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幼小衔接数学方案.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9340080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整理)幼小衔接数学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年整理)幼小衔接数学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年整理)幼小衔接数学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年整理)幼小衔接数学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整理)幼小衔接数学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整理)幼小衔接数学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幼小衔接数学方案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中包括:l20以内的基数、序数、邻数、单双数、数的组成;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减法、乘法的初步认识;应用题教学等。学前班教学内容包括分类、排序、量的比较;l20数的认识;邻数、序数、单双数;10以内数的组成;加减运算,2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口头应用题教学;认识几何形体;时钟;等分;认识人民币等等。 从教材内容来看,幼小教材存在着数学知识重复,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儿童对知识失去了新鲜感,使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为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小学数学的能力发展和初入学时的数学能力水平有

2、密切关系。初入学时,对数学概念,对数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运算,那么他们入小学后对整数中的多位数,对小数和分数,对于自觉地运用数的关系和运算法则进行计算,都表现出较高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材方面必须搞好两个方面的过渡。 1直观的图示运算向抽象的数学运算的过渡。 在分类与计算教学中,先教师引导,后儿童独立操作,先易后难;通过分类训练,帮助儿童构建一个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分与合的思维结构。掌握分类关系的同时,初步渗透连续再分的思想、分合可逆的思想、逻辑排除的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儿童进行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初步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逐步做到实物分类操作、图示分类操作、数的分解组成操作。数的计算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建

3、立数的分解组成与相应的计算之间双向联系。 2从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到文字叙述的应用题过渡。 在应用题教学中,帮助幼儿在教师的实物演示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说出计算式和解答结果,按照教师演示实例,口头仿编相似题材内容的应用题,进一步仿编不同题材内容的应用题,培养幼儿从生活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初步抽象能力,按算式口编应用题的能力。训练一式多题的口编应用题,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逐步做到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发展到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再发展到文字叙述的应用题的过渡。 为了帮助儿童入学以后扫除学习新知识的障碍,较好的过渡和适应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应给他们做好“搭桥”、“铺路”的工作。在幼儿园数学的基础上略有提高

4、,面向小学,突出衔接。因此,切切实实地做好数学教学的幼小衔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数学课堂(兴趣培养,能力操练)1. 注意力的培养 取三张不同的牌,随意排列于桌上,如从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块5,选取一张要记住的牌,如梅花2,让她盯住这张牌,然后把三张牌倒扣在桌上,随意更换三张牌的位置,然后,让她报出梅花2在哪儿。如她说猜对了,就胜,两人轮换做游戏。随着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牌的数量,变换牌的位置的次数和提高变换牌位置的速度。这个游戏可锻炼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应变能力。 还有一个深受孩子喜爱的传统游戏叫“偷象棋”。把棋子哗啦一下倒在棋盘上堆成一个堆,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将

5、棋子一颗一颗地拿走,发出声音就算失败了。这种游戏很容易集中精神,因为孩子都有征服和获胜的欲望,他会努力做到不让棋子发出声音,从而获得成功后的快乐。 这种方法能高度培养注意力的集中,由于是游戏,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非常受孩子欢迎,玩起来孩子的积极性很高。每天坚持玩一阵,注意力会有所提高。 2.智力训练 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如走迷宫、找不同、比大小、比长短、或者是在一大张复杂的图中找某样很微小的东西,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上的几件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她一一报出来等等,既在培养他在一件事物上的注意力、持久力,也在培养他的耐心和细心,在游戏中潜移默化了小学中的知识点。当然这样的训练每次时间不可过长,避免孩子产生疲劳和烦躁,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做得好的给予奖励或打分。数学课堂注重注意力的培养,让孩子摆脱幼儿园中的玩性,踏实稳重地接受小学教育,培养孩子对数学各方面的兴趣,提高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开发孩子超凡的潜力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