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管理产品规划体验极差的中国互联网产品与现象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345899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管理产品规划体验极差的中国互联网产品与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产品管理产品规划体验极差的中国互联网产品与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产品管理产品规划体验极差的中国互联网产品与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产品管理产品规划体验极差的中国互联网产品与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产品管理产品规划体验极差的中国互联网产品与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品管理产品规划体验极差的中国互联网产品与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管理产品规划体验极差的中国互联网产品与现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验极差的中国互联网产品与现象 越来越多网民知道“用户体验”这个词,虽然他们可能并不完全了解用户体验所包含的内容,但至少,他们能告诉你,他们觉得怎样才好,怎样是不好的。 和Web1.0时代不同的是,Web2.0时代网站百花齐放,用户不只有一个选择,相反,用户有很多选择。如果一个网站的用户体验做得非常差-除非用户必须使用这个网站-否则用户将会慢慢离开。 这期极客观察就抛弃以往只称赞不批评的风格,尝试分析中国互联网上用户体验极差的一些产品、服务和现象。 一、别这么繁琐行不行?当我们的观察员在各个微博问他的关注者,“你认为中国互联网体验极差,但有时不得不用的5个网站/软件/手机应用是?”,得到的回复

2、里,几乎每个都包含了“支付宝”。甚至,有的人连续回复了5个“支付宝”。支付宝是国内使用率最高的支付服务,它的用户体验之所以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用户完成一次支付要花费相当大的成本。我们来模拟一次使用过程:1、用户A想在淘宝上购买价值3000元的商品,他发现自己的帐号没钱,于是打电话让用户B从支付宝里给他转账3000元。2、用户B在苹果电脑Mac系统下用Firefox浏览器打开支付宝,准备登录,却无法输入密码,提示要安装安全控件。这时,因为安全控件只有Safari浏览器的版本,他必须更换浏览器。3、B关掉了Firefox,打开了Safari,重新打开支付宝网站,在登录框的地方点击下载了安全控件,安

3、全控件提示他要重启浏览器,于是他重启了Safari。4、B终于登录了支付宝,他找到了“我要付款”按钮,准备给A打款。5、当他输入3000元时,系统提示他最多只能给A汇款2000元。6、B在Google中寻找到了解决方法,他必须成为支付宝证书用户,那样就可以一次性转账3000元了。7、当他艰难地找到申请证书的入口时,系统提示说:对不起,数字证书暂时不支持您的浏览器。您可以使用:IE,遨游,TT,360浏览器重新登录。8、B感到很无奈,因为Mac系统下没有提示里所说的浏览器,准确地说,Mac下没有IE内核的浏览器。9、于是,B找同事借了一台Windows系统的电脑,使用IE打开了支付宝,支付宝提示

4、他要安装安全控件才可以使用。10、B又一次安装了安全控件,并进入了申请证书环节。11、申请证书期间,支付宝提示会发短信到B的手机以验证,于是B不得不拿出手机看短信。12、折腾了大半天后,B终于将款项付给A了。13、A等了很久,终于等到3000元了。14、但是,A接到了支付宝的通知,说他的帐号没有通过实名认证,无法使用B转账过来的3000元。15、A很沮丧,但3000元还是要用的,于是他将身份证扫描了出来,提交给支付宝,准备实名认证。16、但是,实名认证并不是马上完成的,也就是说,A需要登上一两个工作日,他的实名认证才能完成,他才能使用帐户里的3000元。 17、A和B都感到很愤怒,并发誓以后不

5、再使用支付宝。如果用表情来描述A和B的情绪,将会是这样的:A:B支付宝将繁琐的步骤美其名曰:高安全性。美国最大的支付服务Paypal,登录时不需要安装安全控件,也不需要数字证书。为什么从来没有关于Paypal安全性差的报道?“安全性”不是用户体验差的借口。高安全性的网站,用户体验一样可以做得好,Paypal就是一个例子。如果支付宝仗着用户基数大,不为提高用户体验而努力,它很有可能会被同行赶上。当然,目前同行的腾讯财付通、快钱在用户体验上做得也不比支付宝好,这或许是支付宝一直不思进取的理由:反正别人的更差,我为什么要做得更好?二、别逼我用IE 6行不行?在微博调查里,我们收到的反馈里排在第二位用

6、户体验差的网站是:网银。不是某个网银,而是各个网银。IE几乎是公认最差的浏览器,但是,中国的银行们对IE的爱却是最深的。“请使用IE”、“请安装安全控件”,几乎每一家银行都会要求客户使用IE,同时安装银行方提供的ActiveX控件,才能登录。如果你使用的是Firefox,抱歉,你不能使用网银,你得换到IE上。如果你使用的是Mac或Liunx,对不起,你得换Windows。银行们认为,拥有Windows、拥有IE才是他们的客户,其它的,用一句流行语来说,一切都是浮云。有些银行,比如北京银行,不仅对IE情有独钟,它对IE6更是恋恋不舍。如果用IE8登录北京银行,后台将是一团乱,如下图所示:你必须使

7、用IE6,是的,那个推出已经有8年老掉牙的浏览器才能让网页“正常”起来。 国内网银之所以要求用户必须使用IE是因为它们从一开始推出网银时就使用了当时被认为是安全的 Active X 技术,而 Active X 技术是微软发明的,它必须应用到IE里。Active X能有效阻止键盘监听程序,因此,能有效地防止用户的银行密码被监听。然而,Active X本身就存在缺陷,它有着众多的安全漏洞。一个简单的浏览器工具栏就能轻易地偷走用户的数据,何况使用管理员权限安装的Active X程序?要解决安全问题,不能依托在一个本身就存在安全漏洞的工具上。 但是,对于国内的银行来说,若抛弃Active X技术,拥抱

8、IE外的浏览器,这无疑会给它们带来更多的人力成本。最可怕的不是要花费更多的人力财力,而是领导们没有意识到世界上除了XP+IE6还有其它配搭。 欣慰的是,浦发银行和建设银行目前已经支持非IE浏览器登录,而其它银行,目前还没有任何动静。三、别消耗我鼠标寿命行不行?国内的门户网站很喜欢让用户多点击几次鼠标,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变相获取更多的流量,以及潜在的广告点击可能性。一个很常见的例子是:1、门户在新闻首页头条位置放置一吸引人的标题2、用户点击该标题后进入到不是该新闻的页面,而是该新闻所属的专题页3、用户在专题页找到原先想看的新闻,点击标题后终于进入到新闻的页面 对于用户来说,第2步完全是可以省略

9、的,因为用户之所以点击该新闻标题,目的是为了看新闻,而不是在专题里再次寻找这条新闻。再看另一个例子:1、用户打开某篇新闻的页面2、看了一张图和一段文字后,点击下一页继续查看 3、看了一张图和一段文字后,点击下一页继续查看4、看了一张图和一段文字后,点击下一页继续查看5、看了一张图和一段文字后,点击下一页继续查看17、看完新闻,关闭了浏览器 为了看完一篇新闻,用户需要连续点击10多次鼠标。门户网站为了提高其流量,不得不用下三流的骗取流量手段,除了上述的两种做法外,比较常见的还有:使用性感图片、使用危言耸听的标题等。门户网站应该用提高内容质量的方式来增加流量,而不应该试图让用户加载重复无用的内容来

10、让自身的流量看起来更好看一些、向广告主交代时数据更好看一些。在抄袭成风的中国互联网,内容从来都不是独家的,如果你的网站用户体验做得不够好,用户早晚会离开。四、国有企业请给力一点中国银行的“中银掌上行”软件被认为是iPhone App Store上体验最差的中文软件之一。按照银行们对IE热恋的思维来思考,它们推出iPhone客户端应该是一大进步了。然而,它们虽然拥有几乎花不尽的资源,却做不出让人感到满意的产品。以中国银行的“中银掌上行”为例,这款iPhone应用需要你做以下操作才能登录: 1、关闭WiFi。是的,不能使用WiFi登录。2、用一台有IE的电脑设置网银登录ID。是的,不能用银行卡号登

11、录。3、安装银行方提供的通信插件才可使用。这个通信插件会导致iPhone接下来无法使用3G。作为一台iPhone,不使用WiFi是一件浪费感情的事;作为一个银行客户端,不能使用银行卡号,而必须使用自定义ID登录是一件让人无语的事情;作为一个iPhone上的应用程序,需要用户另外安装通信插件才可使用,这是一件荒谬的事情。建设银行的iPhone客户端也好不到哪里去。和中国银行的客户端一样,这个客户端不能使用WiFi登录,甚至不能使用cmnet作为接入点来登录。cmnet是中国移动用户使用iPhone上网唯一能使用的接入点,于是,建设银行为移动用户提供“通信插件”。这些用户反馈,银行们都看到了么:要

12、说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没有测试iPhone软件就上线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它不是不拥有测试人员,而是缺乏做好产品的心。国有企业,请你们做产品给力一点,钱花了,但产品远远跟不上时代。五、一刀切地删帖 在中国上网,被删帖是再正常不过的。中国的网民们大多数都能理解删帖这种行为,但是,删帖是一回事,乱删帖却是另外一回事。一般来说,那些违反社区政策的帖子会被删除。但很多时候,帖子的审查员往往为了省事,会将没有违反社区政策的帖子删除。当被称为“GFW之父”的北邮校长方滨兴驾临的新浪微博时,很多人去新浪微博对方滨兴表达的不齿。这些表达都被新浪方面删除了。然而,也有一些正常的向方校长打招呼的微博被删除,新浪方面为了避免麻烦,干脆一刀切,删除所有给方校长的微博回复。前面说过,删帖,中国网民是理解的。但是,胡乱删帖,这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在删帖的大背景下,网站的审查团队应该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知道哪些是应该被删的,哪些是不应该的。而不应该为了省事而一刀切操作。 这一部分例子不能多举,举多了这期的观察就出不来了。来自极客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