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19 写作(含解析).doc

上传人:li****i 文档编号:139303643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19 写作(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19 写作(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19 写作(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19 写作(含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 专题19 写作(含解析)作文,是高中生跨进大学校门的一道坎儿。它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着半壁河山,决定着语文科目考试的成功与否。高考作文分值是60,考查题型有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看图作文.话题作文四种。从整体来看,作文的主要类型是材料作文和新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由于“三自原则”削弱了审题和文体的要求,逐渐被人们所疏远。材料和新命题作文受命题人的青睐,各位考生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审题方法。【高考典题】(2013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2、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汶川地震发生后就不断成为热话,学校里也有多有扶贫助学活动的开展,时代改变,观念也在变化。无论是热心慈善事业的一方还是认真对待生活努力感恩的一方,都应该肯定的,其行为背后的社会【满分示例】善行如雨,润物无声广东考生如果善行像春雨,自然润物而无声,但若善行像暴雨,它带来的只有破坏。题记富翁善行,可以说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君不

3、见,他“为人慷慨”?殊不知,他“热心于慈善事业”?而且看到他人家境贫寒,就“同情”起来,要捐助那些人,但是,我们也透过材料可以看出,善行若如雨,润物方无声。善行,会带给人心灵的滋润,但如果方式不当,不仅达不到想要的目的,甚至会伤害别人,我们行善,不应该只是要获得心灵的满足,而是要让援助者真正得到帮助。行善,不仅是一种爱心,更是一种智慧。如果善行像春雨,那么它会润物新无声。讲究方法的行善,会更能打动受捐者。从这点来说,我不由得想起浙江大学的“资助”形式,在浙江大学里一直都保留着资助贫困生的传统,学校“行善”时,把贫困生聚集在一个房间,统一派发助学金。这样做虽然资助了贫困生。但也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他

4、们的自尊。而后来,学校发现这种做法虽好,却不能让受捐者接受,于是从2012年开始,他们改变了资助方式,直接把钱打到学生的卡里。浙江大学这样做,不仅帮助了贫困生,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让他们能更自信地完成学业。这种帮助,显示出了学校的人文情怀,不失为一种智慧的善行。具有人文情怀的捐助,能使受捐者愉快地接受。浙江大学改变捐助方式,令人欣喜。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人们至今仍然对雷锋称赞不已?很简单,就是因为雷锋能默默地为社会付出,不求回报。这样的善,更容易打动人心,更会持久。如果善行像暴雨,它将冲毁一切。中学生谭睿跳江救人后发微博自夸,引来一片指责,陈光标高调行善,被疑作秀;重阳节志愿者扎堆去敬老院,造

5、成老人不堪负重,一天被洗了7次脚。如此等等,这些善行,已经超出了行善的初衷,已经被许多无法言语的因素掺杂进去,所以被援助者是不会真正得到帮助的。试想,平时老人在养老院孤苦伶仃,无人问津,而重阳节却被一大群人围着,心中难免会产生落差。养老院负责人也表示,如果真的想献爱心,不必等到节日才来。为什么富翁捐助贫困家庭,第三家却不愿意接受呢?是因为他采用了直接捐助的方式,被认为是一种同情,倘若富翁能有智慧地行善,相信就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了。讲究行善的方式,我们都能够在行善的同时,成为聪明的施善者。善行者成为春雨;就肯定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技法点拨】一、正确认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关系。近几年

6、来,高考作文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别评分的评分方法,我个人认为,其目的在于强化写作的基础,同时引导考生追求“发展”,从整体上提高高中毕业生的写作水平。可是,有人盲目鼓吹发展等极,一味引导考生追求发展等级,这对高三同学有某种程度的误导。我们认为首先应重视发展等级。首先,基础等级是50分,发展等级只有10分,孰轻轻重,不言自明。其次,基础等级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是否就能拿到发展分?虽然在具体的评分上各省市有所不同,有的省就明确规定,基础等级得不到相当的分数,就不给发展分。第三,就多数高中毕业生的写作实际来说,“基础等级”的要求并没有真正达到,或者说写的基础功并没有过关。因此,我认为对那些还没有达到

7、基础等级要求的同学来说,首先应提高基本的写作能力,力求在基础等级上有较大的“发展”;同时,尽可能地去争取发展分。在这一点上,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逐末”这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写作基本功好的,另当别论。二、基础等级的要求基础等级的要求共有六项,分别说明如下:1符合题意这是应试作文的第一道关口,也是高考作文评分的第一把尺子。如果不合题意,文章写得再好,也是不行的。一般说来,考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是平时练就的,但考试作文的得分未必与平时水平完全一致,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题意的理解。一道作文题往往包括“命意”和“要求”两部分。“命意”部分,或出示材料,或出示标题,或出示话题;“要求“部分提出若

8、干限制条件。写作前,要对试题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地审读和理解。要正确理解材料的寓意,要扣住关键词,把握标题或话题或材料的内涵;要用好相关的提示语,划定构思范围,确立中心和写作内容;要在文体.表达.字数方面做到“令行禁止”。譬如,有这样一道作文题: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莱特兄弟完成第一架飞机试飞任务以后,到欧洲去旅行。在法国的一次欢迎酒会上,主持者请莱特兄弟讲话。莱特兄弟只讲了一句话:“拓我所知,世界上会说话的鸟儿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领会这则材料的基本精神,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这则材料的“基本精神”是什么?是“少说多干“吗?有道理

9、,因为材料中有“只讲了一句话”。但它不是“基本精神”,基本精神在莱特兄弟的话中。鹦鹉“会说话”,但只是“学话”.“人云亦云”而已。所谓“飞不高”,是指不会有大作为。换言之,基本精神是反对“鹦鹉学舌”,而要有创新精神。据此立论,符合题意。其他如“联系实际”.“议论文”,“800字”也要一一落实。自从考话题作文以来,不断有人鼓吹“淡化审题”,甚至有人说“想跑题也不容易”。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的要求,这是事实,但“淡化审题”之说,却没有根据,也是不太负责的说法。于是要求写“心灵的选择”,有不少人不去按照题意写心灵的冲突,而将题意泛化,只写“选择”,这就不在符合题意。2003年的试题一再提示“感情上的亲

10、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识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文章,“类似”.“不同”.“相反”都可以写。可是,相当多的考生对“关系”视而不见.或只定“感情亲疏”,或只写“认知”,甚至有另设话题的。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同学们的重视。2符合文体要求高考作文有“文体自选”的要求,“自选”是为了扬长避短。从评分的角度说,你“自选”了什么文体,就按该文体评分。也就是说你选定何种文体,就要写得“像”体现出文体的规范。可是,近几年有人鼓吹“淡化文体”“淡化”的结果是“四不像”的文章大量涌现,这样的文章在评分中大受影响。 “符合文体要求”,就考先来说,你写记叙文,就要写人叙事为

11、主;你写议论文,就要注重发表自己的看法,注重议论,注重说理;你写类叙来议的文章,就要注意叙议的结合。考试说明在写作部分首句就说“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在具体的写作中,就要适当强化“文体感”,不要写那种非驴非马的东西。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是文章的生命。它旗帜鲜明地反对虚假的.造作的.苍白的乃至庸俗.颓废的文章。所谓“真挚”,就是真诚恳切。它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对人对事的情感态度。无论写人.叙事.描景.还是说理,都应渗入作者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的真挚感情。人们说,写作是生命的运动。感情虚假的文章,给人的只能是虚假,而不可能动人。有一名考生定外婆的选择,写外婆身

12、患癌症,拒绝治疗,其理由有两条:一是外婆一生都爱美,如果化疗.放疗.头发.眉毛都掉光了,“死后孩子们梦见我,还不吓得半死”;二是子女的经济都不宽裕,“把仅有的一点钱留给孩子们作教育费用吧”。看了这样的文章,即便是铁石心肠,也会潜然泪下,也会对这位外婆肃然起敬。这便是感情真挚的力量,这是那些胡编乱造的文字不可比拟的。虽然有的考试题目可以写“故事新编”之类,即便是这样的文章也写出真情实感。 “思想健康”,是指文章的内容具有正确的思想。它惩恶习扬善,表现出对符合社会发展,总趋势的认识.理想.愿望等,透射出真善美的光辉,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鼓舞力量。它的底线是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这个底线是不能超越的。

13、 “感情真挚”与“思想健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文章的精髓。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指文章的材料翔实.具体,能为“中心明确”服务。内容不充实,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没有鲜活.丰满的血肉,写记叙文形象不具体,没有意境,写议论文空喊口号或堆砌事实论据。这样的文章自然不能算较好的文章。 “中心明确”是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来写人叙事或议论,否则就会散乱而不知所云。现在一般考生易犯的毛病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这样的文章没有明显的写作意图,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自然不可能成为好文章。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是高考评分的又一把重要尺子,在这一点上达不到基本要

14、求,也就是文章内容不合要求,得分只能比较低。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包括“通”和“顺”两个层面的要求。通,指文句表达要合乎规范,合手含乎所写的内容,不出现明显的语病;顺,指句子连贯,符合所写事物的自然流程,符合一般的思维规律。用词不当,造句不规范,文句之间不贯通,是若干语言基本功不过关的考生的通病。对这些同学来说,最应努力的是把每一句话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顺着一定的思路说需要说的话,不要“东一概头西一棒”。 “结构完整”,从历年高考来看,绝大多数考生是不存在问题的,除非有的人不能完卷。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全文思路不清晰,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明确。这是应当注意的。所谓“内在联系

15、”是指各段落之间内容上的联系。是并列.承接,还是递进?写作前都应有一个明确的考虑。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首先要写字规范.正确,不写错别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繁体字;不漏用.错用标点符号;其次是字体美观端正,清晰易辨识;再次是书写格式正确,卷面整洁,修改要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不随意涂沫。高考阅卷在赋分方面受阅卷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尽管我的评分标准在尽量缩小赋分的误 差,但书写.卷面毕竟是给阅卷者造成的第一印象的主要因素。客观地说,那些书写.潦草,文面脏乱.难以卒读的文章,“暗中”所失之分远不止“标准”规定的几分。对书写文面提出下列建议:拟一个较详细的写作提纲.避免盲目行文,乱涂乱画;不会写的

16、字可用意思相同的字替换;正确使用删除.增补.颠倒.移位.连接等修改符号;掌握标题.分段以及应用的行款格式;认真使用标点符号,防止“一逗到底”;墨色浓淡,粗细适中。三、高考对发展等级的要求高考对发展等级的要求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这四项。下面分别作说明。1深刻深刻,是对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要求。怎样达到深刻呢?(1)透过现象看本质纷繁芜杂的事物无不具有各自外部的表象和内在的本质。要看到事物的本质,就要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有了若干这样的过程,才能达于事物的本质。这种深刻不是靠引用一两句话或“灵机一动”所能奏效的。譬如2003年全国卷有一名考生写了一篇拨开感情的迷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