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3 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139300728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3 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3 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3 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3 不懂就要问》优秀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不懂就要问1.认识“诵、例”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圈”。2.初步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3.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地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4.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重点1.初步了解略读课文的基本学习要求。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单地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难点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1.认读生字、词语本课的生字学习,通过查字典和游戏认读的方法认识要求会认的字;借助手势表示多音字“背、圈”的声调,出示句子,在语境中练习读准字音。“戒尺”“挨打”等都跟私塾学习有关,可以结合插图了解意思。2.略读课文默读课文,利用补充课题的方式

2、,思考课文讲的是谁的什么事。借助两幅插图的内容,大致讲出课文具体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通过对“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理解,交流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3.交流有新鲜感的词句画出有新鲜感的句子,圈出自己觉得陌生的或有意思的词语,借助课文插图想想它的意思,并与同学简单交流自己的理解。1.预习提纲(1)学生课前查阅与孙中山相关的信息,了解孙中山是个什么样的人。(2)搜集关于勤学好问的名人名言。(3)初读课文,自学会认字,结合课文内容或者借助字典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4)熟读课文。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一、简介伟人,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孙中山(186

3、61925),广东香山县人,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2教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期学习生活的课文。(板书课题:不懂就要问)齐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对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的了解,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能够更好地理解孙中山先生宁可挨打也要提问的可贵精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读通句子。(1)课件出示词语,借助资料,正确认读生字。背诵 照例 圈出 段落 练习糊里糊涂 吓呆 戒尺 厉声 挨打 清楚(2)游戏:用手势表示多音字的读音。出示词语。背诵 背包 圈出 羊圈 圈猪请同学们用音调手势来表示“背

4、、圈”的声调。课件出示:背:A.bi B.bi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终于把这篇文章背(A)得滚瓜烂熟了。她背(B)着一个精致的挎包在街上散步。圈:A.qun B.jun C.jun石块在水面激起一圈(A)圈波纹。猪吃完食后乖乖地走到猪圈(C)里,懒洋洋地躺下了。晚上,牧羊人把羊赶到羊圈(C)里圈(B)起来。(3)玩“摘苹果”游戏。苹果上面贴有生字,学生读对一个生字就会掉下来一个苹果。苹果树上的生字有“背、诵、例、圈、段、练、糊、涂、呆、戒、厉、挨、楚”。2.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提示:1.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2.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根据提示,学生自读课

5、文,联系课文内容,借助资料完成相关问题。学生汇报。(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想法。(课文主要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读私塾,对背诵的内容不理解,主动向先生请教的事。)(我认为孙中山先生做得对,对于不懂的问题就要敢于请教。)(2)有新鲜感的词语:私塾、照例、戒尺、鸦雀无声、糊里糊涂、咿咿呀呀。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出示私塾图片)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戒尺:旧时私塾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板尺。(出示戒尺图片)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请学生用“鸦雀无声”写句子。)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

6、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咿咿呀呀:拟声词,形容某些物体摩擦碰撞发出的声音,或小孩子说话、低哭的声音。(出示“咿咿呀呀”的音频)(3)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新鲜句子: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朗读句子,谈谈对句子的理解。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很新鲜,古人读书咿咿呀呀的,就像唱歌一样。而且我还知道了古时候的人读书是很奇怪的,老师只是让学生跟着念,读熟了就去背诵,根本不讲解意思。课件出示: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正确朗读这句话,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7、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很新鲜。让我看到古时候的人读书的样子很有趣,摇头晃脑。课件出示: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大声朗读句子,并说说感悟。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很新鲜,让我看到了孙中山先生对于知识的渴求。设计意图: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落实易错字、多音字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课文主要内容的提示,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相互交流,汇报分享,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扣住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的新鲜感。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课件出示:孙中山读了几遍,

8、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2.孙中山是怎样问的?找找重点的词语。课件出示: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壮着胆子”问是怎样地问呢?谁来壮着胆子问一问?(指名读)你壮着胆子问老师时心情怎么样?(心里忐忑不安,非常紧张、害怕,怕老师训斥。)小结:孙中山明知可能会挨打,但仍然勇敢地向先生提出问题,这种精神多么可贵。3.当孙中山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先生和同学又是怎样做的呢?默读第37自然段,说说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课件出示: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

9、时变得鸦雀无声。“摇头晃脑高声念书”是怎样念的?请同学们做动作读读。“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是什么样子的?谁来描述一下这个场景?教室里安静极了,连根针掉到地下都能听见。课件出示: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吗?”“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学习“戒尺”。观察文中第2幅插图,戒尺在哪里?你猜猜戒尺是用来干什么的?生:打手掌的。的确,戒尺就是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的木板,看着先生拿着这把戒尺,你知道同学们为什么会被吓呆了吗?生:因为孙中山要挨打了。“一字不漏”说明孙中山聪慧过人,也说明孙中山不是在无理取闹,而是在背过课文并进一步思考后才提出想知

10、道意思的要求的。4.既然孙中山也怕挨打,那他为什么还要向先生提问呢?默读课文第89自然段。课件出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1)不同形式地读:默读句子,男女生轮流读句子,全班齐读句子。(2)同桌相互交流感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孙中山不懂就问的精神。通过默读等多种朗读方法,结合自身感受对句子进行分析,并积累丰富的词语。四、拓展延伸。1.“不懂就问”是不是一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马上问呢?(应该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实在想不出来了,然后再问。)2.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不懂就问的经历呢?讲给大家听一听吧。3.积累关于勤学好问的名言名句。课件出示:(1)敏而好学,

11、不耻下问。孔子(2)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3)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4)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4.总结:不懂就问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如果遇到了不懂的问题,要在积极动脑思考的基础之上,能够敢于发问,这样才会收获更多的知识。适当的课外拓展积累能够让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并起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课文借用孙中山小时候上私塾的故事,告诉我们“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成功之处:在教学中,我引用课外资料,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局限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那样太肤浅。所以在本课教学前,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教学中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资料后,我又补充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课外资料,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不足之处: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够,需要加强。教学建议:教师在学生交流有新鲜感的句子时,要适当引导,多给学生发言的时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聆听的良好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