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

上传人:冯** 文档编号:139305335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8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企业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企业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企业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企业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组织设计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性施工组织计划第一章 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 我项目部承建xx县xx至xx三级公路改建工程(K19+600-K33+956.5),全长14.356km。设计行车速度30km/小时;路基宽度7.5m;路面宽6.0m;土路肩0.75m2;路拱横坡度1.5%;路肩横坡度3.0%;边坡坡度:填方坡度采用1:1.5,挖方边坡采用1:1;路面采用沥青碎石路面;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级,新建和改建小桥涵与路基同宽。主要技术指标: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路基宽:8.5米,路面宽:7.0米设计车辆荷载:公路级桥涵宽度:净-7.5+20.75米防护栏大桥设计洪水频率 :1/1002.水文与气象

2、简况:该段公路所经河流有黄河、清水川、黄甫川、三条河流。本区域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黄河渗水补给,沿沟谷排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孔隙潜水和碳酸盐类岩溶裂隙层压水。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夏季干热,秋季多雨,冬季寒冷,无霜期较短,年均气温9.3,极端最低气温-22.6,极端最高气温37.4。年平均降雨量400mm-440mm,最大冻土深度186cm,最大风速24m/s,主导风向NE。3.地形与地质简况:(1)府河二级公路府谷至墙头段,路线所经区域属陕北黄土高原区,沿黄河土梁峁区和峡谷丘岭区为主,其次由于黄河侵蚀堆积,形成了河谷和河间地块地貌单元,河

3、床、河漫滩和阶地次级地貌单元发育。总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高度在820米至1200米之间。路线大部分地段,由于河床坡度陡,流速大,以垂直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切入基岩,岸高谷深,相对高差100-200米之间,横断面呈“V”字形或“U”字形,沟坡度角在600-800 ,极个别地段陡而直立,形成悬崖峭壁。路线所在区域在地质上属祁(连)吕(梁)贺(兰)山字型构造,马蹄型质地的东翼与新华复系第三沉降带的复合部位所形成的陕甘宁盆地之东部边缘。区内除中生带早期以来受以上两种构造体系的控制作用以外,在中生代晚侏罗以后,还受过纬向构造东胜隆起与南北向构造联合作用的影响。区内所受构造力不强,形迹少而简单。4、交

4、通、电力、通讯及其他条件府河二级公路府谷至墙头段路面工程,沿线电力供应基本可满足施工需要;通讯条件良好,工程用块片石沿线部分地段有分布,可满足施工需要;黄甫川、清水川河滩及沿线部分台阶地均有丰富砂砾分布;砌体中粗砂可由黄河、清水川取用;工程用水沿线黄河、黄甫川、清水川可直接取用;路面用机制砂、碎石可由山西、内蒙一带大型石料场供应;水泥在本地、山西、内蒙一带供应,石油沥青采用克拉玛依牌由业主指定供应商供应。第二章 工程实施依据1、施工 路面工程施工按照本工程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试

5、验检测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3、质检公路工程质量检验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及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 G10-2006)等施工规范、技术规程和验收标准进行组织施工。第三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一)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A、施工方案:本标段共有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194237m2

6、,拟集中场拌,自卸汽车拉运混合料,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轻型压路机稳压,重型压路机碾压成型的施工方案。B、施工方法:1、原材料选择与控制a、砂砾应选用含泥量少,质坚干净的天然砂砾,按各种孔径过筛分类。b 、水泥将选择本地生产的质量合格的缓凝水泥。经过实地考察选用了府谷大庄水泥厂和府谷天桥水泥厂C32.5缓凝水泥。全部采用罐装水泥。c、水选择清水川河流水源利用抽水机抽取。水质符合规范要求。2、混合料组成设计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进行水泥砂砾的各项试验。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强度标准,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土,确定必须的或最佳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3、

7、试验路段铺筑混和料组成设计完成后,于水稳砂砾层正式开工之前,铺筑试验段300米,通过铺筑试验段确定以下主要参数:(1)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2)材料的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a.集料数量的控制;b.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c.合适的拌和设备;d.混合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e. 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f. 混合料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g. 密实度的检查方法,初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查数量。(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5)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6)确定控制结合料数量和拌和均匀性的方法。4、准备下承层(1)下承层(路基)表面应平整、坚实

8、,具有规定的路拱。对下承层的平整度、压实度、断面高程等应按规范要求的检查频度和方法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以判定其是否满足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水泥稳定砂砾层。(2)对土基不论是路堤还是路堑,必须用20t以上振动压路机械进行3-4遍碾压检验。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砂砾等措施进行处理。(3)当遇到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搓板和辙槽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达到平整密实。(4)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10m交错开挖泄水沟,以利排除路面积水。5

9、、施工放样(1)在路基床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20铺筑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m-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设指示桩。(2)在两侧指标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水稳砂砾层边缘的设计高。6、集中场拌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7天龄期抗压强度不低于1.5Mpa。在施工前,取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砂砾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进行下列试验: A、颗粒分析; B、相对密度; C、击实试验、D、压碎值试验; E、有机含量试验; f、硫酸盐含量试验。分别按不同水泥剂量配制同一种土样的混合料,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按规定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的试件应有的干密度,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了

10、强度试验。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天,浸水24小时后,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进行无侧限抗压强试验,试验结果经计算、数理统计分析符合规范要求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即作为指导本标段施工生产的依据。(5)、试验路段: A、在正式开工前,选择300米适宜的试验路段进行试验路铺筑。将试验路段的施工方案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内容包括:试验人员、机械设备、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等详细说明。通过试验路段的铺筑,用以验证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验证所采用的机械设备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摊铺、压实的要求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B、通过试验路段确认的压实方法、

11、压实机械类型、工序、压实系数、碾压遍数、压实厚度和最佳含水量等均作为指导全标段施工依据。(6)、厂拌、运输混合料:A、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先调试所用的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原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重新调试拌和设备。B、根据试验路段确定下来的配合比,将符合要求的材料由配料斗配置好后拌和直到均匀,在拌和过程中经常检查水泥剂量和混合料含水量。C、在拌和机旁,上料仓设专人计量上料,并将所采用的配合比写于木牌上,挂在拌和机旁。在拌和过程中,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加水量。D、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至铺筑现场,运送车的混合料应该用蓬布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12、(7)、摊铺和整型: A、拌合均匀的混合料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应立即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进行初步整形。在直线段,平地机油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平地机后面设3-5人携带一辆装有新拌混合料的小车,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用新的混合料填补,或补撒拌匀的细集料并与粗集料拌合均匀。B、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摊铺整形时混合料的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 以补偿整形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C、铺筑现场派专职技术人员跟班施工,全权负责铺筑现场的指挥调度和技术工作。D、在雨季施工

13、时,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勿使混合料遭雨淋,已整形好的混合料尽快碾压,来不及碾压的混合料,待雨停后,将其铲除废弃不用。E、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平。在用平地机找平一次,应将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不应形成薄层贴补现象。工配合机械摊铺整平。每次整形度应达到规定的路拱和坡度,并应特别注意接缝必须顺适平整。(8)、碾压:A、混合料的碾压程序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方法进行。B、碾压遵循先轻型后重型,先快后慢的原则,碾压过程中,表面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蒸发得快,及时补洒少量的水。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

14、肩碾压。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而且必须超出两段的接缝,后轮压实路面全宽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为止。C、凡压实机械不能作业的部位,采用电夯进行夯实,并达到规定的压实度。D、路面两侧多压23遍。E、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F、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稳定土表层不受破坏。G、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终凝时间同时没有明显轮迹。(9)、接缝处理:A、横向接缝处理:、同一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

15、未压部分,应再加部分水泥重新拌合,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在一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砂砾层末端,沿稳定土挖一条横贯铺筑层全宽的宽约30的曹,直挖到下承层顶面,并与路中心线垂直。靠稳定土的一面应切成垂直面,并放于稳定土压实后度等厚的方木紧贴垂出直面,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回填约3米长,其高度约高出方木几厘米。、将混合料碾压密实。、在重新开始铺筑混合料之前,将砂砾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经过拌合、整形的混合料,应在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如摊铺中断后,未按上述方法处理,而中断的时间超过2小时,则将摊铺末端附近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将已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控制成与路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B、纵向接缝处理:、在前一幅施工时,在靠中央的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作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养生结束后,在铺筑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木或钢模板。(10)、养生和交通管制:A、碾压完成并经检测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即可开始养生,采用洒水和覆盖细砂的方法,并在整个养生期间保持砂的潮湿状态,养生期不少于7天。B、养生结束后,将稳定土表面清扫干净,并立即组织自检中间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