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管理企业会计信息风险识别与管理探讨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358420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风险管理企业会计信息风险识别与管理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企业风险管理企业会计信息风险识别与管理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企业风险管理企业会计信息风险识别与管理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企业风险管理企业会计信息风险识别与管理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企业风险管理企业会计信息风险识别与管理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风险管理企业会计信息风险识别与管理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风险管理企业会计信息风险识别与管理探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会计信息风险识别与管理探讨摘 要:在众多的企业财务风险中,会计信息风险是尤其值得关注的一个部分。本文归纳了企业会计信息风险的种类,并根据各种会计信息风险的来源和特点提出了控制企业会计信息风险的对策措施关键词:会计信息风险 会计信息不对称 会计信息失真 非财务信息 会计信息管理1引 言 企业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会计信息风险、现金流量风险等多种,其中会计信息风险是尤其值得关注的一个内容。所谓会计信息(Accounting Information)是经过加工或者处理后的会计数据,是对会计数据的解释。会计信息风险就是指因会计信息的局限和不足对企业及其相关人的决策的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所产

2、生的风险。进入 21 世纪后,世界经济变化多端,风险此起彼伏。信息资源的掌握对于风险的控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会计是一个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是反映一切经济管理活动的基础。会计信息为使用者提供决策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已成为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无论是在会计理论还是在经济管理实践中,其作用越来越重要1。因此,会计信息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2企业会计信息风险及其种类由于会计对象、会计假设的限制,加上支持会计实务的会计理论的局限性、会计系统本身固有的缺陷以及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多种人为因素的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使会计信息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这给企业及其相关人的决策的有效性带

3、来重大影响,从而产生了会计信息风险2。归纳起来,企业会计信息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类:会计信息不对称风险、会计信息失真风险、非财务信息风险及会计信息管理风险等。2.1 会计信息不对称风险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指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不对等,有些参与者比另一些参与者拥有更多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当代最重要的经济理论之一。2001 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授予给了提出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三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阿克尔洛夫和斯彭斯。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核心理论是指在市场经济中活动的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

4、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所谓会计信息不对称是相对一定的主体而言的。 使用企业会计信息的有关主体主要有企业管理层、投资者、贷款者、潜在投资者、供应商、证券交易所、经纪商、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其中,企业管理层为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其他均为外部使用者。会计信息的不同使用者由于种种原因对会计信息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这就是会计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不对称具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指会计信息在内、外部使用者之间分布不对称,内部使用者相较外部使用者更具信息优势;第二层是指会计信息在管理者与董事之间分布不对称,管理者相较董事更具信息优势;第三层是指会计信息在高层管

5、理者与低层管理者之间分布不对称,低层管理者相较高层管理者更具信息优势。因此,通常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会利用这种优势使另一方产生不利,从而使处于劣势的一方产生风险,这就是会计信息不对称风险。2.2 会计信息失真风险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账簿和报表披露的信息与真实情况不符。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无目的的会计信息失真,另一类是有目的的会计信息失真。 无目的的会计信息失真:是由于会计主体业务素质不高等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与实际不符,主要表现为原始凭证不完整、不规范,随意设置,使用会计科目、账目混乱,资料丢失等等。 有目的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主体在个人和小团体利益驱动下经过周密的安排而故意制造虚假信息,主要表

6、现为报帐的原始凭证是假的,帐薄记录是假的,报表数字是假的。由于会计信息的失真给企业及其相关人的决策的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所带来的风险, 称之为会计信息失真风险。2.3 非财务信息风险非财务信息是指以非财务资料形式出现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信息资料,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自然及相关环境所产生的效应,以便为投资和购买活动提供更完整的会计信息。一般而言,不在财务报表上反映的信息内容大都可以认定为非财务信息,它客观存在于经济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中。非财务信息可以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事项等进行解释,并对财务信息所未能反映的情况加以补充,从而

7、更好的帮助企业及其相关人作决策。由于非财务信息的不足而对企业及其相关人的决策的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所产生的风险,称之为非财务信息风险。2.4 会计信息管理风险会计信息管理是指对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处理至信息输出的整个过程的管理。会计信息管理是一项繁琐且复杂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会计信息管理中最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资料不完整。在前期的会计信息收集阶段,由于对原始资料和基本数据的收集或输入的不完整,从而影响了分析过程并给最终会计信息的输出结果带来重大影响。 保管不严。目前,会计信息多采用纸质信息和电子信息,纸质会计信息易受人为和意外损坏;电子会计信息保存在计算机

8、等媒介中,易造成人为或无意的疏忽而将信息丢失或泄漏,会计信息保管失误对企业及其相关人的决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系统安全。实际工作中,企业会计信息的管理流程无论基于什么计算机系统,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制技术的局限,造成了现有信息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和差错,而且事先并不为人所知。故这会给最终输出的结果带来严重影响。 会计信息管理流程不合理、不完备。企业会计信息管理流程直接受制于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备与否对企业会计信息管理有重要影响,会计信息管理流程的不合理、不完备,易导致会计信息管理失控,会计信息失真,从而产生风险。 信息输出缺乏时

9、效性。时效性是会计信息很重要的一个特征,不及时的信息带给企业的可能是一种完全相反的结果。会计信息输出的不及时也会对企业及其相关人的决策的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而带来风险。由于会计信息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误或纰漏而给企业及其相关人的决策的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而造成风险,称之为会计信息管理风险。3企业会计信息风险的识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在整个企业决策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会计信息风险也越来越受到各个企业的关注,为了有效的控制和管理这些风险,我们必须尽早的识别各种会计信息风险。而对各种会计信息风险的识别主要是从其产生的原因入手,注重对其特征及不利影响的认识和分析。3.1 会计信息不对称风险

10、识别会计信息之所以存在三层不对称分布,主要是由于代理、成本和权力三方面的因素。 一般而论,股份公司事实上是建立在一层层的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之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契约的连结。在此契约连结中,存在着层层代理关系。代理人为提高与其业绩相挂钩的报酬,必然会粉饰其财务信息。因此代理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财务信息的对称分布。 信息的获取是需付出成本即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信息的充分与否与所获取的付出是一个正相关。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既然提供信息需耗用一定的成本,因而往往由于成本的因素而妨碍了一部分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信息的充分享有, 形成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不对称分布。 在会计信息的外界使用

11、者中,有些使用者具有取得所需的充分而完全的信息的权力。而有些使用者则因不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力,而无法从企业获取其据以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分布,给企业以及外部使用者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使企业筹资成本高昂外界因缺乏充分的财务信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及股利分配等真实情况,使决策风险增加。为弥补风险可能引起的损失,资金所有者会要求有较高的资金回报,使企业的筹资成本上升。 使筹资环境恶化由于企业筹资成本高昂,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使企业更易发生财务危机。这一事实会使企业未来的筹资成本更高,筹资环境日益恶化。 信息的外部使用者的利益受到损害外界投资者由于得不到充分和可靠的会

12、计信息,其必然结果是部分资金将流入非安全企业,从而遭受损失。至于政府的税收收入因取决于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因而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分布由于导致社会资源的非有效使用,也使政府的税收收入受损。3.2 会计信息失真风险识别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我国企业中比较普遍,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方面的,会计人员自身的以及企业方面的原因等等。 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力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已初见规模,但还存在着问题: 一是会计法规制度不协调,法规制度实施不配套,法规体系还不够规范科学。二是对现有法规的贯彻执行不力。对于做假帐者惩罚力度不够。 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软弱无力 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包括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

13、质 业绩及利益驱动,业绩考核过于依赖利润指标,企业做假账现象普遍。 人为因素造成财务信息失真有些企业负责人出于种种目的指使会计人员造假,或虚增利润骗取贷款,或隐瞒利润逃税,或虚列数据掩盖贪污受贿,这些现象目前较多。会计信息失真会给企业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破坏投资环境,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企业越来越依靠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在资本市场,投资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 而虚假的会计信息影响投资者做出正确决策,损害他们的利益,打击他们投资信心,破坏投资环境,也影响了利用市场完成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造成国家税收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国有企业多年来

14、采用利润及经营目标考核形式,各个领导为政治上、经济上利益而调整利润,造成企业潜亏数额巨大,账面反映资产价值严重不实。而“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大多是为偷税逃税隐瞒利润,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一些经营者通过中介部门,压低国有资产价值,侵蚀国有资产。破坏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根据虚假的会计信息,企业当局难以做出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如产品的定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生产成本。费用该提不提,该摊不摊,使企业发生支出得不到补偿,资产得不到更新,企业长远发展无以为继的状况。助长了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会计通过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一些单位领导出于一已私利,授意甚至强制会计人员

15、设“帐外帐”“小金库”侵吞国有资产,将不合法支出合法化,恶化了社会环境,助长了不正之风。3.3 非财务信息风险识别非财务信息可分为企业内部非财务信息和企业外部非财务信息。 企业内部非财务信息主要是指企业内部控制及其生成的相关记录。内部控制结构包括控制环境、监控、风险评估、信息交流和控制活动5个部分。企业外部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宏观国民经济环境、行业情况、企业的商业经营环境、其他因素。非财务信息相对财务信息而言具有以下特点: 空间上的广泛性。非财务信息可以来自企业内部,也可以来自企业外部,而财务信息主要来自企业内部。在网络时代,由于信息的交流变得更为通畅,获取非财务信息的途径也进一步得到扩展; 时间上的延续性。非财务信息可能与企业过去事项有关,也可能与现在甚至将来的事项有关,而财务信息一般只与企业过去事项有关; 非货币性。非财务信息一般不以货币形式出现,而且大多是一种定性地描述; 真实性。由于非财务信息多而杂,外部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企业刻意去修饰它的可能性比财务信息要小。特别是外部的财务信息,就更加真实可信,一般不是企业所能控制的。3.4 会计信息管理风险识别会计信息管理是指对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处理至信息输出的整个过程的管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给企业及其相关人带来风险。会计信息管理风险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