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设计河南济源地质灾害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358267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21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组织设计河南济源地质灾害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企业组织设计河南济源地质灾害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企业组织设计河南济源地质灾害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企业组织设计河南济源地质灾害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企业组织设计河南济源地质灾害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组织设计河南济源地质灾害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组织设计河南济源地质灾害施工组织设计(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二章、编制依据第三章、工程概况第四章、工程施工方案4.1测量放线4.2土石方工程4.3灌溉引水工程4.4道路工程4.5生物工程4.6人工湖工程第五章、施工组织保证措施及企业现场机构设置5.1施工管理目标5.2施工组织机构5.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仪器配备情况5.4劳动力安排计划5.5施工总平面图5.6临时用地表第六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6.1创优工程的保证措施6.2工程施工过程的自检体系与专职质检6.3质量保证管理措施第七章、确保安全文明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7.1建立安全组织机构7.2保证安全技术组织制度7.3安全教育7.4安全检查7.5施工现场及临时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2、7.6安全生产具体措施第八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与施工进度计划8.1工期保证措施8.2施工进度计划第九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9.1环境保护措施9.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第十章、季节施工措施10.1雨季施工措施10.2冬季施工措施10.3夏季高温施工措施10.4农忙保勤措施10.5节假日施工的措施10.6夜间施工措施第十一章、成品保护和工程竣工保修管理措施11.1成品保护11.2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管理11.3建立质量回访维修制度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

3、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为基点,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并结合我公司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忠实服务业主的宗旨进行的。如能中标,我公司将于拿到中标通知书后的7天之内与业主签订合同,并在本投标书的基础上,按照施工图补充、完善各分项工程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形成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业主满意。第二章、编制依据(1)河南济源克井煤矿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招标文件及图纸资料;(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

4、10-2002);(5)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8)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9)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1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1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0223-2011);(1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13)园林绿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B440300/T 29-2006);(14)城

5、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标199946号);第三章、工程概况一、交通位置项目区位于济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范围内,玉川产业集聚区向南距济源市中心城区2公里,向北距山西晋城市60公里,衔接豫晋产业,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东依G55二广高速及G207锡海线,西通S247济阳线,南接S306卫柿线,10分钟车程可达国家干线公路二广高速与长济济运高速公路(成“十”字形构架)立交,80分钟车程可达郑州国际机场。国家干线铁路、晋煤外运大动脉侯月线与焦柳线交汇,年运输量超亿吨,两个货站盘谷寺车站、莲东车站,年周转货物1000万吨。区内“四纵三横”主干道,纵横互通,为企业原料、产品内输外运、大进大出提供

6、快捷通道。二、气象水文(1)气象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带,总的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时令短,冬季干冷少雨雪。年平均气温14.3。全年无霜期230天。年平均降水量648毫米,集中在七、九两个月,据近十年来的降雨量统计,历年降雨量极不平衡,变化幅度较大,最大降雨量为978.9mm(2003年),最小降雨量为329.5mm(1997年),相差2.97倍,年降雨量绝对值相差649.4mm。(2)水文区域上河流均属黄河水系,自然河流主要有北蟒河、沁河,人工渠系有引沁济蟒渠,为本区主要水工设施,且为本区农业提供了主要灌溉水渠。项目区无大的河流及水体,仅发育一些冲沟,枯水季节干枯。

7、三、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太行山余脉孔山,属低山丘陵,海拔标高225-350米,最高点位于项目区东南角,海拔350米,最低点位于区内东北部,海拔225m,相对标高125m。组成岩性北部为石炭系石灰岩和粘土岩,南部为奥陶系厚层状石灰岩。上部覆盖第四系残坡积粘土。山体自然条件下起伏不平,冲沟较发育,由于对石灰岩和粘土矿的开采,山体采坑、渣堆、陡崖遍布。第四章、工程施工方案4.1测量放线根据本工程,本工程特点,我公司将从组织上认真对待此工程,抽调过硬的工程技术人员,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力度,在施工技术中运用较成熟的施工技术,投入具有一定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确保施测质量。1、按规范要求做好施工平面高程

8、控制网的布设、复核、检测工作,保证施工放样有一个可靠地基准。2、对于重要点线的放样工作,施工单位必须申报施工放样测量方案,经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3、测量工艺流程设计图纸会审控制点、高程点复核分段建立施工控制网报监理审批、监理认可放样报监理审批、监理认可。(1)设计图纸会审组织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各相关单位对图纸会审,对项目施工的疑点、难点由设计单位进行答疑。(2)控制点、高程点复核对设计或业主单位提交的控制点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各分项工程的起点、终点进行复核、检查。(3)分段建立施工控制网根据甲方所提供的控制点、高程点,分段建立施工控制网,在建立控制方格网时应与总平

9、面图相配合,以便施工过程中能够保存最多数量的控制点标志。(4)报监理审批、监理认可把分段建立的施工控制网向监理单位报验,在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5)放样根据建立的分段施工控制网,对各工程段进行放样,确定起点、终点、拐点等。(6)、报监理审批、监理认可把各工程段放样后的材料向监理单位报验,在监理单位审批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4、放线注意事项(1)认真校核放线施工图,对放线施工图除进行反复校对外,还可借助比例尺校核。(2)由于整个放线工作先后共需多遍,部分点线反复使用,所以还必须考虑后续工序对放线的干扰。(3)各点线均应编号,杜绝差错。(4)做好仪器和器具的校核与检修工作。减少放线误差。

10、(5)仪器、器具专人使用,专人保管。4.2土石方工程一、土地平整(一)平整工程工艺流程平整工程施工建议程序:耕植土堆存挖土运土填土对塌陷低洼地(塌陷坑、地裂缝)分层回填压实表层土回填回填土平整场地耕地疏松。1、依据土地调配图,在挖填区域田块内布置控制桩并进行测量、放样。2、表土剥离及土方调配:在需要进行开挖或回填的土方平整的单元内,先将田块表面50cm的表土进行剥离,集中堆放;然后根据土方调配图及田块设计高程进行开挖、回填,在回填过程中必颓进行碾压密实,达到设计要求,底土层的平整度应满足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设计图册中的挖填方设计标高应统一减去0.5m后(表土剥离

11、厚度),再挖填设计高度。3、表土回填及平整场地:在田块底土层土方配回填完成后,将堆放的表土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回填到设计高程,然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机械翻耕及人工精细平整的措施,保证田面平整度不得超过30mm。(二)施工质量要求1、挖、填方工程技术要求:(1)表土剥离后就近堆放于还未施工的田块中,避免重复运输;(2)覆盖土层分层压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3)平整后场地标高允许偏差10cm,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cm;(4)平整后地块坡降不大于2%;2、覆土要求:(1)覆盖土层分层压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2)土壤厚度不小于50cm,厚度误差小于5cm,土壤中的砖、碎石块应予以挑练。因治理区

12、耕植土中含碎石相对较多,在砖、碎石块筛选后,可能无法保证覆土厚度为50cm,因此在挖填方过程中,应先预留一部分细土用以补充该部分土损。经过上述步骤,严格控制质量,平整工程过后,治理区各个田块在实际允许的坡度之内,沿着原始整体地形的坡向均已整平,便于后期的耕作浇灌,而相邻田块之间大体上沿着原始整体地形坡向,阶梯式的高程差不超过1.5米。二、土方开挖1、应绘制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以及挖出土方的堆放地点等。绘制土方开挖图应尽可能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2、大面积基础标高不一,机械开挖次序一般采取先整片挖至一平均标高,然后再挖至个别较深部位。当一

13、次开挖深度超过挖土机最大挖掘高度(5m以上)时,宜可分二三层开挖,并修筑10%15%坡道,以便挖土及运输车辆进出。3、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应用少量人工配合请坡,将松土清至机械作业半径范围内,再将机械掏取运走。人工清土所占比例一般为1.34%,修坡以厘米作限制误差,大面积挖方宜另配一台推土机清土、送土、运土。4、挖掘机和运土汽车进出场地的运输道路,应尽量利用基础一侧或两侧相邻的基础(以后需开挖的)部位,是它互相贯通作为车道、或利用提前挖除土方后的地下设施部位作为相邻的几个场地开挖地下运输通道,以减少挖土量。5、机械开挖应由深而浅,基底及边坡应预留一层150300mm厚土层用人工清底、修坡

14、、找平,以保证基底和边坡坡度正确,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6、做好机械的表面清洁和运输道路的清理工作,以提高挖土和运输效率。7、土方开挖可能影响临近建筑物、管线安全使用时,必须有可靠地保护措施。8、机械开挖施工时,应保护支撑不受碰撞或损坏,同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定期进行复测检查。9、雨期开挖土方,工作面不宜太大,应逐段分期完成。排水系统应保持良好。汛期应有防洪设施,防止雨水侵入场地。冬季开挖土方,如挖完土隔一段时间施工需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以防遭受冻结。10、土方开挖注意事项(1)大型挖土及降低地下水时,应经常注意观察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

15、有无下沉和变形。如有下沉和变形,应与设计和建设单位研究采取防护措施。(2)土方开挖中如发现文物或古墓,应立即妥善保护并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来现场处理,待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3)挖掘发现地下管线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如发现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观测孔等亦应加以保护。如施工必须毁坏时,亦应事先取得原设置或保管单位的书面同意。(4)基坑槽、管沟支撑宜选用质地坚实、无枯节、透节、穿心裂折的松木和杉木,不宜使用杂木。(5)支撑应挖一层支撑 好一层,并严密顶紧,支撑牢固,严禁一次将土挖好后再支撑。(6)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和观测临近建筑物的情况,如发现支撑有松动、变形、位移等情况,应及时加固或更换。加固办法可打紧受力较小的木楔或增加立柱及横撑。支撑的拆除应按回填顺序依次进行。多层支撑应自下而上逐层拆除,拆除一层,经回填夯实后,再拆上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