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职工素质水平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342694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文化职工素质水平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企业文化职工素质水平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企业文化职工素质水平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企业文化职工素质水平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企业文化职工素质水平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职工素质水平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职工素质水平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工素质水平:企业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前 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七大又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社会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更是文化经济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力的竞争,企业文化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企业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通过实习于金苑大酒店的经历,我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潜在动力,而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弱与职工队伍的素

2、质提升是相辅相成的。企业文化的发展为职工素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职工素质的提升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增强了活力。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优秀的职工队伍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企业文化建设 1.企业文化 1.1企业文化的定义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

3、、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1.2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的内涵具体包括如下一些因素:价值观、行为准则、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为生产经营管理而形成的观念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论,它强调管理中的软要素,其核心涵义是企业价值观。 1.3企业文化的具备的要点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始终会以“解决问题”做为自己的宗旨; 企业文化是被大家认为有效的而共享的; 企业文化是共同遵循并自觉维护的; 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游戏规则。

4、 1.4企业文化的功能 教育功能。健康的组织风气,丰富的文化生活会使企业成员工产生团结、向上、进取的精神境界。 凝聚功能。作为一种价值观念载体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便会对企业员工起到很大的“黏合剂”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员工处于最佳位置,发挥最大潜能,最终达到整体力量大于个体力量之和。 约束功能。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最终体现为员工的自我约束,一方面不会造成硬规定带来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会使各项规定得到更为有效的落实。 协调功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企业文化追求的目标,是企业文化协调功能的最终实现,而这种协调功能最终体现为企业员工自我协调和自觉协调意识与能力的增长。2.企业文化建设2.1企业文化

5、建设的定义企业文化建设是指企业文化相关的理念的形成、塑造、传播等过程,重口号轻落实;重宣贯轻执行。突出在“建”字上,是基于策划学、传播学的,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策划和传播,是一种泛文化。2.2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等四个层次的文化。学习型组织的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宗旨和追求的目标,从而构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物质层文化物质层文化是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加以表现的表层文化。 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是物质文化的首要内容。其次企业的生产环境、企业容貌、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等

6、也构成企业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行为层文化行为层文化是指员工在生产经营及学习娱乐活动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指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包括企业行为的规范、企业人际关系的规范和公共关系的规范。企业行为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行为。 企业行为的规范是指围绕企业自身目标、企业的社会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行为规范。企业行为的规范从人员结构上划分为企业家的行为、企业模范人物行为和员工行为等。 企业人际关系分为对内关系与对外关系两部分。对外关系主要指企业经营面对不同的社会阶层、市场环境、国家机关、文化传播机构、主

7、管部门、消费者、经销者、股东、金融机构、同行竞争者等方面所形成的关系。 企业公关策划及其规范。 服务行为规范:是指企业在为顾客提供服务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是企业服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制度层文化制度层文化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与一定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行为规范的要求。它规范着企业的每一个人。企业工艺操作流程、厂纪厂规、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等都是企业制度文化的内容。企业的制度文化是行为文化得以贯彻的保证。 企业领导体制是企业领导方式、领导结构、领导制度的总称。 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为有效实现企业目标而

8、筹划建立的企业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企业组织结构的选择与企业文化的导向相匹配。 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最大利益,在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 核心层的精神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 “参与、奉献、协作”的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企业经营宗旨、价值准则、企业信条的集中体现,它构成企

9、业文化的基石。通常通过厂歌、厂徽、厂训、厂规等形象的表现出来。 “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哲学: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提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企业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物关系上形成的意识形态与文化现象。与民族文化、特定时期的社会生产、特定的经济形态、国家经济体制及企业文化背景有关。 “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体现在处理股东、员工、顾客、公众等利益群体的关系中,包括利润价值观、经营管理价值观和社会互利价值观。2.3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观念团队理念 团队精神 领导理念 经营服务理念 精细核算理念 质量理念 文明工地“窗口”理念 名人效应理念 科技创新理

10、念 依法治企理念 2.4企业文化建设的通常方法晨会、夕会、总结会 晨会、夕会、总结会在每天的上班前和下班前用若干时间宣讲公司的价值观念。总结会是月度、季度、年度部门和全公司的例会,这些会议应该固定下来,成为公司的制度及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思想小结 思想小结就是定期让员工按照企业文化的内容对照自己的行为,自我评判是否做到了企业要求,又如何改进。 张贴宣传企业文化的标语 把企业文化的核心观念写成标语,张贴于企业显要位置。 树先进典型 给员工树立了一种形象化的行为标准和观念标志,通过典型员工可形象具体地明白“何为工作积极”、“何为工作主动”、“何为敬业精神”、“何为成本观念”、“何为效率高”,从

11、而提升员工的行为。上述的这些行为都是很难量化描述的,只有具体形象才可使员工充分理解。 权威宣讲 引入外部的权威进行宣讲是一种建设企业文化的好方法。 外出参观学习 外出参观学习也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好方法,这无疑向广大员工暗示:企业管理当局对员工所提出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因为别人已经做到这一点,而我们没有做到这些是因为我们努力不够,我们应该改进工作向别人学习。 故事 有关企业的故事在企业内部流传,会起到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企业创业、发展史陈列室 陈列一切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物品。 文体活动 文体活动指唱歌、跳舞、体育比赛、国庆晚会,元旦晚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可以把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贯穿进行。 引进新人,引进

12、新文化 引进新的员工,必然会带来些新的文化,新文化与旧文化融合就形成另一种新文化。 开展互评活动 互评活动是员工对照企业文化要求当众评价同事工作状态,也当众评价自己做的如何,并由同事评价自己做得如何,通过互评运动,摆明矛盾,消除分歧,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明辨是非,以达到工作状态的优化。 领导人的榜样作用 在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当中,领导人的榜样作用有很大的影响。 创办企业报刊 企业报刊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企业报刊更是向企业内部及外部所有与企业相关的公众和顾客宣传企业的窗口。(二)职工素质水平:企业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1.企业文化的主体:职工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依靠

13、企业的主体来形成并依靠他们传输到企业的每一个员工。 1.1企业文化建设突出以“主体”为依靠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劳动者,生产者和决策者,他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强调突出和依靠主体,就是要主张吸收员工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创造的特色文化原料,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断充实文化的内容。只有具备强硬的领导班子,加上全体的员工与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方可取得成功。 1.2“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 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管人,而人又是生活在客观的环境之中,虽然他们也在一个组织和部门中工作,但他们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可能与组织不一致。重视人的因素,就要注意人的社会性,对人的需要予以研究和探索。在一定的条件下,尽最大

14、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以保证组织中的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地完成组织目标而自觉作出贡献。我们提倡不但制度化管理员工,还要“人性”化管理员工。真切的体现“人本管理”的内涵。比如正泰集团在使用人才时的“人本文化”为:“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毒品;无才无德是废品。”又如奥康集团 秉承“有德有才,提拔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权,无德无才,不可留用”的人才理念;康耐集团的人才观为:人才无定论 康奈唯“砖”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人才,把人才的竞争力当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建设企业文化是势在必行的。 2. 职工素质水平与企业文化

15、建设成熟型企业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谋求更好的发展,除了比拼财力、物力、技术这些硬实力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素质提升作为一种软实力加以培育,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和实现跨越式发展。2.1职工队伍的素质水平决定企业文化的状况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企业在一定发展阶段,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点的群体意识、精神风貌、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经营思想、管理方略。企业文化的外在综合标志是产品的商标设计和企业的社会形象;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用凝炼出来的企业精神本质来塑造高素质的职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