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学作品鉴赏复习指导讲课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9297536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学作品鉴赏复习指导讲课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中考文学作品鉴赏复习指导讲课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中考文学作品鉴赏复习指导讲课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中考文学作品鉴赏复习指导讲课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中考文学作品鉴赏复习指导讲课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文学作品鉴赏复习指导讲课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学作品鉴赏复习指导讲课资料(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文学作品鉴赏复习指导,1. 具有独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感知作品的主要内容、把握主题思想、品味作品的艺术特色。 2.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习目标,1. 从江苏省乃至全国近五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来看,文学作品的鉴赏阅读作为现代文阅读的一种新出现的题型,不仅出现频率高,而且分值也很高,占全卷分值的1217。选文大多出于课外,多为反映时代、贴近生活的一些时文和美文。,命题趋势,2. 从2005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来看,文学作品鉴赏阅读选文的内容多反映父母之爱(如2008年的扬州卷在冬夜里歌唱的

2、鱼)、人生哲理(如2009年南京卷的蔷薇几度花)、对生命的赞颂(如2009年南通卷的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2009年淮安卷落花枝头)、呼唤人间真情( 2009年苏州卷的老水车旁的风景 、 无锡卷的挖野菜等,2010年中考还有可能出现这类内容,因此考生要格外重视这些内容。,命题趋势,1.阅读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3.揣摩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学作品鉴赏考点说明,散文阅读 小说阅读,学法指津,一

3、散文的基本常识 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表达出作者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和认识。,学法指津(一)散文阅读,形式上: 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 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行文自由,结构灵活。,2. 散文的分类 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一般把散文分作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记叙散文 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是描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它们虽是以写人物为主,但

4、与小说有明显区别,它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抒情散文 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抒情散文的“情”不是空的、虚的,而是有所依据的。这类散文是通过对具体的物的描述而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抒发一定感情的。,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

5、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学生在对文章整体感悟后,在了解作者生平的基础上,通过对看花、忆花、思花三个部分内容赏析,对生命、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学生可以就自己所具有的经历,或对人、对事的了解,谈谈自己的感受,从而陶冶了情操,促进了自我性格的健康发展。,议论散文 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的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分明、以理服人。但是它和一般议论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

6、体事物的描述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例如舒乙的都市精灵,作者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连鸟雀也不见的现实状况,提出都市中人应当与鸟、鱼、兽和谐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 文章运用了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展现了人与其他生灵共处的景象,揭示了其中的深意。特别是不少精辟的议论,如关于每个城市应以它所钟爱的小动物作为“标志和象征”的论述,把“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视为“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和“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衡量标准的精辟见解等等,无不显得新颖、独到、精辟、深刻、使人深受启迪,读后不忘。,二 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1. 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把握散文主题的方法是:找到文

7、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考题形式: 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地使用; 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要点。,2.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选取、组织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是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取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

8、顺序等。,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明暗两条线索。,考题形式: 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 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顺序。 考题形式: 连续的材料或几个段落或词语能否调整顺序?为什么? 从原文中抽出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让你放回文中可以选择的几个地方。,答题要点: 要注意审题,有的题是不能颠倒顺序的,有的题可以颠倒顺序。出题人在出题时会有暗示,同时也要推敲材料和段落、词语

9、之间的关系。 从原文中抽出的语句,往往是总结性的或承上启下的,一是靠考生的语感修养,二是靠考生对语句进行了理性分析。词语顺序也要凭借语感和理性分析,要分析语言环境和词语搭配的问题。,3. 品味语言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可以包含很多小项,主要如下: 词语含义 词语妙用 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意。, 词语含义 考题形式:原文给出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这个考点是历年的必考题。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要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词语妙用

10、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要体现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意。 考题形式:探究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意。 答题思路:这样的题,往往会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意,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意和双关意义。,一 小说的基本常识 1. 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

11、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阅读小说,宜从三要素入手,便能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学法指津(二)小说阅读,2. 小说的分类 小说按照篇幅的长短,可以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以及小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的特点在“短”。短篇小说一般几千字,容量小,情节简单,人物少。小小说的故事极为简单,有的乃至竟然可以没有故事,而只有人物在一定场合中的片段行动,可是这样的“镜头”却勾勒出人物的风采及其精神世界。近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有时会出现短篇小说和小小说的阅读理解的题型,因此要格外关注小说的的阅读。,二 小说阅读的答题技巧 1. 整体感知小说

12、内容,把握小说的情节脉络。 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首先要整体感知小说内容,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在叙事上可以顺叙、倒叙或插叙。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吸引读者;插叙是对情节的有力支撑,刻画人物,揭示主题。概括情节,一定要注意完整。,把握人物形象要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必须与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具体的事件表现出人物的具体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小说的人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所以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时,还应该注意挖掘人物的深层含意,体会起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特征。如故乡里的闰土、范进中举里的范进等。, 能结合具体内容

13、,分析正面描写(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和侧面烘托在刻画人物特征、突出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能抓住对人物形象描写的特点来理解人物形象的特点(如孔乙己的“站着喝酒”和“穿着长衫”);能体味小说细节描写在“以小见大”、塑造人物、突出主题方面的作用。,3. 分析环境描写在塑造人物、烘托主题方面的作用。 社会环境是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或暗含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说的主题与之密切相关;自然环境一般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要学会联系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能理解人物的某一行为在大的环境、背景中有什么样的意义,表现什么精神。,

14、4. 从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中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要深入理解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特别要注意小说的标题和结尾,要能把握贯穿小说内容的主要线索(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变化等),揭示出“故事”深层的含意,知道作者在张扬什么、讽刺什么、反思什么;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5. 理解并表述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意和作用,并对优美语句进行赏析。 体会含意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能联系具体语言环境或上下文,体会句子含意;联系小说的背景和主题,体会句子含意;结合人物性格特点,体会句子含意;从语句的句式特点和修辞方法体会句子的作用。,6. 了解小说的写作特色,创造性地作出评

15、价。 了解小说的特点,了解小说常用的表现手法,了解巧设悬念、欲扬先抑等叙事技巧;能根据小说内容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如续写、补全人物对话或心理活动、说说言外之意等);能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能对小说的内容、写法、主题创造性地作出适当的点评。,同学们,下面老师出示典型例题时,你可以按播放器上的暂停键思考或练习,然后再点击播放键。,阅读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一文,回答问题。(16分)(2009年南通卷) 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 李雪峰 喧嚣在暮色里沉淀,不久,村庄就沉沉睡着了。灯一盏一盏地熄了,星星一粒一粒地稠了。夜色让一切都沉沉睡熟,让一切生灵都沉入到睡梦中去了。

16、 但总有一些东西在夜晚是醒着的。,典型例题,那是我十六七岁时的一个春天,我家刚刚搬到村南头新盖不久的新居里。那是一座土屋,墙用新泥搪过,地用榔头狠命地砸捶过。有一天我弯腰在床底下潮湿的纸箱里找书,看见床底下的地上钻出一根鸡蛋粗的白色树芽来。我没理睬它,心想床底下的东西难道还会成就出什么气候。第二天早上起床伸手去床里边摸衣裳的时候,,我在衣裳下摸到一个又光又滑的东西,不由大吃一惊,定下神来一看,竟是那棵树芽,白白的,嫩嫩的,顶梢拳头一样没展开的地方,裹着一层滑腻的胎液。一夜竟长得比我的床还高了,这鬼东西,我睡着了,村庄睡着了,它却醒着。如果不理睬它,说不准有一天一觉醒来,我会发现自己已经浑然不觉地睡到了它长成的树上去了。,我钻到床下扳掉了它。我知道,它是那棵泡桐树根绽出的新芽。那是一棵高大的泡桐,原来就长在我放床的地方,盖房时嫌它碍事,就把它锯了,生怕它会长出树芽来,又挖地六七尺,刨出它深藏的树根,这样才觉得踏实。没想到它还会靠那些残根冒出树芽来。在那座老屋里,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