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无教案

上传人:yh****1 文档编号:139336736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无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物理课程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方案设计教师 松辰 案例名称 力的合成与分解 授课课时 2学时 任教课程 物理 任教专业 机电专业 工作单位 宜兴中等专业学校 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目录一、教学容分析1二、教学目标2三、教学的重难和难点2四、学生学情分析2五、教学策略选择3六、教学资源与板书设计3七、教学过程3(一)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4(二) 引出概念 设置陷阱,4(三) 大胆假设 实验求证4(四) 设计方案 自主探究4(五) 趁热打铁 逐层深入4(六) 峰回路转 逆向思维5(七) 结合专业 驾轻就熟5(八) 作业布置5八、教学评价设计6九、教学

2、反思6十、导学学案7附:学生课堂评价表11附:教师博客评价表12附:教师分析报告13.章节名称第一章运动与力第四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授课专业机电专业授课年级一年级授课时数2设计者松辰所属学校宜兴中等专业学校一、教学容分析本节课选自国家规划新教材,物理(通用类)(修订版)中第一章第四小节的容力的合成与分解。该节容是力学的基础容,跟后续动力学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节容在整个中职物理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本节的容要点: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与分力等效替代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范围力的分解作用效果处理:容:为了结合中职生的职业岗位需求在教材处理时加入与专业有关的实例,增加了对吊机的分析,提高了学生对

3、本专业的认识。增强了他们的职业素养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范围力的分解作用效果吊机分析合力与分力等效替代结构:基于信息化技术,运用了教学博客,辅助学生进行预习及课后反馈,投其所好的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方法:在传统的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加入信息化技术,使用flash动画更形象生动的打破学生想象的局限性。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并能对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一些机电专业的问题。过程与方法:1、采用“等效替代”思想来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来体验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发现过程。2、运用教学

4、博客帮助学习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反馈。3、通过动画的展示形象生动的克服学生的思维局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生活情景的展示及游戏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研究与规律的发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养成用科学方法与科学知识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提高科学素养。3、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团结协作的精神。三、教学的重难和难点重点:渗透“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促使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发现与理解难点: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确立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合成法则,所有的矢量如速度、加速度等合遵循这一法则。其重要度不言而喻。采用的试验探究

5、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全部放开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动手操作,很多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对教学时间的把握和整体的设计是非常不利的,这种情况就是放的开,收不回来。这就是我认为的难点。突破:采取递进式的实验设置,通过实验一了解实验器材及方法。结合诱导法,通过询问试验仪器的用途,来进行启发,如我问弹簧测力计是干什么用的呢?学生必然要回答测力的大小。再询问橡皮筋有什么作用呢?争取让学生自己想到形变相同,是等效的情况,再放开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四、学生学情分析(一) 授课对象中职一年级机电专业(二)知识技能力的相关基础知识,对矢量已有初步认识(三) 存在不足基础知识不足,团队合作意识薄弱(四) 存在优

6、点有较强的好奇心,思维活跃,对实际现象比较感兴趣五、教学策略选择根据结构主义教学的理论,以及大纲要求。同时针对我机电系学生的存在优点和不足,本节课我采用创设情境、讲解点拨、实验探究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通过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形成和探索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1、 合作讨论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2、 实验探究学习策略:通过对力学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合理的实验设计,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探索精神。3、 理实一体化:通过对机电专业实例

7、吊机的分析,实现学生知识的迁移,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六、教学资源与板书设计1、力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力的合成与分解一、 合力、分力概念等效替代二、 力的合成1、 力的合成2、 平行四边形定则三、 力的分解分力有唯一解的条件:实际作用效果四、 应用吊机分析2、相应课件、学习学案(任务书)、教学视频、教师教学博客( 教学过程流程图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教学博客辅助预习引出概念 设置陷阱峰回路转 逆向思维布置作业课后巩固评价反馈趁热打铁 逐层深入结合专业 驾轻就熟大胆假设 实验求证设计方案 自主探究(2)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由车陷泥潭的情景引入中学生运用一根绳索和附近大树就把汽车救出

8、泥潭。信吗?通过三位学生的拔河游戏,女生轻易的同时拉动两位男生来类比求证,引发学生思考其中的奥秘?设计意图:通过实际生活结合游戏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设置疑问,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二) 引出概念 设置陷阱, 情境展示:两小孩和一大人拿水桶的图片。问题:效果是否一致?等效替代?引出概念:合力,分力设置陷阱:如果两个小孩施加在水桶上的力都是200N,那么一个大人需要施加多大的力才能等效替代?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给学生创设情境,自然用等效替代的思想引出合力与分力,并设置陷阱,引导学生思考。(三) 大胆假设 实验求证1、学生假设:F=F1+F2或2、实验求证:步骤见学案及参考视频及教师微

9、博。1)认识器材2)组装器材(图如学案)3)同时用两个成一定角度的测力计拉橡皮筋到某个位置,画出力的方向并记录力的数据。4)用一个测力计拉拉橡皮筋到同一位置,画出力的方向并记录力的数据。(作图法,注意力和图的比例关系)3、得出结论:4、问题:为什么合力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分力的数值相加呢?和两个分力的什么有关角度设计意图: 通过该实验的设置一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实验器材,掌握实验方法,二是引发疑问为后续实验做铺垫。(四) 设计方案 自主探究1、学生猜想:合力与分力的关系2、实验探索:根据学案小组分工合作制定方案,规操作(参照实验1,改变力大小和分力之间的角度)3、数据分析:对实验得出的图形进行分析。由

10、学生数据结合flash动画进行观察总结4、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意图:通过合理引导,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建构新的知识。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及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 (五) 趁热打铁 逐层深入问题1:两分力在同方向的一直线上的合力大小为?问题2:两分力在相反方向的一直线上的合力大小为?观察:两个分力的夹角可以在0-180之间变化,当两个分力的大小固定不变,只有夹角改变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falsh动画)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flash动画),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任意角度力的合成情况,并且与初中所学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并不矛盾,感受到了知识的递进(六) 峰回路转 逆向思维情景展示:一

11、大人和两小孩拿水桶的图片1、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分力的过程。2、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3、问题引导:合力保持不变,观察flash动画可分解成多少对?4、分力唯一解的条件:力的实际作用效果例题:设计意图:用同一个生活情景的逆向,引出力的分解为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基于信息技术的运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七) 结合专业 驾轻就熟1、学生讨论:车出泥潭,拔河游戏的奥秘两分力的角度越大,合力越小,实现四两拨千斤。2、联系专业:做为机电专业的学生对于这架吊车能吊多重的物品你如何理解?3、学案练习设计意图:1、前后呼应,解密车出泥潭,拔河游戏,2、结合专业,进行拓展,让物理知识

12、回到生活中去。增强学生的专业认识,带着理论去实践,更能发现知识的真谛。(八) 作业布置1、完成课本后作业1、2、3题2、完成学案3、完成教学博客的评价表设计意图:课后强化,运用博客完成评价,形成多元评价体系。八、教学评价设计实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获得结果的过程中所作的努力。本节课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掌握和应用。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 评价容:学生课堂表现评

13、价、课堂观察表现评价、小组合作评价。2. 评价方式: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1) 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肯定,也是一种自信心的表露。(2) 学生互相评价:是指组学生的互相评价,具有促进小组合作的作用。(3) 教师评价:这里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在课堂给予及时的点评和课后根据学生利用教师博客形成的评价表给予全面的评价。九、教学反思亮点与特色:本节课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分组实验,在边学边做中体会探索的乐趣,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支撑,教师合理的运用了教学博客来辅助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后的交流互动,多媒体课件及动画的使用又把的抽象的理论变的形象生动。结合机电专业引入吊机的分析又使得理论联系了实践,增强学生的专业认识,符合中职生的培养目标。两点思考:自主探究的方式导致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学习的节拍。同时,课堂时间控制上略显不到位,今后需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精心设计。.十、导学学案力的合成与分解学案一、 合力、分力基本概念合力: 分力: 知识小等效替代法: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二、 力的合成:实验一:器具:木板、白纸、橡皮筋、拉绳、测力计目的:探索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学生猜想:F_F1+F2实验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