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项目质量控制介绍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9326855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项目质量控制介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四章项目质量控制介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四章项目质量控制介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四章项目质量控制介绍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四章项目质量控制介绍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项目质量控制介绍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项目质量控制介绍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 项目质量控制概述 4.2 常用项目质量控制工具 4.3工序能力及工序能力指数分析 4.4控制图原理与方法,第 四章 质量控制,定义: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l作业技术和活动不是企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活动,是为保证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l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质量环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结果的原因,以取得经济效益。 l质量控制应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即质量环的所有环节)。早期的质量控制概念主要是指对生产过程(工序)的控制 采购过程的质量控制*,4.1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统计数据及分类:,数据及其分类 总体和样本 抽样方法 统

2、计特征数,4.2 常用项目质量控制工具,数据及其分类,质量特性数据,计量值数据:凡是可以连续取值或者说可以用测量工具具体测量出小数点以下数值的这类数据。如长度、重量、容积,计数值数据:简而言之,即整数。不能得到小数点以下的数据,只能得到0、1、2、3等以个数计算的这类数据。 计件数据 :一批产品中的不合格件数、合格 件数、废品件数等 计点数据 :产品上的质量缺陷数,总体和样本,总体:所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population or universe),又称为母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元素,称为个体(Individual or Case) 例如: 一批产品(有限总体) 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

3、某零件(无限总体,只要不停生产)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一部分个体的集合,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随机抽样,按一定随机规则(一定概率分配),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 简单随机抽样 每个个体被抽取到的机会(概率)均等的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按照总体中个体的某特征,把总体中的个体分为若干 群(类);然后,对各个群内的个体进行简单随机抽 样。 分层抽样原则:层之间的差异大于层内个体的差异 不同群体所抽取的个体个数,常用的有两种方法: A、等数分配法,即对每一类都分配同样的个体数; B、等比分配法,即让每一类抽得的个体数si与该类总体的个体数ni之比,都相同; si /

4、 ni = sk / nk,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是按照某一标志量,把总体中的个体排序,然后按照一定间隔(时间和空间),抽取个体。 起始点可用随机抽样方法得到 缺点: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 当总体呈周期性变化,而抽样间隔又同这个 周期吻合时,就会得到一个偏倚很厉害的样本。,统计特征数,中心倾向(数据的集中位置) 样本平均值 样本中位值 数据的分散程度 样本方差 标准偏差 极差,统计特征数,样本平均值 样本中位值 把样本数据x1,x2,xn按大小顺序排列,排在正中间的那 个数值即中位值,记为 。 当n为奇数时,中位值只有一个; 当n为偶数时,中位值为正中两个数的算术平均值。,n:样本大小,统计特征数,

5、极差 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样本方差 标准偏差,统计工具菜单 (一),“老”七种工具,统计分析表(调查表) 排列图(巴累托图) 因果图(鱼刺图) 直方图 控制图 相关图(散布图) 分层法,老七种工具的运用途径,新七种工具的运用途径,QC小组使用统计工具,统计工具使用的原则:宁可不用,不可错用。,五点注意事项,统计分析表-调研工具,系统地收集数据和累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资料进行粗略的整理和简单分析的统计图表。 注意几点: 用在对现状的调查,以备今后作分析; 对需调查的事件或情况,明确项目名称; 确定数据收集人、时间、场所、范围; 资料汇总统计; 必要时对人员进行培训; 常见的调查表有:

6、不良项目调查表、缺陷位置调查表等 。,鑄造不良情況檢查表,调查表示例,排列图,排列图又叫巴累托图,由意大利经济学家Pareto 提出,“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其原理是80%的问题仅来源于20%的主要原因。 Juran把Pareto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使排列图成为质量管理的一种主要工具。 作用:找出主要质量问题,即按质量问题的轻重缓急,按A、B、C三级分类,目的是找出最重要的A类问题。,排列图的基本图形,例,绘制日期:年月 绘图者: 铸件不合格排列图,排列图分析,依据“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原则,把质量问题划分为A、B、C三大类 A类问题:80%选A法,主要质量问题 B类问题:80%-90

7、% 选B法 C类问题 :90-100%,求解工具-因果图,作用:寻找产生主要问题的主要原因 因果图是一种能系统地分析并寻找产生质量问题原因的有效方法 。,因果图示例,直方图,直方图是工序质量控制的主要工具之一。 直方图法: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分布状况的描述和分析(对大量计量值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分析数据分布的形态),来判断生产过程 质量的一种常用的方法。,直方图的形式,直方图的观察分析,看直方图的整体形状,是正常型还是异常型。,控制图,1924年休哈特首创 作用:对连续不断的生产过程(工序)进 行动态监控,判别生产过程是否 处于稳定状态(受控)。,控制图的基本形式,上控制界限,下控制界限,中

8、心线,4.3工序能力及工序能力指数分析,工序: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特性发生变化的加工单位 工序质量:工序过程的质量。工序质量高,表明这道工序成果的合格品率高,废次品率或返修率低。 工序能力:工序的加工质量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即工序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B=6 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4M1E 工序能力指数:质量标准(T)与工序能力(B)的比值,记为Cp。,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质量特性值属于计量值的情况 -双侧公差,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重合 -双侧公差,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不重合 -单侧公差 -只规定上限标准 -只规定下限标准 质量特性值属于计数值的情况 -计件值 -计点值,工序能力分析工序能力

9、指数的评价标准,Cp值过大,通常采取下列措施: 缩小公差范围,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可以降低要求,比如改用精度较低的设备、延长刀具更换周期等,增大 简化质量检验工作,如全数检验改为抽样检验或减少抽样频次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Cp值过小,通常采取下列措施: 修订质量标准,放大公差范围(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分析加工精度低的原因,采取改进措施(改进4M1E),减小 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如实行全数检验等 当Cp值太低时,可考虑停工检查,找出原因,过程(工序)能力分析,影响工序能力指数有三个变量:质量标准T、偏移量和工序加工的质量特性值的分散程度,即标准差 提高工序能力指数的途径 -调整工序加工的分

10、布中心,减少偏移量 -提高工序能力B,减少分散程度 工序能力B由4M1E决定,改进工艺方法、改造更新设备、 改善现场环境、改变材料进货周期、加强人员培训等 -修订公差范围T 前提是必须保证放宽公差范围不会影响产品质量,提高工序能力指数的途径,4.4 控制图原理与方法,正常波动(偶然因素引起,生产过程中允许) 偶然因素是指经常出现的、来自各个方面的,而每一个方面的作用又十分微弱,可能相互削弱。简而言之,就是一群数量多、影响小、随机出现、无须排除也无法排除的干扰因素。 如果生产过程仅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则称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异常波动(系统因素引起,生产过程中不允许) 系统因素是指个别出现的,突

11、然出现的,且影响较大的那种因素。 这些因素引起的质量波动的大小和作用方向一般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或倾向性,因此容易查明、预防和消除。 有异常波动的生产过程,就称生产过程处于非受控状态(不稳定状态)。,控制图的判断,判稳准则:在点子随机排列的情况下,符合下列之一就认为过程处于稳态 连续25个点都在控制界限内 连续35个点至多1个点落在界限之外 连续100个点至多2个点落在界限之外,控制图的判断,判断异常的准则: a.点子在控制界限外或恰在控制界限上 b.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非随机化(点子排列没有缺陷) 只要符合其中一条,就判为异常。 b判断准则的作用?,界内点非随机排列的常见模式1,点子屡屡接近控制

12、界限,接近控制界限:点子距离控制界限在1以内 连续3个点至少有2个点接近控制界限 连续7个点至少有3个点接近控制界限 连续10个点至少有4个点接近控制界限,界内点非随机排列的常见模式2,链,在控制图中心线一侧连续出现的点称为链,其点子数目称链长 链长不小于7时,判断为点子排列非随机,界内点非随机排列的常见模式 3,间断链,连续11个点中,至少有10个点在中心线一侧 连续14个点中,至少有12个点在中心线一侧 连续17个点中,至少有14个点在中心线一侧 连续20个点中,至少有16个点在中心线一侧,界内点非随机排列的常见模式4,倾向,点子逐渐上升或下降的状态称为倾向 当有连续不少于7个点的倾向时,

13、认为异常,界内点非随机排列的模式5和模式6,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点子排列呈周期性的变化,一、质管新七种工具的来源: 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整理出七个新工具; 1977年在日本开始在企业中推行实施; 1978年由日本水野滋、近藤良夫教授召开研讨会命名为“品管新七种工具”; 1979年日本科技联盟正式公布品管新七种工具。,质量改进“新七种”工具,二、质管新七种工具浅说 质管新七种工具的使用情形,可归纳如下: 关联图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 系统图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 亲和图从杂乱的语言数据中汲取信息; 矩阵图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变量关系; PDPC法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 箭条图

14、合理制定进度计划; 矩阵数据分析法多变量转化少变量数据分析;,质量改进“新七种”工具,质量改进“新七种”工具,三、品管新七种工具的特点 新七种工具主要运用于PDCA循环的P阶段,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整理和分析资料,进行质量管理。 “新七种”工具不是对“老七种”工具的替代,而是对它的补充。 老七种工具:偏重于统计,强调用数据说话,重视对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 新七种工具:采用图形语言的形式进行思考过程分析,基本是整理、分析语言文字资料(非数据),着重解决TQM中PDCA循环的P阶段的有关问题。,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