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教学案例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3934451 上传时间:2017-10-2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7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教学案例 (2)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教学案例 (2)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教学案例 (2)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教学案例 (2)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教学案例 (2)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教学案例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教学案例 (2)(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教学案例教学案例 1: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康熙年间,大量的西方传教士来华,他们通过寄送传教报告、书信、回忆录等,向欧洲介绍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产丰富、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中国形象,并进而形成长达百年的欧洲“中国热”。但是,在 18 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并更加闭关锁国。而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则以英国产业革命为标志开始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工业上的空前发展,使英国有了更多的对外扩张要求。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政府决定以给乾隆皇帝贺寿为名派遣使节访问中国,讨论两国的贸易和建交问题,并希望缔结一项伦敦与北京之间的商业联盟条约,从

2、而得到贸易上的最优惠待遇。英国在出使人选问题上颇费了一番脑筋,他们考虑到中国历来轻商,且官吏傲慢、精明,所以使者必须是与商业无关、地位崇高且办事能力强的人。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出身贵族,获有神学硕士学位,做过驻俄公使、爱尔兰事务大臣和印度马德拉斯总督,被英国政府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副使斯当东(George L. Staunton)是法学博士,代表团其他成员也都是各种专家,有哲学家、医生、机械专家、画家、制图家、植物学家、航海专家及一些有经验的军官。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在给乾隆皇帝的信中写道,他们派人出使中国的目的,绝非谋求扩充本国领土,亦非谋求获取外国财富,而只是为了“研究

3、世界各地的出产,向落后地方交流技术及生活福利的知识”,“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1但信中还是明确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珠山(即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在北京设立洋行;得到珠山附近一个岛屿,以便储存货物;在广州附近拨出一小块土地供英商居住;英商货物由广东至澳门在内河行走时,不上税或少上税等。1792 年 9 月 26 日,马戛尔尼使团从朴次茅斯起航。为了向中国显示英国势力的强盛,抑制中国人的傲慢,英国政府让特使和 56 名使团成员乘坐装有64 门炮位的“狮子”号军舰,并选了一支 50 人的精悍卫队。另外 39 名成员和送给中国皇帝的礼物载于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印度斯坦”号。

4、马戛尔尼使团携带的礼品多是代表英国文明的天文地理仪器、钟表、乐器、车辆、兵器、船模等。1793 年 8 月 5 日,马戛尔尼使团在天津大沽上岸后,对陆上的中国进行了认真的观察。“狮子号”船上的第一大副安德逊在描述当地的炮台时说:“这地方只有一个炮台,仅仅是一个方形的塔,看样子与其说是为了保卫之用,不如说是为了装饰。它虽然是很靠近海面而且临视着江口,但是在围墙上一个大炮也没有。”28 月 6 日,清政府指派王文善前来处理英国使团事务。王文善雇了一些民船接待英国使节。安德逊发现,中国民船的构造形式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但在航海技术方面的科学毫无进展,这些船只与 100 年前的船只显然是同样的。由于英国

5、东印度公司董事长事先写信通知两广总督,说马戛尔尼是前来补祝乾隆皇帝 80 寿辰的,并带有 600 箱价值 1.5 万英镑的礼品,因而清廷方面准备充分,招待热情周到。马戛尔尼从天津到北京所乘的船和轿上都挂着“英吉利贡使”的字样。马戛尔尼虽然对此处置并不满意,但担心反对无效而碍于正事的完成,便未公开抗议。但对清廷要求他必须向中国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一事,马戛尔尼提出了一个反条件,即要求清廷派一个与他一样等级的官员在英王肖像前也行三跪九叩之礼,以示平等。这个提议被清廷拒绝。经过多次交涉,双方才勉强达成协议:马戛尔尼用谒见英王时最恭敬的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即免冠鞠躬,单腿下跪。在与中国官员打交道的过程中,

6、英国人发现:“从接待大使人员的样子看,在他们的鄙陋的服装表面,和他们所乘的车辆方面,与英国迁移贫民到贫民教区的样子很相像,而和一个强大帝国的代表所应有的尊严不称。”38 月 28 日,王文善向英国使团传达:皇帝期望大使前往热河相见和接受国书。在前往热河的途中,马戛尔尼等人发现到处都是贫瘠之土。9 月 14 日,马戛尔尼佩带金刚石伯爵勋章,斯当东佩带牛津大学法学博士绶带,在热河行宫觐见乾隆皇帝,清朝军机大臣和珅也一同会见。马戛尔尼单膝下跪,颔首,递交国书后向皇帝献上了黄金和精制并饰有宝石的书籍、珐琅钟表、气枪等礼品,乾隆皇帝也回赐玉如意。马戛尔尼认为,赏赐之物似乎没有多少价值。觐见没有谈实质问题

7、,乾隆简单地询问了英王的情况,赐给马戛尔尼和斯当东各自一杯“御酒”了事。9 月 28 日,马戛尔尼等人回到北京。马戛尔尼希望用从英国带来的礼物打动中国皇帝,因而在圆明园展示了包括当时西方改良的天文仪器、天体循环模型、英国著名企业制造的最新产品,等等。乾隆看后说:“这些东西好得足以逗乐小孩。”4在与和珅就英王国书中所提的要求进行谈判时,马戛尔尼提出开放宁波、舟山附近海岛一处以囤货,割广东省城附近一处供英商居住,裁减关税,自由传教等要求。和珅采取“顾左右而言他”的方法回避。随后,和珅将乾隆皇帝对英王国书的答书转交给马戛尔尼。乾隆的敕谕说:“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无贵重。尔

8、国王此次赉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亲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5乾隆最后全盘拒绝了英国的通商要求。依照中国法律,使团在中国的停留最长不超过 40 天。因此,马戛尔尼央求自己掏钱在北京多待几天,目的是加强英王和中国皇帝之间的“牢固的友谊”,并且英王盼望接待中国使节的回访。但和珅避免直接回答,而是将话题转到皇帝对大使健康的关心上,这使马戛尔尼得出结论:官员们极不乐意处理商业事宜。1793年 10 月 7 日,马戛尔尼一行只好离开北京。1794 年 9 月 5 日,马戛尔尼一行返回英国。该使团的一位成员这样描述他们的出使经历:“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

9、句话:我们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6马戛尔尼向欧洲人描述对中国的观感时说:东方巨人在蓝布袍子下露出了一双泥足。资料来源:1.见文中注释。2.季压西、陈伟民:中国近代通事(一),学苑出版社 2007 年 1 月第1 版。3.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三联书店 1995 年 8 月第 1 版。思考讨论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西方国家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试分析其原因。2.马戛尔尼率团使华失败是否仅仅是中英间的“礼仪之争”? 1 英斯当东著,叶笃义译: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5 年 1 月第1 版,第 24 页。2 英安德逊著,费振东译:英国

10、人眼中的大清王朝,群言出版社2002 年 1 月第 1 版,第 50 页。3 英安德逊著,费振东译:英国人眼中的大清王朝,群言出版社2002 年 1 月第 1 版,第 83 页。4 何伟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年 2 月第 1 版,第 115 页。5 梁廷枬:粤海关志第 23 卷,第 8-9 页。6 周 宁编著:2000 年西方看中国(下),团结出版社 1999 年 2月第 1 版,第 636 页。教学案例 2:从传教士的活动看鸦片战争及其危害由于康乾年间的中西礼仪之争,清政府实行了禁教政策。鸦片战争爆发前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不敢公开传教,第一个来

11、华的英国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只好以东印度公司职员的身份在中国活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些欧美传教士积极参与了鸦片战争,并协助英国侵略者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德国传教士郭士立(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就充当了这样的急先锋。郭士立,又译为郭实腊,1803 年出生于普鲁士的波美拉尼亚省。由于家庭贫穷,他早年辍学当了一名马具学徒工。当普鲁士国王前来视察时,他借机向国王献上了一首拙劣的诗,表达自己想成为海外传教士的强烈愿望。国王遂传旨命他学习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准备将来派其去君士坦丁堡,参加普鲁士使馆的工作。但郭士立并未遵从国王的

12、旨意,而是选择了献身宗教事业的道路,前往荷兰进入鹿特丹神学院学习。1826 年,郭士立从神学院毕业后被派到东方荷属东印度群岛传教。郭士立来到东印度群岛后,通过对东方世界的了解,对深入中国内地传教产生了浓厚兴趣。他除了努力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外,还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士立”,并归宗于来自福建同安的郭姓家族,还经常去码头寻访来自中国的商船水手,恳请带他到中国东南沿海去。1831 年 6 月 3 日,有一位来曼谷做生意的福建商人答应带他去天津。郭士立搭乘的这艘中国商船从暹罗出发,沿中国海岸线北上,于 9 月底到达天津港口。他沿途散发宗教传单,运用有限的医学知识和药品为下层群众免费看病、送药,了解中国

13、沿海的政治经济,并借机向中国人传教。他在船上经常自言自语道:“我心中长久以来就怀有这样的坚定信念,即在当今的日子里,上帝的荣光一定要在中国显现,龙要被废止,在这个辽阔的帝国里,基督将成为唯一的王和崇拜的对象。”1同年 12 月 13日,郭士立折返广东,在澳门上岸后受到了马礼逊等基督教传教士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郭士立的首次中国沿海航行引起了西方人士的普遍关注,在澳门的英、美等国商人纷纷向他咨询中国沿海各口岸的情况和航路。东印度公司的大班马治平请他再次出发作详细的侦察,并指派该公司的高级职员林德赛(化名胡夏米)与他一道进行“一次试验性的商业航行”,要求他“查明这个帝国北方能逐步地最适应于向英国商

14、品开放的口岸,究竟可以到达多远,中国人和地方政府的意见,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英国。”21832 年 2 月 7 日,郭士立一行乘坐“阿美士德号”商船从澳门出发,一路上探测航道、测绘海域图,并对各个港口的防务、商业等进行刺探。6 月 20 日,他们到达上海。随后,他们不顾清政府的禁令,用 19 天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军事、经济情报。郭士立发现,苏、淞、浙是中国的商业要地,上海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广州,这使他感到必须想方设法渗入这一地区,才符合西方人的利益。这次侦察,他们用了 7 个月,到同年 9 月 5 日才回到澳门。不久,林德赛就向英国政府建议对中国发动战争,而且提出了具体的作战方案和所需的兵力及

15、时间、路线等。郭士立回到澳门后,许多鸦片贩子都争着请他带路到中国沿海去推销鸦片。大鸦片贩子查顿以最优厚的待遇聘佣郭士立,并答应为他的传教活动提供长期捐款。1832 年 10 月 12 日,郭士立第三次出发到中国沿海进行罪恶活动。其航行的主要目的是侦察如何在中国沿海扩大鸦片走私。这次航行,他一直窜到东北奉天地区沿海一带,直到次年 4 月 29 日才折返澳门。1834 年,郭士立又受雇于查顿,乘坐查顿的船只在中国沿海活动。1835 年 11 月,郭士立被任命为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的中文秘书兼翻译,其主要职责是帮助英国进行鸦片走私,扩大殖民侵略范围。郭士立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又多次在中国沿海进行间谍活动,

16、仅他协助一个英国鸦片贩子到福建泉州走私鸦片,一次就使该贩净赚 5.3 万英镑,并在泉州建立了走私鸦片的秘密据点。1836 年,义律担任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时,曾多次与郭士立商议,如何在清廷内部销售鸦片。郭士立献计道:“要路显官,尽为私人奸佞之徒,惟苞苴是尚。朝廷命官都嗜好鸦片,故倘以贿赂扩张贩路,必能达到目的。”31839 年 9 月 1 日,林则徐下令将英国人驱逐出澳门,郭士立声称自己是德国人,不在驱逐之列。但清朝官员知道他是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忠实而杰出”的中文秘书和翻译,还是把他与英国人一起驱逐出境。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郭士立马上做了英国侵略军陆军总司令卧乌古的翻译、参谋兼向导,随军北上。英军在定海建立殖民政府时,郭士立则以民政部门负责人的身份住在定海县衙内,不久升为“民政官”,中方史料称其为“伪县令”。期间,他还威胁当地地痞讹诈勒索定海县城内的当铺、商行,充分显示了他是一个伪善的传教士。1841 年 10 月,英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