼仪都是范围极广的教化手段;(4)

5、公关与礼仪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改革开放有着重大促进意义。2、公共关系与礼仪的不同:(1)从历史上看,公关面对的是公众,而礼仪虽然管理大众,还有一部份是面对贵族奴隶主,一般大众享受不到;(2)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组织,礼仪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3)从传播手段上看,公共关系最主要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而礼仪最主要的是人际传播;(4)从目标上看,公共关系有较强的目的性,功利性;礼仪体现一个人的修养;(5)从操作上看,公共关系强调出奇、出新;礼仪尊重传统习俗;(6)从研究对象上看,公关的核心是策划;礼仪一般不是策划的。三、“企业文化”一词,是80年代初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斯坦利M戴

6、利首先提出来的。四、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企业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在四个不同层次与礼仪是交叉关系。(1)表层的物质文化,(2)浅层的行为文化,(3)中层的制度文化,(4)深层的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五、企业文化的建设共分六个层次,分别是:(1)企业环境建设,(2)价值观建设,(3)企业精神,(4)企业英模人物与榜样的培养,(5)习俗和仪式的建设,(6)企业文化网络建设,其中“企业的习俗与仪式”、“企业文化网络建设”与礼仪关系最为密切。六、企业文化网络建设的主要形式有:1)组织沟通,2)非组织沟能,3)横向沟通,4)纵向沟通。七、CIS有5个要素:1、MIS理念识别系统是

7、企业的心,2、BIS行为识别系统人称“企业的手”,3、VIS视觉识别系统人称“企业的脸”,4、AIS听觉识别是企业的声音,5、EIS环境识别系统是企业的“家”。 八、情绪智商EQ是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九、EQ情商与公关礼仪有紧密的联系,首先,他们都是在做人的工作;其二,从研究领域看,都强调“攻心为上”;其三,从理论基础看,都强调:人即有理性又有感性;其四,从目的上看,EQ情商的理论核心就是通过研究证明人类对自己情绪、情感控制的重要性,证明它比智商、才能更重要;其五,从教育方法看,今天的EQ情商、公关礼仪,不是仅仅从道德的要求教化百姓的

8、,而都是从如何才能成功入手;其六,从特色上看,EQ、公关礼仪都承认感性的力量大,但其特色是学会控制感情,加强自己的理性,调动他人的感情。十、公关礼仪的基本原则:1、遵时守约原则;2、公平对等原则;3、和谐适度原则;4、遵守公德的原则;5、宽容自律的原则;6、系统整体原则;7、尊重公众的原则;8、尊重习俗原则与风俗禁忌原则。十一、在国际上,遵时守约是首要原则。十二、以礼相待是礼仪的核心内容。十三、礼仪在公共关系职业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一)礼仪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二)礼仪可以安邦治国,是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三)礼仪是个人道德水准和教养的重要标志;(四)礼仪是搞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桥梁;

9、(五)礼仪是塑造组织形象的重要工具;(六)礼仪运用是优质服务的保证;(七)礼仪的运用可以提高组织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二章 个人礼仪第一节 仪表一、 仪表,指人的外表,它包括仪容、表情、举止、个人卫生等方面。二、 仪表对人们形象起到自我标识、修饰弥补、包装外表形象的作用。三、 首次印象也叫第一印象,它是指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这种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就会成为一种难以改变的心理定势,影响人们今后的心理和行为。四、 举止规范包括站立、就座、行走和手势。五、 站立是人们在交际场所最基本的姿势;手势是人们利用手表达心意时所使用的各种姿势。六、 表情规范指人们的表情在表达过程中所遵守的彼

10、此能够接纳的规定。七、 眼神的礼仪规范:在交际中,要注意(1)注视的时间。眼睛有50%的时间注视对方,另外50%的时间注视对方脸部以外的5-10厘米处,对东方人可只保1/3时间注视对方。在社交场合,无意与别人目光相遇不要马上移开,应自然对视1-2秒,与异性目光对视时,不可超过2秒。(2)注视的位置。分三种,分别是公务注视区间、社交注视区间和亲密注视区间。八、 公务注视区间是指在进行业务洽谈、商务洽谈、布置任务等谈话时采用的注视区间。九、 社交注视区间是指人们在普通社交场合采用的注视区间。人们常在茶话会、舞会、酒会、联欢会以及其他一般社交场合运用。十、 亲密注视区间是指具有亲密关系的人在交谈时采

11、用的注视区间。十一、 “三三制”,每日三餐后的三分钟内要漱口。第二节 服饰一、 服、饰是有关人体装饰的两个内容,前者指服装,后者指装饰品。二、 礼服是和礼仪相关、服从于礼仪的服饰。三、 装饰品可以分作两在类,一种是首饰,一种是配件。四、 TPO原则的概念是日本男用时装协会于1963年提出来的,TPO即英语Time(时间)Place(地点)Occasion(场合)的缩写;时间是线型概念,地点是面型概念,场合是线面兼容的概念。五、 职业服饰具有实用性、审美性和象征性等职业服饰的基本特征。六、 西装穿着的基本要求:衬衫的袖长应比上衣袖口长1.5厘米左右,衬衫的领口应高出上衣领口1.5厘米左右。七、

12、衬衫、西服领带、鞋袜全身颜色应不超过三种,称为“三色原则”。第四节 个人在媒介中的形象一、 面对新闻界的“介入”,“亮相”的实质是展现你的素质,新闻媒介以其客观公正性、权威性和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会最广泛地对公众和社会舆论产生深刻的影响。二、 怎么样利用新闻媒介塑造形象:1、重视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往往只需要6秒就可形成)2、重礼节和习俗3、面对新闻办应注意的事项:(1)注重语言参与(语言是形象信息的主要承载者):诚实可信;切境;有效。(2)沉着冷静:克服不良恐惧心理;不抢话头;防止轻率;注意使用手势(3)实事求是三、 语言(包括体语)是形象信息的主要承载者。第三章 交际礼仪第一节 交际礼仪的

13、概念、特点、地位及其作用一、 交际礼仪是指人们从事交际活动的行为标准和规范。二、 交际礼仪的特点:1、交际礼仪具有规范性;2、交际礼仪具有广泛性;3、交际礼仪具有沿习性;4、交际礼仪具有差异性。三、 交际礼仪的沿习性是指交际礼仪形成的本身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在风俗和传统变化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四、 交际礼仪的作用:1、交际礼仪体现并调节着行为主体的道德水平;2、交际礼仪规范并控制着行为主体的交际行为;3、交际礼仪美化并调整着行为主体的形象。第二节 交际原则一、 交际原则:1、平等互动原则;2、注重沟通原则;3、诚实守信原则;4、遵守时间的原则;5、尊重风俗的原则;6、理解宽容的原则;7、遵纪守

14、法原则;8、维护形象原则。二、 “诚实”是交际中的首要原则三、 论语中指出,“言必信,行必果”。四、 要做到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首先是要了解对主的习俗。第三节 交际礼仪的内容一、 在邀请中应注意的礼节要求包括:1、邀请的名义、对象和范围;2、确定活动时间及地点;3、发出邀请。二、 请柬一般提前一周至两周发出,请柬的内容主要包括举办活动的形式,举行的时间、地点,主人的姓名(或单位的名称)。三、 一般来说,接到邀请后,一定要在三天之内作出回答。四、 见面礼节是人们进入交际状态实施的第一个礼节,见面礼节包括握手、鞠躬、举手注目礼、拥抱、接吻、致意等形式。五、 行握手礼时,女子、长者、尊者、上级、主

15、人有先伸手义务;在本单位,身份明确,按上级先伸手;在社交场合,则应按女士优先原则,一般女士先伸手。六、 鞠躬礼在国际交往中是经常采用的礼节,鞠躬礼源于中国。七、 举手注目礼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帝国,后来被大部分国家的军队采用,成为军人礼节。八、 介绍场合,为他人介绍时可以说明与自己的关系,便于新结识的人相互了解和信任。九、 做客拜访一般安排在上午十点或下午四点左右。十、 空间方位的远近表示人际关系的程度。十一、 按人们活动的空间分类,可以分为固定空间、半固定空间和活动空间。十二、 活动空间指公关交往时双方的位置和距离,一般可以分为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和公共空间。十三、 个人空间交际的距离为0.4米至1.2米之间。十四、 社交空间的交际距离为1.2米至6.1米之间。十五、 公共空间的交际距离为6.1米以外。十六、 涉外交际活动多采用社交空间,对于最熟悉的客人或年事高的长者,采用个人空间。十七、 国宴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为国家庆典或为欢迎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而举行的一种正式宴会,规格最高。十八、 宴请活动的组织与服务:1、确定宴请的目的、名义、范围和形式;2、确定宴请的时间和地点;3、邀请;4、菜单;5、席位安排;6、现场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